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松江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師生情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73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师生情 故乡松江 培德小学 教育工作 国文教师

    的店舖里,因我小时候常见她在那里。回想往事,能不慨然!」记得那时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我从浙江 琏被俘脱险归来,奉命回到故鄕松江工作,担任三民主义靑年团松江分团宣传股长。 松江虽然是我故鄕,但因当时我年轻缺乏社会关系,而且在敌伪严密控制下,发展工作困难重重,谈何容易,和郑家鼐一再硏讨后,决定创办一所小学为据点,建立社会关系,然后再看情况进行。于是说做就做,创办了一所小学,命名「培德」,邀请小学时美术老师张怀西为校长,实际校务由我和家鼐负责。他主持教务

  • 文章設置故鄕子弟奬學金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6期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故乡子弟奖学金 松江台联会 名额设置 松江县志 奖学金筹集

    松江县台联会会长孙承谟先生,副会长陈大年先生,今年四月中,托请回鄕探亲之钱中岳兄携回最近出版之「松江县志」一册,致赠本会朱登 理事长。该书搜罗宏富,印刷精美,是一煌煌巨著。朱理事长披览之余,对别离四十多年之故鄕,更多眷念,尤其对故鄕子弟,深感百年树人之义,久离故鄕游子,亦应能尽棉薄于万一,遂有发动旅台同鄕,设置故鄕子弟奖学金之构想。 五月二十二日中午,朱理事长邀集本会理监事盛朗奎、杨天钧、柯展人、袁嵩、孙瑜、曹墨石曁钱中岳、章瑞芝伉俪等,于北市

  • 文章故乡习俗杂忆之三——平居生活(续一)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0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故乡习俗 杂忆之三 故乡的吃食 松江食谱

    贰、故乡的吃食(上)三十五年笔者奉命自昆明川滇铁路调职到北平平汉铁路工作,平时遇到北方人同事或街坊打个招呼,他们总是问你吃了饭没有?可是接下去往往却会再问你:「吃甚么饭?」这句话在我这个松江人初听起来实在莫明所以,心想吃饭就是吃饭,还有吃甚么饭的,当然我们有时说做甚么行业叫吃甚么饭的,那我在铁路上工作,当然吃铁路饭了,还用问吗?后来就了解北方人吃饭的饭包括了五榖做的食物如馒头、饺子、窝窝头等在正餐时吃都叫吃饭,而我们松江人,甚至江南绝大地区,都有个通用

  • 文章回忆中的松江(中)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57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回忆故乡 欣赏昙花 松江大轰炸 淞沪会战

    烤熟的天鹅,竟然飞走了!因为就在那一天的下午,突然接到军事长官的通报,要我参加一个会议;便不能不把「被邀欣赏」的约会忍痛放弃!这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烙上了「遗憾」的伤痕;而这个伤痕,是在囘忆中的松江留下来的,所以特加提出。不过,从这段遣憾的囘忆中,却「峯囘路转」,又步入了另一个新的境界。爰再「画蛇添足」,藉作补充。离开了松江任所的十年以后——民国三十六年,以神奸叛国,我们逃秦东渡,仓皇到了台湾。当以国破家亡,心情沮丧;客窗困守,惟感忧疑。乃一夕忽闻邻家昙花

  • 文章松江工业区的创建与发展

    来源期刊:《浦東》 第90期  作者:夏春麟 出版时间:1997-12-30
    关键字: 松江工业区 故乡发展 开发区介绍 跨国集团

    上海松江工业区创立于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二日,九四年五月升格为市级工业区。地处上海市西南郊松江城厢东部、莘松高速公路南侧的松江工业区,是一座现代化加工、制造工业的工业城。五年来,松江工业区开发了包括道路、能源、通讯、环保、绿化、商业区、居民新村等市政设施面积达八百万平方米(折八平方公里),相当于五年前松江城厢的总面积。实现了管道液化气、上下两道污水管、电缆电信、电源配线、道路和地块的「七通一平」。累计投资五亿多元。借助古城松江的基础设施,实行了「联合体

  • 文章松江三秀桥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9期  作者:吳仲炳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松江三秀桥 故乡回忆 地方志 历史研究

    松江中山西路东端上下塘,有「ㄣ」字形排列的三座石拱桥,大街上跨沈泾塘的一座叫「秀野桥」。秀野桥西南,南北向跨辽阔的秀州塘的一座叫「秀塘桥」。另一座在下塘街,东西向跨黄翔港(南流叫毛竹港)的叫「秀南桥」。这三座石拱桥松江人并称作「三秀桥」。据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年)刊刻的《娄县志》(谢庭薰,陆锡熊纂撰)记载说:「元时建」。明正德《松江府志》(邑人顾淸主纂)说:「秀野桥初木桥,洪武十二年(一三七九年)僧淳厚改建以石,下跨沈泾塘。」秀塘桥,据乾隆《娄县志

  • 文章雲在樓戲筆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3期  作者:章甘霖 出版时间:1979-04-01
    关键字: 云在楼 春节团聚感赋 松江物产 回忆故乡

    己未春节团聚感赋(一)爆竹声声又一年,旅台人尽是神仙;泰丰楼设迎春宴,恭喜十奴福禄全。 (十奴、吾松口语你也)(二)在乡未必曾相识,把臂今朝敍里邻;苦志终期还故土,鹿回十九定成真。(三)黑牌名酒开公赐,六席三瓶各半分;好得娘们不解饮,贪杯我又醉醺醺。(四)初计东奔暂避凶,甚多亲友久无踪;搏交打滚儿时伴,祗賸老哥顾福龙。(五)东到华阳西跨塘,九峯三泖好风光;浦南浦北秋收足,戸戸炊烟炒饭香。(六)张翰当年弃仕途,莼羹菰菜四鳃鲈;松江饶有鲜奇产,我爱蟛蜞小落苏。

  • 文章四鰓鱸魚絕種了

    来源期刊:《浦東》 第37期  作者:黃永武 出版时间:1984-07-15
    关键字: 四鳃鲈鱼 松江鲈鱼 张翰 怀念故乡

    一位最近囘过大的华侨鄕亲对我说:「松江的四鳃鲈鱼,已绝种了!」这时在场还有一位中共访问学者,正是松江人,他附和说:「绝种十几年啦!」华侨鄕亲的语调里还带一点惊叹的意味,而这位中共学者的口气中,丝毫不感觉激动,却像稀松平常、司空见惯似的,然而一听在我耳朵里,就轰轰然引起了很大的震撼!松江的四鳃鲈鱼,远从汉朝就遐迩驰名,后汉书上记载:有一次曹操请客,对宾客们说:「今天的山珍海味大致齐备了,只可惜少了松江鲈鱼!」可见少了这种名菜,再珍贵的筵席,总还留着一个缺憾

  • 文章上海名店搶灘松江城

    来源期刊:《浦東》 第88期  作者:夏春麟 出版时间:1997-06-30
    关键字: 百货商店 杏花楼 松江 学者观点 故乡发展

    松江是逾越千年的古城,也是上海之根。也是人口超过五十万的县城。单城厢的人口早逾十万。九十年代初期,上海第四百货商店看好松江这个市场在闹市中心中山中路松江百货大褛,租用一个层面,进军松江,开设上海四百松江店,主营服装兼营部分百货,生意兴隆。随后几年里,上海六百(上海第六百货公司)选中人民北路松江汽车总站南首,上海六百松江店大型百货商场。上海一百(上海第一百货公司)更有气魄,在西门黑鱼弄口,买下一幢高楼,开设更大型的具有三个层面的上海市百一店松江店。自此

  • 文章頒發故鄕子弟奬學金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0期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故乡子弟奖学金 松江台胞台属联谊会 获奖名单 浦东同乡会

    本会朱登皋理事长于去年五月倡导发起举办故乡子弟奖学金,同乡热烈响应,去年筹集折合美金三千元,委请松江台联会会长孙承谟先生,于八月下旬,全权主持审核及颁发考取大学之绩优学生三十六名。今年继续办理,仍然筹集美金三千元,送请孙承谟先生费神主持办理。兹特将松江台联会之谢启,朱登皋理事长与孙承谟会长来往洽谈办理奖学金之函件,以及今年得奖学生名单公布于后。(一)松江台胞台属联谊会长孙承谟先生谢启松江旅台同胞,关心故乡子弟的培养与成长。于去年(一九九二)五月,由台北市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