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俚语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乡俚句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8期  作者:孫力行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故乡俚语 乡土文化 文字游戏

    故乡俚句之一客居台南久旱不雨,地方首长有祈雨之举,忆及故鄕安阳酸秀才讽刺祈雨不果俚句,录于此,给鄕友解闷:县爷祈雨泽,百姓添喜色;打开纱窗看,明月——用天晴讽刺不雨。县太爷获悉有人讥讽,于是震怒,责巡捕缉人归案,巡捕无奈,荣楼苦坐,忽闻门外朗曰:远看一婆娘,金莲五寸长;走到近处看,横量——讽刺她大脚板。巡捕见前后俚句格调仿佛,即带衙交差,县太爷讯问前情,秀才眞承不讳,县太爷以「脚靴」为题饬缀句,若能则免罚,秀才对曰:县爷靴子是皮底,一年四季不踏泥

  • 文章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59、60期  作者:王經緯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陈志康 印章 俚语 故乡

    陈志康先生嘱刻印章有感口占俚语一首:里彦嘱镌古人句:「故鄕如我已无家」。时迁境异情难共,「飮水思源」意可嘉。

  • 文章故鄕山歌數則

    来源期刊:《浦東》 第6期  作者:黄國琪 出版时间:1976-09-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山歌 儿歌 俚语

    憶幼與鄰居兒童手牽手或勾肩搭背唱山歌,迨小學四年級後負笈滬上,不復再唱。現今追記,多索不得,僅就詞句能連得起來的數則,就正並引玉於諸位鄕長。一、桃花生,節節生,娘舅告(邀)外甥,舅媽勒拉(在)房裏激氣甩丢傢生(傢具),老爹話(說),箇把小外甥,奶奶話,千朵桃花一枝生!二、月月亮,家家亮,家家小囝出來白白相,拾着子個爆仗,劈嚦拍啦放到天亮。拾着子雙釘,打把鎗,戳殺官人甩肚腸;肚腸肚腸掛拉鎗頭上,老鴉啣去做道場,做箇道場能好看,拾(跛)脚姑娘跳來看,看看看,...

  • 文章也谈俚语与童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7期  作者:山陰生 出版时间:1981-07-06
    关键字: 故乡 俚语 童谣 语言 发音 释义

    时钟已过午夜十二时,拿出同鄕会寄来的浙江月刊来看看,见王在中先生写的一篇「富阳的俚语与童谣」,很有鄕土情感,而且多与我绍与相同,我记得在军校时有一位同学名叫羊聚雄的富阳人,同我很好,但不知现在何处?浙江的方言,王先生说是最多最复杂,的确不错,而他讲的义乌人说话诸曁人听不懂,温州人说话天台人听不懂,这还是较大的譬方(譬如)我是绍兴人,记得我住的地方离诸曁地界不过三华里(三千公尺)而说话(口音)完全不一样,有的翻一座山岭,岭南岭北的口音就不同,绝不是过甚其词

  • 文章绍兴俚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山陰生 出版时间:1985-06-10
    关键字: 绍兴俚语 浙江风俗 故乡音情

    浙江月刊第一四三期王在中鄕长写的「富阳的俚语与童谣」一文,内多处与绍兴俚语相同,笔者读后动了鄕思,写了一篇「也谈俚语与童谣」,亦在一四七期刊出。离鄕背井已四十余年,若有幸能布衣还鄕,届时家鄕话自比外国话难懂,不论如何,家鄕总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所以,每想到一句,就把它记下来,有幸月刊再能刊出,不但鄕人看到能撩起鄕思,也可给年靑一辈看看,故鄕的语言虽土,细味是有它的哲理的,另亦存着「抛砖引玉」之希望,更殷切地盼匡正指敎。(一)十五到六—胡说八道,问不对题

  • 文章三北的俚语(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9期  作者: 黄影帆 出版时间:1979-04-01
    关键字: 三北 俚语 故乡 地方特色 集锦

    米软」。(形容词完)二、名词及代名词:1、头绳:鄕人管绒线叫「头绳」,一如北平管火柴叫「取灯」一样的土里土气。2、将台案:如台湾的布袋戯一类的傀儡戯之称。3、奶唤头孩(读弯):婴儿之谓。4、沙锅:职业赌徒谓「沙锅」。5、茶卵(写音):即疯子,又女人骂男人之暱语。6、格舌头:口吃谓之「格」舌头,或「格子」。7、跷脚:北方叫拐子,足部残废的人。8、带鱼头:一般面部牙齿长得凸出如带鱼头的绰号。9、麻皮:俗谓麻脸,鄕下孩子常常口唱乐谱「123,烂麻皮。」10、淘箩

  • 文章國立復旦大學河南同學錄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許逢熙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复旦大学 河南同学 同学录书序 俚语 故乡发展

    中原之地,風俗淳樸,人民素以中道相尚。故遇事之合理者,不曰是、曰對、曰好、而曰中。以故應事接物,但求適可而止。不願太過,此其所長也。然中道惟聖者能之。常人之情,非狂則狷,不偏於太過,則流於不及矣。河南自兩程子而後、理學之風昌,民俗乃漸演而作於退縮保守之域。迨至於今,大旱三年,餓莩載道而拯救之者無人也。敵寇入侵,名城連陷,而捍衛之者無人也。政治不入正軌,日益凋敝,而敢以下情達於上者無人也。殆所謂忠厚有餘而英明不足,安分有餘而創造不足者歟!中道之弊,固如是也...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