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放风筝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放风筝好处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3卷 第3期  作者:郁介沼 出版时间:2011-03-10
    关键字: 放风筝 益处 健身 减压 竞技

    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只断线鹞」。这是浙江省嘉兴一带在六十年前儿童唱放风筝的童谣。就是说当时放风筝,只侷限于春天的正、二月份,放风筝在少年儿童人群,和部分成年人中顺行;现在放风筝,不仅有少儿、成年,还有不少老年人。放风筝的时间,不单是春天;一年四季,只要有风,白天黑夜都可以放风筝。这是老少皆宜,有益身心健康的趣味活动。相传风筝起源于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墨翟(墨子)发明的,他专心研制一只木鹞飞上天。后来公输般(鲁班),在墨翟木鹞的基础上,用竹子制成

  • 文章佳節閒話——重陽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潘樹森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重阳节 插茱萸 登高 放风筝

    北方叫发糕,花糕、丰糕、糕面上有揷小彩旗的,有做两只小羊㸃缀的,符合重阳(羊)意义。揷菊花—重阳揷菊花寓意求吉祥,去邪恶,鎭妖毒,取康宁。杜牧诗「共知霜须满,重阳曾揷菊花无。」菊花会—重阳节菊花盛开,九月又名菊月,各地办菊花展览会,一片菊海。羊肉会—是北方风俗,因重阳节西北地方正羊肥,是吃羊肉时候,天气渐冷,羊肉补中益气,温阴扶阳,性甘大热吃羊肉后周身发热,尤以老人阳气衰弱,正合补养体力不足,涮羊肉最宜关外人御寒,创下羊肉会风俗。放风筝—淸明和重九气候都宜于

  • 文章清明風習譚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9期  作者:介凡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放风筝 踏青 拔河 清明节 习俗

    「划船漾,在邑西北十五里。里人以淸明日荡舟于此,扮农家翁媪,卜蚕禾之事,四方男女来游,飞桨如织,竞为水戏。」海昌,今浙江海宁。因为弓箭时代的过去,淸明射柳,现今已不时兴了。淸、董丰垣「识小编」:「永乐中,禁中有翦柳之戏,即射柳也,元人以鹑鸽贮葫芦中,悬之柳上,弯弓射之,矢中葫芦,鸽飞出,以飞之高下为胜负,往往会于淸明端阳。」射柳,即俗说走马射箭,本是军人武艺,而演变为民间岁时嬉戏。黄华节「中国古今民间百戏」「躤柳」篇考证颇详,玆不赘。放风筝,是天高气爽季节

  • 文章濲水民俗活動槪記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曹效之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濲水 民俗 过年 放风筝 清明

    有点令人垂涎三尺,这一餐吃过之后,新年已经过去,一切吃喝玩乐到此为止,士农工商各居一业,各返岗位去努力工作,叫做「泥鳅怀肚,各人寻路」。扎故事,放风筝紥故事也叫做抬故事,四五岁的幼童,穿戴戏装,扮成历史故事人物,缚在大木橱之字形的铁管上,四个壮汉抬着满街游行,吸引观众,这个民俗活动是庆祝观音大士诞辰,二月十九日起一连三天,不过上街头和下街头鬪起来的时候,也说不定抬个十天八天的。为头的人多为地方上饱学之士,熟谙历史及稗官野史典故,精通戏剧内容,紥出来的故事人物

  • 文章重阳登高•放风筝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33期  作者:鄭通揚 出版时间:2011-09-01
    关键字: 重阳节 登高 放风筝 扫墓节 旅游节庆

    重阳节也是岭南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农历初九的重阳节,始于东汉,历代以来内容虽有变化,但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之风一直流传到近代。岭南九月,已属晚秋,是一年的黄金季节,尤宜野外动。故除了登高,还增添了扫墓、放风筝、菊展等项活动。广州城镇多倚山而建,即使坐落平地者,附近亦有山冈,故每为重阳登临胜地。广州人登白云山、越秀山,惠州人登飞鹅岭,潮州人登韩山,新会人登圭峰山,阳江人登北山,东莞人登黄旗山,已变为一项群众性游乐活动。重阳又是一个扫墓节。由于某种原因未能

  • 文章故鄕(四季素描)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1期  作者:葛紹武 出版时间:1986-07-03
    关键字: 放风筝 碾转 种植杂粮 炉火台 灶王纸像

    一望无际的靑翠麦浪,迎风翻飞,约步行两华里就到祖坟,一大片树林中松柏参差,石碑林立,父亲一边分供;一边吿诉我祖坟开拓的史实,我才知道这些碑刻都是他老人家一手创立的,父亲博学多才能写善刻,而我这个不肖的儿子竟一无所长。故鄕的气候到了农历三月上旬,大地上才眞正的寒意消失,逐渐欣欣向荣,春暖花开,「春天不是读书天」只有靑少年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眞谛,在我的印象里最深的就是「放风筝」和「采楡钱」,那一段儿时的金色年华,令我毕生难忘怀念不已。提起放风筝,脑波里瞬间就会泛起

  • 文章苏北清明景象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10期  作者:曾冲 出版时间:1978-04-10
    关键字: 清明节 踏青 放风筝 上祭 放粮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年一度的淸明節就要到了,這是開年後的第一個大節,亦是我國民間最重視的掃墓節。宋高菊卿詩云:「南北山頭多墓田,淸明祭掃各紛然」,正是說明了多少孝子賢孫在這天忙着到祖先墓前燒錢化紙、供祭牲品,以示愼終追遠的情景。故鄕(蘇北)泰興,每逢此日,不惟掃墓祭祖;前後幾天,還有許多殊堪懷念的民間活動。而今羈留海外近卅年了,明知家鄕早已淪爲地獄,但懷舊總是人之常情,筆者自不免俗;特趁此佳日,追憶一二,聊慰...

  • 文章八十歲的兒時懷念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5期  作者:葉秀峯 出版时间:1983-10-10
    关键字: 放风筝 送饭 蜈蚣 纸球 金鱼

    二十五)风筝吃饭放风筝在现在已很平常的成为孩子们的活动,但我偶然想起幼年时对此所记起一件事,似乎在此尙未听到过那就是风筝要吃饭,放风筝的应该要送饭给他吃,不知诸位鄕长的子弟们中曾否有此一活动?为风筝送饭,主要是为放上天一个长时间很高的存在天空的风筝,孩子们如不收他下来,或天风不变,颇有在天上悬挂两三天的。因此放的孩子们会很关心他在天空很久了,如何不饿,他们放他上天这样高,不容易也不肯草草的收囘来让他吃饭。孩子们有时已囘家吃过两顿饭,而风筝仍高高在天空

  • 文章憶揚州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34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68-08-1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乡音乡情 放风筝

    三十、放风筝时人写文章,若不从三皇五帝写起,似乎不够文采风雅。就是写鹅卵石吧,甚至都要从女娲氏炼石补天敍起。由于引经据典,于今为烈,因此笔者为谈当年放风筝的这件小事,也先得写段典故来应时。风筝就是纸鸢,又称「鹞子」。据独异志云:「候景围台城,梁武帝被困,简文作纸鸢,飞空吿急于外。」这是纸鸢之始。后来有人在纸鸢上端,缚有小竹筒,在高空因风作响,声似筝呜,故又谓之「风筝」。又据询刍录云:「五代李邺于营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戯,嗣于鸢首以竹为笛,使为筝鸣,故名

  • 文章(寫我故鄉之廿二)春日家鄕的兩項休閒活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6期  作者:林德覲 出版时间:1987-05-01
    关键字: 故乡 放风筝 鹞猛 坐茶坊 讲茶

    和「西南气流」中的人们却丝毫享受不到惠风和畅,熏人欲醉底春意。故鄕在这个时节虽値春夏交替之际,然而春意与春色不但尙未褪去,而且仍占大半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懒洋洋的春光中,三五成羣尙可搞些惠而不费的春日休闲活动,或舒筋骨,或求精神安顿,人际交往,一得两便。虽然这种玩意儿,所在均有,但我仍想述些异于此时此地者。放鹞子放鹞子就是放风筝,也就是放纸鸢。这项古老民俗的休闲活动全国都有,而且随时随地都可见到,即以台北市 国父纪念馆广场而言,除雨天以外几乎无日无之。然而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