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改良农业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陳公正修先生行誼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91-06-10
    关键字: 陈正修 学习经历 研究成果 参与制宪 改良农业 热心公益 关注教育

    委员,因贡献卓著,获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陆海空军甲种二等奖章,同年十二月海军总部邀请为造械高级技术顾问。民国卅七年抗战胜利后,参与制宪,并当选第一届立法委员,自参加立法工作后,对预算之平衡硏议殊多,对经济事务具独到深刻之见解,如征借国内外中国国民金银外币及股票临时修例,其后参加外交委员会,对于以经贸实质外交及国家外交之重点多所发抒,先生沉默寡言,惟在外交上有关键性问题则每言必中。先生十分关心农业政策,对于如何改良农业更为生平一大志,中枢迁台之初,有鉴于糖业对当时

  • 文章蕭縣的葡萄酒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魯傳鼎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萧县 葡萄酒 农业改良

    葡萄。县府集资另设酿制葡萄酒工厂一所,从事加工,以提高其附加价値。据知萧县葡萄酒当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曾获得品质优良奖牌,扬名国际。推广计划同时在铁路以北种植桃子之农户中选定若干家,推行农业改良。技术人员敎导农户在桃园中以喷雾器喷洒防治虫害药剂,倘发现某株桃树病变,则打针注射矫治病害。其时一般鄕民对欧西医药所知非常有限,人体治病尙极少注射针剂,今竟为桃树打针,岂非旷古奇闻?故每逢桃树将于某日打针之时,远近一二十里鄕民辗转相告,若干妇女且乘牛车前来,蜂拥

  • 文章故鄕农业单位组团来台访问参观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7期  出版时间:1997-01-20
    关键字: 农业单位 访台 农业改良 两岸开放

    故鄕农业单位,应亚洲蔬菜研究中心等单位之邀请,组团来台访问参观,一行九人由团长无锡市农业委员会主任田庆白、副团长无锡市郊区蔬菜协会理事长徐菊培率领,团员包括梁京、林雅琴、二位女士及张耀炳袁楚良、邹祖翼、张仲明、王履忠等五位先生.分别在台湾北部、中部、及南部地区,作为期两周之访问和参观,以交流农业改良经验.这是两岸开放专业交流活动以来,故鄕第一个来台访问之专业性团体,旅台同鄕均甚重视,由于该团在北部地区之访问活动,亚蔬中心委托本会协助办理,本会常务理事奚杰

  • 文章故鄕名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7期  作者:楊俊友 出版时间:1972-07-30
    关键字: 故乡名产 杨梅 黄岩 农业改良品种

    才有福气可以担当起长途旅行——看看世界的风光了。我今天偶在街上无意中遇到一个肩挑的小贩,他卖的是黄豆大的杨梅,颜色虽然是红的,但表面上似乎涂着一层水沫,这种丑怪色相的东西,眞使我不敢凝视,当然,更不敢问津了。现在台湾农业进步,虽不敢说一日千里,而农技专家输出国外,像农耕队,备受非洲各国普遍的欢迎。又如国内外农业品种之改良,除水稻品种极大改良外,单以果子而言,如水蜜桃、杏桃、葡萄、李子、梨子、柳丁、芒果、苹果、无花果,尤其无子西瓜、无核柿子等品种,无一不是

  • 文章闲话发展五华农业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4期  作者:魏壽先 出版时间:1994-12-31
    关键字: 地理环境 技术改良 农业发展

    且多半已年老退休,积蓄无多,经济能力有限,在工商界有财力者,目前少之又少,欲图发展,恐力不从心,难有显著效果。目前如欲挽救家乡落后现象,摆脱贫穷困境,惟一办法,还是先从改良农业着手,进而发展精致农业,似较切合乡土实际情形,亦比较容易着手进行。因为旧式农业生产,多属靠天吃饭,对天候气温病虫害等影响生产至钜,产量少,品质差,培养生长期间长,与现代生产技术相较,眞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譬如:生产稻米,原一公顷农田,年产不足三至四千公斤,改良后产量以倍数增加

  • 文章于右任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作者:張鴻文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于右任 人物传记 革命 农业改良

    以我国西北土地肥沃,但因缺雨,以致广大面积荒芜;抗战末期,先生因公往甘、青、新、宁视察,遂提倡西北(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十年万井计画,以利民用与灌漑,惜因胜利后大乱,未能实现。先生每一念及,辄为之叹惋。先生在陕西故鄕三原、泾阳等地创建农牧林场。倡修泾惠、渭惠、洛惠、涝惠(关中地区)、汉惠、湑惠、褒惠(汉中地区)等灌漑水渠。使旱地变成水田,不独造福地方,抗战期间,对前后方之军需民食之供应,贡献不可估计。先生对农业改良及科学化提倡不遗余力;其功德最卓著成效

  • 文章李先聞先生及其在科學上的成就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7期  作者:胡有瑞  出版时间:1968-03-01
    关键字: 李先闻 植物研究所 植物学研究 农业改良 稻种杂交

    十多年来,他在国内所作的研究,那眞是「了不起的贡献」,不仅国内的人这样说,国际生物学界的人也都这样的承认。致力农业改良研究李博士常常说:在学校我学的是遗传学,到了美国求学时,我的想法很多,想学园艺、也想做文学家,更打算在体育方面打点天下出来。最后,他还是将所学应用在农业的研究上。他说:「我学的虽是理论,平常也觉得理论第一,不过,当国家有所需要的时候,就该把所学贡献给国家。」他对国家所作的第一个大贡献,是对台湾蔗糖品种的改进。这是个二十多年前的老故事。初来台湾的时候

  • 文章水稻改良研究成果辉煌荣膺十大杰出青年许爱娜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5期  作者:林蕤 出版时间:1992-05-31
    关键字: 水稻改良 许爱娜 十大杰出青年 中国农业

    福州乡亲许爱娜当选为今年十大杰出青年,并获一九九二年国际水稻研究东南亚地区杰出年轻女士奖。李总统特于三月九日召见并勉励;郝院长柏村五月五日参观台中区农业改良场,对许爱娜的成就,频频表示慰勉。许爱娜目前正在中兴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郝院长特别勉励她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为台湾农业再创佳续,并特别和许氏合影留念。许爱娜乡亲近影(彰化讯)福州鄕亲许增铭女公子许爱娜,出身于军人家庭,现服务于台湾中区农业改良场助理硏究员。因全心投入钻硏水稻改良,成绩斐然,对民生贡献至

  • 文章农业界先辈「赵连芳」博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4期  作者:程德森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赵连芳 求学经历 农业专家 稻米改良工作 农业试验田

    赵连芳老师一八九三年出生于河南省罗山县,一九二二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高等科,一九二四年在美国爱阿华(I0WA)农科大学得土壤作物学士,一九二七年授威斯康辛(WISC0NSIN)大学研究院遗传育种博士。是早年很少的农学博士之一。赵老师回国后主要是在「中央农业研究所」,「全国稻米改进所」「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等机构研究稻米品种改良工作,并曾在国立中央大学担任农艺主任及兼任金陵大学教授很多年。他教导及带领的育种人才不计其数。他工作专注,重视团队精神,从不自已居功。对

  • 文章沈宗瀚献身农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2期  作者:吳相湘 出版时间:2000-03-10
    关键字: 沈宗瀚 农业研究 中央农业实验所 全国稻麦改进所 麦粮自给 各省小麦适应区 改良云南木棉

    改良全国农业之理想 中央农业实验所工作沈在金陵大学任教之初,深感私立大学训练人才则可,要改良全国农业则力有未逮。民国十七年,农矿部召集全国农矿会议,沈因提出「国立农事试验场之设计及其与省立县立农事试验场之分工合作案」,经会议赞成,建议行政院采纳。民国二十年四月,中央农业硏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沈被派为十四人委员之一。二十一年一月,中央农业实验所正式成立。二十二年七月,此一新机构人事更易,实业部部长兼所长,钱天鹤为副所长,实际负责所务,聘洛夫教授(H.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