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播迁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楊展雲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4-09-20
    关键字: 杨展云 就读 督学 播迁

    独有之创举,亦为十二年后山东八个联合中学追随政府来台之先声。先生于二十八年元旦离开郧阳,至西安任陕西省教育厅主任秘书,协同擘划,宏拓规模,贡献殊伟。三十一年,转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秘书。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三十五年奉国民党中央派任山东省党部书记长,三十六年兼任山东省政府委员。同年秋,膺选国民大会第一届代表,三十七年春赴南京出席行宪第一次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旋以华北军事逆转,山东省政府播迁靑岛,省主席秦德纯(绍文)南赴广州公干,委先生以秘书长代理省主席兼

  • 文章徐元年自传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6期  作者:徐元俊 出版时间:1982-12-01
    关键字: 乡贤自述 从军生涯 播迁台湾

    祖籍五台—余姓徐名元年,祖居山西省五台縣董岩鎭石村,老三房十二世曾祖父徐建德才遷居綏遠省和林縣壽和鄕三道營子村東溝子。建德公生有四子,長子十三世徐進桃,卽吾祖父。進桃公生有三子,我父排行老三,是十四世徐志淸。吾母劉氏生有三子,卽十五世長子徐元貴,次子徐元俊,三子徐元年就是我的本名。從軍負傷—我因替二長兄從軍,故迄今仍用徐元俊名字。家業務農,和樂融融。民國三十五年從軍到三十五軍一〇一師三〇二團第二營第五連,三十六年四月八日在山西省右玉縣臨陣負傷,住綏遠省五...

  • 文章我是怒潮人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2期  作者:溫文樣 出版时间:2008-02-16
    关键字: 成立与播迁 往事回忆 怒潮学校

    成立与播迁怒潮,是胡 琏将军于民国卅八年春国军新败后,奉命在闽粤赣边区成立陆军第二编练司令部所筹设的军事政治学校,从江西鹰潭、南城而瑞金,陆续招收鲁豫皖流亡学生和当地知识青年。五月一日以陆军第十二兵团军事政治学校名义正式在南城(一说瑞金)开训,以唐三山将军为校长、李德廉先生为党代表(据说是承袭黄埔军校传统),展开教育训练。兵团代号为蟠龙,学校代号是怒潮,因而有蟠龙军政干校和怒潮军政学校不同称谓。兵团在三省边区经营不到三个月,便奉命转进舟山、金门,学校也从江西瑞金

  • 文章浙江省松陽縣志續編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6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1-06-06
    关键字: 松阳县志 续编序言 抗战播迁

    松陽縣爲浙南大邑,舊屬處州府。處州十縣,面積廣濶,人口不多。蓋羣山峙立,缺乏平原。因而農業未振,生產欠豐。惟在處屬十縣之中,松陽獨以糧產充盈名,則因農田較其他各縣爲廣,而人民復能勤勞耕作之故。農糧旣盈,則家給戶足,讀書者衆,文風乃盛,文化遂高。地利人和,相互因果。得天者厚,得人者昌。抗戰軍興,浙西瞬卽淪陷。浙江省政府初遷金華,繼徙方巖。有鑒於鞏固後方,增加生產之必要,乃以舊處屬十縣,爲經濟建設之示範。遴派能員,分掌縣政。一應措施,皆以充實倉廩,衣食無缺無...

  • 文章參觀故宮博物院文物後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3期  作者:盧立基 出版时间:1996-03-10
    关键字: 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物播迁 参观纪实

    1.民国二十二年三月,因九一八事变之后,为避战火浩刼,北京故宫文物南迁上海。在沪期间特别精选八十箱文物,赴英参与「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2.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南京朝天宫专用库房落成,存沪文物,即于次月分五批迁南京入库。3.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卢沟桥战事爆发、战火蔓延,存放南京文物分三批运往安顺、峨嵋及乐山。4.民国二十七年冬,第一批南京运出文物,包括伦敦参展文物在内,安抵贵州省安顺暂时存放。5.民国二十八年七月,第二批南京运出文物安抵四川省峨嵋。6.民国

  • 文章驚喜的聚會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17期  作者:夏漢容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夏汉容 乡贤聚餐 播迁台湾 返乡探亲 婚礼

    夏名譽理事長夫婦(前排左一、二)張翠蘭女士(前排右一)陳旭岡理事(後排中)光輝的十月,十七日晚同鄉陳蓉蓉女士在仁愛路兒童育樂中心「上海鄉村飯店」,宴請美國回臺的親友,邀我夫婦一同用餐。主客是張翠蘭女士,故葉在龍先生的夫人,蓉蓉的姑媽。張女士的小女兒葉淑靜,現旅居美國。三女葉胡眉定居臺北,夫婿吳茂誠任職亞堤仕科技公司總經理。作陪的有陳旭岡、陳梅綱兄妹。憶及六十二年前,一群年青人為著人生理想,冒著生命危險,乘坐帆船從溫州逃離奔向臺灣,過程非常曲折驚險,當時船...

  • 文章播迁海南岛后的广东省政府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4-09-30
    关键字: 广东省政府 播迁海南岛 人员简历册

    當民國三十八年入秋,戡亂形勢逆轉,粤省國軍,早已掃數北調參與戰鬥,那時吾粤當局,空有百戰功高的薛伯陵上將主持省府,所擁有的保安團,連對付蜂起的土匪土共,已感力有未逮,遑論抵抗共軍的入侵!?綏靖主任余漢謀將軍,只靠幾個新成立戰力異常薄弱的新軍,更無法言戰。故當戍守大庾嶺一帶的沈發藻兵團,放棄天險,急速南撤,十月初旬,曲江淸遠連連棄守,廣東省政府,便不得不急作應變措施,十月十三日正午,主席命令各廳處局,急速收拾重要公文,晚八時前便須運上停泊省河之棣華輪(二萬...

  • 文章中原人文播迁探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祝毓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文化传播 人文播迁 河南 中原人

    新天地,传播旧传统的志气。第十,交通由披荆斩棘的原始道路,到近代的高级路面的公路和飞快车;由刳木为舟的划船,到近代周游全球的豪华巨轮;由蛙步牛车到喷射飞机;所有的道路及其交通工具,人类都采取便利可行的方法,自愿到达某一地方,以随其生存发展的欲望。交通实为文化传播的有效的媒介。根据上述种种媒介,再看中原人文播迁的经过:河南、是中国文化摇篮之一,其山川之美,文物之盛,不减于东极之山东,西望之长安。「自然淘汰与中国民族性」的作者说: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分为二支,其一为望北发展

  • 文章抗戰時浙東行旅所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0期  作者:裘時晉 出版时间:1981-11-01
    关键字: 浙江省银行 播迁丽水 奉化溪口 蒋介卿 嵊县公路车站

    抗戰時,浙江省銀行總行,疏散至麗水辦公。約二年後,因麗水時遭敵機轟炸,遂將一部份業務,分散在離城十里許之鄕村中工作,筆者在鄕約有一二年之久。是時行方常需裝通貨運至各地分支行處,起運時每次須派具隨車押運,照料一切。惟車往永康金華嵊縣等處,部份同事均願前往,如赴奉化溪口則均推辭而不敢前去,因是時在奉新交界處,常發生搶刼,路經此處,恐遭不測,有生命危險。行方無員可派,而想及在鄕工作之余。筆者向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之心,旣命余前往,明知有危險,亦不推辭。每想及...

  • 文章我談人生的劫數㈤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5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人生的劫数 冀北金矿公司 流离播迁 发生坍方 逃过此劫

    进,迅速越过分水岭在溪边淸洗后,换穿了衣服,到达旧时徐姓鑛工家时,请在前村雇到小驴,弃置手榴弹于草丛间,仍携手枪与荒金,进长城缺口,经过玉田到唐山,改搭北宁铁路火车到北平。不料事出意外,先前到平部份同仁,竟向王总经理报吿,谓我留鑛不走,显已投敌甘作汉奸等情,王总经理却含笑表示,不予置答,及我到平就缴出手枪荒金后,如此谣传便不攻自破了。前在辽热冀各地惊险过程中,迭次出死入生流离播迁,眞如毛诗所云:「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无亡之祸就是自己」,时在华北局势剧变后,感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