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摊贩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江樂清樂成鎮市容一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8期  作者:一新 出版时间:1993-08-10
    关键字: 乐清 乐成镇 市容 车辆 摊贩

    并驾齐驱。最具本城特色的,当推人力踩蹬的三轮车,充塞街道,随时听候顾客呼唤。这种车上特有的手按的喇叭声——「啊呜,啊呜」,不绝于耳。所有街道和十字路口没有交通警察和红绿灯,也没有什么交通规则。众多车辆,东奔西突,南来北往,不分左右,不受约束。行人徒步其间,总须瞻前顾后,左看右盼,战战兢兢,如临火线。二是摊贩多:本地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很多,卖者和买者也特多。除大小商店鳞次栉比外,大量货车和摊位拥挤于大街小巷两旁,甚至街中心。五光十色的时装首饰、美味

  • 文章寄情老縣場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4期  作者:俞汶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老县场 庙会 摊贩 梨膏糖 西洋镜

    记得小时候去槐柳巷北明慧小学唸书,天天都要经过老县场,总觉得那里最显眼的楼房是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抗战胜利,离开常熟,好像还没其他建筑在其左右,当时大家的心目中,这两幢楼有独领风骚的气派,老县场也成了人人爱去的地方。每逄节庆、庙会,老县场摊贩云集,人群熙攘,最爱看热闹的我,总要玩到满身大汗才回家,即使受到长辈训斥,也心甘情愿。而后随着岁月流逝,老县场也开始变化,留些记忆:从卖梨膏糖到开设糖果店,从「小热昏」演唱到新戏院开张,从看西洋镜到手摇活动电影棚

  • 文章台湾摊贩西进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1期  作者:林松青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台商西进 流动摊贩 贸易往来 海峡两岸

    农历年关前夕,闽粤两省大城出现好几波台湾摊贩团,进驻各类商城作生意。这种现象,很像台湾春节前的街头即景,抢时机卖花、卖糖、卖食品和衣饰、玩具等各种商品。台湾摊贩为什么西进?答案是大陆人多,市场量大,运气好的话,十天档期可以赚几万人民币;运气不好,损失本钱和旅费,但多走几处,也长了见识。台湾摊贩渡海西进,表示商机在哪里,生意人就往哪里聚,是生意本能。但作生意只凭直觉本能行事,等于把盈亏委托天命,变成碰运气游戏。大陆地方政府愿意招徕台湾的小生意人,非为让利

  • 文章下了崗幹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赚钱养家 修鞋 画像 擦皮鞋 流动摊贩 摊棚鞋店 马达三轮车

    据说一天平均可擦十双,一个月下来,约在九百元之谱,同样要比工厂好得多,所以,他(她)们干起活来,格外开心起劲!流动摊贩流动摊贩也是下岗人最爱,多为从事飮食类生意,本小利大,低消费,食客多,买卖双方皆欢喜。每天自中午起,各路食客相继拥至,太阳伞底下,人头钻动,入夜一样热闹。摊棚鞋店搭一摊棚卖鞋子,同样也能养家活口。不过消费者要格外小心,否则极易上当,因为一双开价廿二元球鞋,还价十元竟然成交了,岂可不慎!马达三轮车马达三轮车在故鄕随处可见,只要不出市区,三块钱

  • 文章北市小规模营利事业曁摊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7期  出版时间:1984-07-10
    关键字: 台北市 小规模营利事业 摊贩 费用等级标准 费用率

    台北市政府税捐稽征处表示,本市小规模营利事业及摊贩营业税查定作业,订七月一日起实施。税捐处说,依据财政部核定之「小规模营利事业税查定作业要点」及「摊贩营业税作业要点」规定,其查定工作的标准如下:壹、小规模营利事业:一、应调查之营业费用项目,及其费用等级标准为:㈠资本主薪资包括膳食费,以每人、月核计,分二一、〇〇〇元、一八〇、〇〇元、一五、〇〇〇元、一二、〇〇〇元、一〇、〇〇〇元、八、〇〇〇元、七、〇〇〇元、六、〇〇〇元八个等级标准。㈡员工薪资:包括膳食费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