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六、护国作战前后民国三年,余二十三岁。自去岁夏秋中,参加癸丑第二次革命失败后,余囘成都故里,奉母隐居。初寓在陆军小学对面的北门白云寺街,以租金太贵,迁居西门附近由菜园新开辟的灯龙街,适与曾任陆小总办的徐孝刚先生寓所斜对面。经徐先生查知后,遣人来询问,因往晋谒。徐先生近年修养已深,毫无过去苛严肃杀之气,并介绍其婿四川速成同学许绍宗先生与余相识。以后在民二十六年抗日作战期中,余任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许绍宗先生任王缵緖二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并在王兼任四川省
连长林拔萃答说,我们原是阳平关孙团长的「八十一团」,现在奉命改编为靖川军第一师第一旅兼前进纵队,孙旅长兼司令官,正在本队后面,你们有何话说?「问」:你们既是阳平关孙团长部队,「我们有交涉」。我们是几年前护国战役纳溪团防官兵,参加护国作战的,孙团长就是当时的孙排长,孙连长,我们不再打了。愿意归顺长官,参加抗滇作战。「答」:林连长说,我们将你们的话,以电话报告孙旅长了,孙旅长说,你们任后衞的官长官阶最高的是何人?有多少兵力?「问」:我们在嘉陵江—「燕子」,本是
六、护国战役前后(续二)自护国川军在四川敍永宣布起义,护国讨袁,由敍永向「泸州」「纳溪」进军。民国五年一月下旬,于纳溪军民合作中,取得纳溪城作为川中护国作战基地。护国川军刘总司令(即前川军第二师师长)即进驻纳溪城,于民五一月卅一日,发布对全国声明四川讨袁独立的「世」日通电后,同时因川滇电讯恢复,接到行抵云南「威宁」的蔡总司令锷来电,概略如下:㈠锷所部右翼黔军,已到贵川省松坎,即出四川綦江。㈡锷所部滇军刘云峯梯团,取道昭通,正向四川省敍府前进中。㈢锷率中路
崇庆郫县等地。第四师师长陈泽霈,师部率一旅驻成都灌县,其第八旅旅长卢师谛,率十五圑驻绵阳,第十六团团长汤有光,率全团分驻安县彭县等地。滇军黔军在护国入川作战时,粮饷弹药由滇黔两省运补。护国战役结束后,两省运补停止,即就川东川南各县委派地方官吏,就地提用国省税款,以资供应。并建立修械厂,制造械弹。惟以部队源源入川,继续扩充,开支日繁,罗佩金遂拟定裁减川军以养滇军计划。本月初,罗以演习为名,调滇军西上,逐渐集中川西各县。二十五日,分布成都、绵阳、安县、灌县一带之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88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