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投身教育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寧波儲才學堂首任監堂——楊敏曾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6期  作者:謝振聲 出版时间:2002-03-10
    关键字: 人物生平 求学经历 投身教育 宁波中学

    寧波中學歷史悠久,向負盛譽,她的前身是一八九八年創辦的儲才學堂,該校第一任監堂(校長)即是慈溪名儒楊敏曾先生。楊敏曾(一八五八—一九三九),字遜齋,出生於慈溪縣城(今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鎭)一個書香門第,其曾祖楊九畹是清嘉慶二十四年(一八一九年)榜眼,祖父楊聿燕係附貢生,工書法,楊敏曾在良好的家風薰陶下,兼能刻苦力學,對詩文頗有造詣,一八七九年舉於鄕。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後,一股變法圖強、維新救亡的思潮興起,影響所及,一八九八年寧波知府程稻村決定設立中西式...

  • 文章承繼精神,風遺後世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魏耕祥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怀念外祖父 往事回忆 学业教诲 投身教育 追思悼念

    姥爺匆匆走了,不及向親朋門生道別,不及向後輩晩生囑託,便匆匆走了,留給大家無限的悲傷和綿長的思念,回想姥爺生前對我的敎誨和勉勵,更令人肅然感愧,悲不自勝。我雖無緣拜謁姥爺,卻得到姥爺在學業上的殷殷敎誨。我在敎學之餘硏讀傳統文化,先後給姥爺寄去兩篇拙作,得到姥爺的奬掖與鞭策。經姥爺和鄭敎授郁卿先生、劉敎授志淸先生的指點和幫助,遂使硏究《詩經·伐檀》的拙作發表於《國文天地》(第八卷第十期),又將拙作《「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新論》薦於《孔孟月刊》(三六三期)發...

  • 文章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後凋也!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1期  作者:桑克球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唐基郁 人物事略 湘粤作战 虔信基督 投身教育

    唐基郁先生,以輩份稱,則爲余之賢外甥,族中滿英姐姐之次子,是開敦侄親血表,在小時一同長大,他們一塊去考軍校。我曾隨同到過邵陽,親眼看到與試情形,時余年輕,未獲准報考,基郁與開敦,均被錄取,同爲軍校十七期步科。隔了幾年,我再與試,獲讀軍校十九期通科。當我畢業分發時,基郁官拜中校,已在蔣栩公軍當步兵營長了!那時,我私下想過,擬調其營任通信排長,適値時局動盪,未能如願,後來隨部來台。他帶部隊於湘桂黔邊境,浴血苦戰,保持國軍主力南撤,迄大陸變色後,方輾轉潛至香港...

  • 文章捐資教學誨人不倦—李先庚的愛溫暖學子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資料組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李先庚 投身军旅 献身教育 捐资助学

    本报记者周森惠访】今年七十六岁的国立政治大学教授李先庚,青年时代投身军旅为国效力,中年时期献身教育。他任教政大廿七年期间,自奉甚俭、不图个人享受,视学生如己出,经常资助清寒学生生活费及出国深造费用。目前已退休的李先庚,最近更捐献一百五十万元作为清寒奖学基金嘉惠学子。李先庚教授是云南大理人,民国廿五年毕业于政治大学前身的中央政治学校,当时日寇侵华气焰甚炽,战争随时一触即发,满腔热血的李先庚,选择从军的报国捷径,首先在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经理财务工作。由于

  • 文章一代學入——故臺灣師大校長孫亢曾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3-04-30
    关键字: 孙亢争 人物生平 教育贡献 投身革命

    福建厦门大学师范科、上海大夏大学教育科。先是民国十三年六月一日厦门大学学生遭殴事发生「学潮事件」,时值国民革命展开之初期,百多师生愤然离校出走上海。此一批有理想、有正义、有勇气、有热血之师生,通力合作创办大夏大学。「大夏」两字意蕴「光大华夏」。去厦为夏表示更能自由发展不受局限。「大夏即是迎革命潮头在上海绽出之一枝自由花朵」。先生是时尚为大二学生即参与创校行动,其豪情与胆识已露其头角。十五年夏毕业。任教于江苏省立徐州中学。时徐州是北洋军阀控制地区,先生粤人又常有

  • 文章憶萍鄉柳潛植先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期  作者:姜伯彰 出版时间:1967-09-02
    关键字: 柳藩国 投身革命 隐身教育 人物回忆

    柳潜植先生,讳藩国,民国纪元前二十四年正月初八日,诞生于江西萍乡。幼聪颖好学,精硏经史,受儒教涵养极深。年十八,入府学,慕范文正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之志,怵心国难。鉴于甲午中日之战,及庚子联军入京之役,知非变革不足以图存。年十九,由蒙师蔡绍南及友人钟震川、刘渭璜等,介绍入同盟会并任教栗江小学。萍醴革命之役,事前以上栗巿为策动中心,柳先生以一小学教师,献身革命,不幸事败,死伤数百人。先生仍隐身教育,吊死扶伤,竭心尽力,为殉烈者办理善后。辛亥起义,先生策动

  • 文章劉明智先生行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刘明智 任职东北党务 投身教育事业 盛年早逝

    先生原名銘志九一八事變後以從事抗日工作行動方便計改名明智。生於中華民國八年三月九日,祖籍山東蓬萊。先世以航海爲業。至曾祖父大林公,始於淸光緒年間,遷居旅順,遂著籍焉。先生有兄弟姐妹六人,先生行三、年未弱冠,卽丁國憂,離黍山河之思,不能自已!厥後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習法學。蘆溝橋事起,先生懍於國仇家恨,時與留日同學秘密集會,幷硏讀三民主義,及其有關書籍;蓋先生所志者大,所持者遠,亟思一日學成,有以自効!學校當局,雖嚴予監視,而先生報仇雪耻之志益勵。後爲學校...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