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执笔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學習書法的要訣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58期  作者:陳運通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书法 学习要诀 执笔要点 书写姿势 用力要点

    我自七岁起,从清代秀才先父蔚琴公习书法,七十多年来,虽不断的在学习,但仍无多大成就。兹略述学习心得,提供爱好者参考及指教:首先,谈执笔的要点四面俱全、五指齐力、腕平掌竖、指实掌虚、管直锋正、食指略高。书写的姿势 身正、头正、指正、笔正、腰直、涵胸、坐稳椅边、两脚踏实如肩阔、小腿与膝盖垂直。左手用力按纸、右肘平如一字。写大字用悬腕,写榜书或条幅则须站立。立姿如练功,但劲力内涵而不露。书写的「运笔」 不论点画,必须回锋。运笔四法有:着笔—逆锋入纸,如刀刻

  • 文章嚴復先生書法賞析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5期  作者:盧爲峰 出版时间:2005-06-30
    关键字: 严复 书法 行草书 执笔方法 字书结构

    移,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丰富微妙的变化,并非刻意追求形式风格独创之扭捏作态。章法布局上强调字形的大小、宽窄、长短、斜正的对比,上下避让,左右顾盼,着着映带,处处周密。虽字字独立,少作牵连,仍一气贯注,痛痒相关,疏朗而不松散。观其作品,可以感受到一种学者纯粹的理性与文雅脱俗的情趣。严先生于学书,重视笔墨,讲求执笔方法和字书结构,以其自学经验体会传授给晚辈,如1906年10月给甥女何纫兰函云:『凡学书,须知五成功夫存于笔墨,钝刀利手之说万不足信,小楷用紫毫,或用

  • 文章有關寧波叢書的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9期  作者:張行周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宁波 丛书 笔者 执笔方式 同乡会

    乃下定决心还是继续编印下去。并自己拟定了一个编辑大纲:第二集先编印「宁波习俗丛谈」,第三集为「宁波名胜古蹟」,第四集「宁波土特名产」,第五集「宁波先贤传略」,第六集「宁波近代名人小记」。先印这样六本,汇成一套,也蛮像个样子了。至于资料内容,单凭本刊过去所载的那些文字,当然不够丰富;故除分函各位执笔鄕长要求新撰补正外;并从各县方志着手,蒐集有关资料,加以节录转载,以供关心鄕情的鄕长们参考。这一集「宁波习俗丛谈」系采集体执笔方式,分别由张希为、李仲瑜、贺仁泰

  • 文章回想學書時的小經驗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6期  作者:丁治磐 出版时间:1977-12-10
    关键字: 书法学习 执笔 磨墨 调墨 伸纸 洗砚 发笔 洗笔

    书法是文人的附属技能,通常视为小技。然而于墨宝之流传,以及古今人对书法之欣赏,又俨然是社会上一件重要的事物,仍然有其学术的地位。但是学者如于此道不得其法,亦不无「隔行如隔山」之叹。当我童年,科擧未废,那时塾师,敎习书法,确有他们的诀窍。他们能使学者易于领悟,也易于有成,我原是那时一个鲁钝资质的学生,囘想那些塾师的敎法,全不从高深处立说。由我个人看来,在今天学书的朋友,还是用得上的,特敍述如次:一、执笔 执笔宜高不宜低,着力全在拇指与食指,其他指力,仅作

  • 文章習楷舉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书法研习 执笔方式 运笔方式 楷书特点

    我国知识分子,皆会写字。看字时会说:「某人字很好」!若问:「好在那里」?祇勉强回答:「我以为很好」。未免滑稽好笑。其实评字当以「力」、「趣」,为主。有力有趣,即是好字!有趣无力,次之。有力无趣,又次之。如何方能有力?在于执笔,如何方能有趣?在于运笔。分述如下:(一)执笔(五指分布)大指,中指,食指,抓紧笔杆。使臂上肌肉(肩下肘上之处—亦名肉脑子)有点感应。写字方能有力。大指在内,食指中指在外。(虎口成眼形)无名指(即第四指)紧贴笔杆(外上端抵住笔杆)小指

  • 文章中国书法——执笔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5期  作者:胡恆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中国书法 毛笔 执笔方法 唐代名家 八字执笔法

    大家都知道毛笔是写中国书法的唯一工具,如何运用它发挥最大的效果,能写出含有生命美丽的书法来,其基本的原则在于正确的执笔方法,执笔方法自来论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仍有一个不变的基本原则,就是执笔必须掌空如握鸡蛋,然用右手大拇指、中指和食指紧握笔管,而无名指与小指靠著中指就行了。但笔杆必须正直,绝对不可偏侧,书写时必须五指齐力运用,执笔时笔杆不可过指节,如果笔杆过了指节,则笔杆就无法灵活运用使转了,所写出来的字,就呈现出呆滞不堪入目了。写任何字体时,腕要平舖桌面

  • 文章學習書法的重要性

    来源期刊:《連聲》 第3期  作者:吳鳳文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书法学习 塾师教字 执笔磨墨 伸纸洗砚 发笔起笔 六艺人才

    高处立说,祇用平易的方法,使学者易于领悟与成就,我想在今天那种方法,还是用得着的,故将当年塾师敎我的几种:执笔、磨墨、伸纸、洗砚、发笔、洗笔等方法,分述如次:一、执笔:宜在笔管中央,越高越好,着力全在拇指与食指,其他各指作为辅助,但掌心要空,写字要使腕与肘虚悬,不要紧贴书桌,使运笔灵活,尤其写大字,更要高悬其肘腕,才能取势布局,当悬肘腕时,不可故意作态,应任其自然,才不会失于僵硬,最初虚悬时,会气郁手颤,不能落笔,斯时宜以左手覆于纸上,以支持全身力量,同时身腰要

  • 文章永恆的火炬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3期  作者:鍾欽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雄心壮志 抗倭报国 投笔从戎 重燃少梦 鞭策学生 执笔投书 自我反省

    編按:鍾欽是劉秉彝先生筆名。劉先生監利縣白螺鄕觀音州人。此詩,爲劉先生之心聲,爲其一生之寫照,亦爲苦難中國之縮影,可作詩史觀。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