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戒尺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厚重的「黃金板」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7期  作者:葉元章 出版时间:2000-08-10
    关键字: 童年 小学 戒尺 黄金板

    记住了),有时也免不了淘气,可他很少恼火。所以,我在这两位老师手里,绐终不曾吃什么苦头。莫先生敎了一年多也另有高就,走了。接课的老先生名叫周伯宁,五十多岁,也是奉化人,据说他是前清秀才,头上还留着一条小小的辫子,长袍马褂,瓜皮小帽,很有点古色古香的样子。第一天上课,他左手拿著书,右手却握著一方戒尺。他是坐着讲课的。一见面就说,这是「敎方」,古人称之为「黄金板」,是专门用来打学生手心的。有道是「黄金不打敎不成,黄金板下出公卿」。果然,不久他就动了眞格,而且板子

  • 文章讀史乘.數家珍.説武進(十八)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2期  作者:沈霞飛  出版时间:1970-06-15
    关键字: 史乘 武进 薛为学 戒尺榜》

    数千言。年十八,擧顺治三年鄕试,性落拓,不事生产,诗歌倜傥豪迈,以罣误废,益肆力于古文辞,性情工力,迥出流辈。(七十七) 〔戒尺榜〕刘耀云:字靑垣,淸相刘伦次子,而图南之弟逢禄之叔也。(以上均见前录)淸乾隆一甲三名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郞。一生砥砺名节,众所趋鹜者,去之若浼。督学江西时,公正自持,不与地方一事。江西为之谣曰:「公相之家,大臣之度,秀才之母,童生之父」。再典山东试时,山左人呼为「戒尺榜」,以所得多寒峻,且多老诸生也。居宦淸廉,父子相继服官七十年,而

  • 文章不堪回首話童年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67期  作者:王卓群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童年 教育方式 戒尺 台湾

    老师加入监督阵容,凡是迟到、未缴作业::等等;及升入初中后再添:头发过长、服装不整::等等都得有受罚的准备。当年老师处罚的手法包括:罚打手心、背书、写字、跑操场、打扫清洁、多当值日天数::等等。说好听点是考验孩子的荣誉感,说难听点那是伤害幼小的心灵;但诸如此类的处罚,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其受处罚可怕的程度会同时递减,久了便皮了,不害怕了。当年我上本村小学一年级时仅五岁,记得有天上课大家见老师没有带戒尺或籐鞭来,同学们个个喜上眉梢。怎知老师还会就地取材,有位同学

  • 文章幼年上學瑣記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李一民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私塾 戒尺 徐州七师附小 省立一中 童子军誓词 0

    三间学屋,学生六个,都是嘴不停地大声唸。早上起来进屋便唸、朗诵,一直要会背。然后讲新课。约近十时,放学回家吃饭。近午回来,磨墨写字,哥哥写帖,我俩小的描红,写仿影。写完字,再唸书,必须高声朗读,下午三时许再放学回家吃响午饭,饭后回来温书,直到天快黑了,老师说「唸诗!」是放学的先声,于是大家精神一振,摇晃着身子有节有拍地高唸千家诗。我俩也随声附和,也不觉得累了,一直唱。老师说:「去吧!」便兴高彩烈地小跑回家,结束了一天的课业。老师拿着戒尺,逼着唸和写,据说是

  • 文章私塾學堂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6期  作者:顧純學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私塾学堂 三字经 戒尺 封建教育 教育制度

    常带一副双光眼镜,看书、批改作业时眼睛朝下,监督学生时则向上。时儿要闭目养神,但他什么都清楚。只要听到学生不在读书而讲话时,则会把手边戒尺一动,顿即一阵书声。先生桌上有两方戒尺,既作镇纸压书之用又为警戒学生之需。上面各刻五字,「天地君亲师」和「仁义礼智信」,学生如有不规行为,有违「五伦」「五常」者,轻则敲桌子以提醒,重则打手心,我曾亲领其教。学堂有大门两扇,新刷了一层黑色柏油尚未干燥,有位师兄很刁,轻轻对我讲:这是先生喜欢的鸦片烟,要我去刮一些给先生

  • 文章最早的學校生活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7期  作者:葉元章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学校生活 新制小学 轫初小学 戒尺 打手心

    。还有「口技」等,讲得很细。我虽还不太懂,但已经有了兴趣。第三位是周世康(字伯宁)先生,也是奉化人,前淸秀才,已上了岁数,对学生却十分严厉,与以前两位国文老师不同。他喜欢坐着讲课,进敎室时一手拿书,一手拿戒尺(俗称「敎方」板),道貌岸然,令人生畏。他任课的时间长,讲的课文也多。一些名篇如「大铁椎传」、「为学一首示子侄」、「核舟记」、「先妣事略」等,都是这时候讲的。他不大分析课文,每次上新课,先认生字,再略作解释,就领着我们朗读全文。他读时半闭着眼,上身微向前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