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戏曲介绍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廣東粤劇院第一團來台公演演技精湛掌聲雷動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74期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广东粤剧院 台湾公演 戏曲介绍 人物剧照 同乡动态

    【本刊訊】首度來台爲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及宣慰在台廣東鄉親的廣東粤劇院第一團,六月廿四、廿五、廿六、廿七日共四晚在台北市中華路文藝中心隆重公演,由於演技精湛、唱韻絶佳、感情溶入、高度默契、曲樂動人,觀賞者無不報以激賞的陣陣熱切掌聲,「第一團就是第一團」。這次第一團公演的四齣名劇分别爲:廿四日晚「寶蓮燈」、廿五日晚「倫文敘傳奇」、廿六日晚「白蛇傳」、廿七日晚「碧海狂僧」;演員陣容計有文武全才丁凡(百花獎得主、第一團團長)、美艷花旦麥玉清、諧趣丑生麥維佳、金嗓...

  • 文章川劇人物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川剧 人物 魏长生 生平介绍 戏曲贡献

    即甘肃调,名西秦腔。」这里所说的「蜀伶新出琴腔」的「蜀伶」,恐怕不是单指魏长生而言,而是指的川剧班伶人。又据卢冀野先生著的「中国戏剧论」也说:「徽班入京后,蜀班大受影响,总算还有大顺宁,景和,双和三部……」,所述「蜀班大受影响」的「蜀班」非川剧而何。在台湾历年来,国剧界庆祝梨园祖师诞辰,所印发之「中国戏曲之演变概述」:淸代戏剧全盛期——淸世祖时,昆曲渐衰,高腔益盛,康熙时南曲传奇时在宫中上演,乾隆时变化最大,川剧入京于最先,秦腔辅入于后……」由于徽班入京

  • 文章山西戏曲音乐及说唱音乐(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趙璞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山西戏曲音乐 蒲剧 山西梆子 剧目介绍

    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境内传统艺术源远流长而多元化,名闻遐迩。如梆子、落子、道情、鼓书、三弦书、皮影戏、碗碗腔、耍孩儿、杂戏、青戏、锣鼓杂戏、民歌、山曲、腰鼓舞、民间乐器等不胜枚举。戏曲具有流动性,民间戏曲在人民大众口头上不断流动,打破时间、空间、民族及国境限制,传播遥远,脉络相传绵绵长久不绝。民间戏曲是人类文明特征,是硏究、重现古代文化的标志,是一笔可观的文化资产,对于当今的社会进步亦存在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目的是为让大众了解山西戏曲音乐及说唱音乐的基本面

  • 文章松山家职粤戏曲介绍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70期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松山家职专科学校 中国戏曲 粤剧曲艺介绍活动

    本刊讯)台北市松山家职专科学校推广中国戏曲多元文化,一千多位学生于四月廿七日下午在该校活动中心举行粤剧曲艺介绍活动,首由本会康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邝少真简介粤剧曲艺及与其他地方剧种之比较,继由锦绣曲艺团朱伟彬团长领导作粤曲示范演奏及演唱。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