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慈庵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转载)溪口慈庵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4期  作者:張良堯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蒋介石 宋美龄 白岩山 室内布置

    我所说的「慈庵」,并不是守道女念经拜佛的地方,也不是尼姑们消磨靑春的庵堂,而是蒋介石先生生母王太夫人的墓庐。慈庵位于溪口鎭白岩山鱼鳞岙中垄。它初建于一九二二年,改建于一九三〇年,共有主房五间,偏屋六间。进得门来,便有「慈庵」的匾额,周围砖头,都雕有各种各样的花卉。玲珑剔透,别具一格。慈庵两边,各有两间住房。左边的两间,乃蒋介石和宋美龄伉俪囘鄕时居住之处,当年均配有各种摆设。居住处,有绿色的窗帘,黄色的衣橱,新颖的高低床,粉白的墙上悬有蒋、宋结婚照,两边均

  • 文章(社論)以敎孝來紀念 蔣公逝世二週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5期  出版时间:1977-04-01
    关键字: 教孝月 哭母文 王太夫人 忠孝

    垂危,亲侍汤药二十余日,太夫人终至不起,蒋公自撰哭母文暨王太夫人事略吿哀。民国十一年蒋公华诞之日,为纪念亲恩,决定从此每逢父母亲的忌辰以及自己的生日,戒荤素食,以后数十年行之甚笃。是年冬,蒋公为了完成王太夫人生前建供佛的志向,特在墓地附近建筑墓庐三椽,名命「慈庵」。此后每次返里,必定抽出几夜宿在墓庐,以尽孝思。在其亲撰「先妣王太夫人百岁诞辰纪念文」中说:「缅怀童时,诵读孝经,先妣輙为解忠孝之义曰,孝者非晨昏定省,奉养无亏之节文而已,乃顺意承志,委曲无违之

  • 文章上海城内的三座尼庵

    来源期刊:《浦東》 第72期  作者:戈音 出版时间:1993-05-30
    关键字: 尼姑庵 沈香阁 云居 文物修缮

    号的云居。北面虽小,但出路方便,有几位老师太在此住修持,内并设有上海佛学院尼众班,所以它不对外开放。内显得十分肃穆、淸静。偶尔几个披靑娑,在佛学院进修的靑年院生,上街采购物品,路人总会投以讶异的目光。从云居绕过大境路,靠露香园路东侧榛岭街十五号就是现为了。北座尼庵创建于淸咸丰年间,已历百余年岁月。因地处偏僻,一般对城厢街道不熟的人较难找到。北占地不大,一千多平方米,是二层楼结构,从建筑上看具有小巧玲珑、优雅别致的特点。早在七八年前它就已经

  • 文章长涂岛传灯的故事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37期  作者:金立高 出版时间:2009-12-31
    关键字: 长涂岛 领大师 传灯 他为大师 南海小蓬莱

    清同治年间,江苏有一位法号领的和尚,慈眉善目,行走如飞,力大无穷,当地百姓们都称他为大师。他以慈悲为怀,节衣缩食,常济贫穷,愿与大众共渡彼岸。忽一日,灵机一动,想往东海篷莱的长涂岛讲经说法,于是即日动身,很快就到了目的地,双目炯炯远望,忽见较为平静的长涂港,来来往往船只频繁,是处交通要道,唯独北口,形若猛虎的五虎礁,非同一般,浪伴风势,虎露爪牙,十分凶险。大师沿途听到,那里遇上黑夜或雾日,来往的渔船或运输船经过礁区,常有触礁遭险,船民们对此叫苦连天

  • 文章蓬萊勝跡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4期  作者:丁禮福 出版时间:1984-04-01
    关键字: 蓬莱 胜迹 鹿栏山 海豚

    尊,冬积雪痕,煞是壮观,故得此名,是蓬莱十景之一。摩星山秀丽挺拔,苍松翠柏怀抱,盛产「蓬莱仙芝」名茶。密林丛中建有多处亭台楼阁。从碧波亭、望海亭(双鹤亭)鸟瞰海岛风光,可见平静的海面上,翠绿点点,白帆张张,犹如海上盆景,一幅艳丽壮观的海上千岛湖图景尽收眼底;遇有云雾,幻变莫测,碧海绿洲时隐时现,大有身临西天银河之感,使人心旷神怡,爽心悦目,留连忘返。位于摩星山巓南。建于淸乾隆年间,一九八三年经岱山县人民政府批准,募资重新修复。由大雄宝殿、玉佛

  • 文章遊四川峨嵋山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27期  作者:沈耕壽 出版时间:1996-08-01
    关键字: 峨眉山 游记 清音阁 佛教名山

    ㈠久仰名山景色妍、金风送我了前缘。万年寺里添香火、中摆素筵。漾漾清流流入涧、森森林木木参天。清音阁上留双影、花发飘飘伴少年。㈡远望峨嵋接九天、云蒸霞蔚漫山巅。为寻曲径幽胜处、越过羊肠小道边。翠鸟逢人喜美舌、黄猴好客学化缘。偷闲一日欢游乐、堪慰平生梦已圆。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