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性与婚姻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老年享有生活 如鱼得水情感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0期  作者:關鋭煊 出版时间:2000-01-10
    关键字: 老年性生活 健康意义 正确认识性生活 婚姻 长寿

    空虚等影响寿命的不良感觉和情绪。让双方更多交流相依为命的感情,更深刻地体会双方给自己的安慰,而不会感到两不相欠,互相厌烦了。此时老年人会觉得纵使社会和子女不再那么需要自己了,但老伴仍然离不开自己,至少在美满的婚姻中获得晚年的幸福。再者,适度的生活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及生命活力。老年人在晚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去应付「丧失感」带来的苦恼和自卑。行为能力上的退减并不代表了人生的终结,行为的多寡更不表示没有有的欢愉。老年人应以积极乐观的自信心及精神状态去面对

  • 文章思我父,念我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羅致遠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先父先母 追怀思念 在台任职 父母婚姻 品行德性

    苗栗县警察局及省铁路局铁路医院等单位主计主任,六十七年退休;为顾及家口日多,均随遇而安,不争升迁;一生奉公守法,尽责忠诚,虽无显赫职务,然均得长官信任,同事敬重,亦为子孙良好身教。先父于廿七年经煤妁之言与亦为同乡之 先母何静芸女士成婚;外祖父丹谷公饱读诗书,执教私塾,授业不囿于课本,重视人情世故教育,于己出尤其严格。 先母幼受庭训,复以生聪慧,小学六年仅一次名列第二、余皆第一。外祖父育三女,长女早逝,次女笃信佛道,守身未嫁, 先母独承奉养双亲之责。 先父

  • 文章棗陽的女子教育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期  作者:邱少南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歧视女性 三从四德 封建婚姻 缠足旧俗 革命与教育 男女合校 鄂北联中 胜利复员

    一、两之间男女两结合为夫妇,产生了家庭,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如此。理想的情况,是男女两,各就向发展,创造共同的幸福,人格平等,不分贵贱。不幸我国旧礼敎,把妇女摆在男的从属地位,中世纪后,西洋的宗敎也说:「女是为了成为男附属品才创造出来」,在这种思想支配之下,女的地位便低落了。婴儿呱呱坠地,亲友和邻舍,都要问,「生的是男孩?是女孩?」若是男孩,则大家恭喜不止,若是女孩,则可能仅有外婆家来贺。母亲作「月子」,也有不同的规矩,生男孩二十九天为满月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