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思想自由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專題研究)人性善惡之介説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2期  作者:趙克璣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性本善 气质之性 性即理 东周战国 思想自由

    东周战国时代由于思想自由为学术发展黄金时期,斯时学者各奋其才以创作立说,性善性恶之异论即出于此时。邹人孟子名轲主性善,赵人荀子名况主性恶。历时千五百年为性善恶争辩不休,至宋理学兴经濂洛关闽之赞究,至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对人性剖析始有定论。然极多数知识者,今仍浑然不知,时闻人言,人性善恶之难知,正为鸡生蛋或蛋生鸡不可确知,为解惑认知,仅以朱子对人性之论断加以概说,期吾人能认识自己,立已达人有益于社会人心。朱子论万物必兼言理气,气指实质部分为形而下者,理指寄存

  • 文章談“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馬美豔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禅宗思想 修养心性 心灵自由

    人们不要为世事的影像、波动的心绪所左右,而应放平心态,有了真知之后,才去行动。浅显地说,是要人头脑冷静地去思考问题,只有摒除外界的干扰以后,一颗心才能沉静下来,对事理作出明确的判断。心灵是一个生命场,也是一个能量场,它是随著作为个体的生命的诞生而诞生的。心灵有着属于它自己的成长与发育的过程和规律。就人类的心灵而言,它不是我们的头脑,也不是我们的心脏,总之,它不是我们的肉体;但是,它就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每一寸肌肤里。心,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

  • 文章从「孟子微」看康有为对中西思想的调融(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黃俊傑 出版时间:1985-03-31
    关键字: 《孟子微》 康有为 中西思想 民主 自由平等

    从儒学传统中「德性自主」的观念展开出积极性的「自由」义来,此点至可惋惜。以上我们以政治思想为主要范畴,分析康有为以孟子「民本」及其相关观念为基础,来整合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俱见其会通中西的用心。(未完待续)[1] 劳思光,「中国哲学史」(台北:华世出版社,民国六十四年六月),页一一二——一一五。[2] 萧公权师,「中国政治思想史」㈠,页九〇。[3] 「孟子」,卷八,「离娄章句下」,页六五,上。[4] 同上注。[5

  • 文章連戰在北京大學的演講全文(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4期  出版时间:2008-03-31
    关键字: 连战 北京大学 演讲 自由思想 和平

    民意驱动 维护现状多元包容在这样历史的趋势和民意的驱动下,我认为现在我们总结过去历史的契机,好让我们有一个新的环境,新的思考,以发展建立我们共同的未来和愿景。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我们不能一直活在过去,就像邱吉尔所说:「如果永远让过去和现在纠缠不清的话,你很可能就失去未来。」我认为,我们的愿景要回到自由思想,应该朝三个主轴来共同努力,第一是「多元与包容」,第二是「互助与双赢」,第三是「现状的维护与和平的坚持」。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在资讯网路畅通的时代

  • 文章中山思想与民主政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謝秉鈞 出版时间:1990-09-30
    关键字: 孙中山思想 民主自由 民主政治 民主运动 政治观

    压迫贫者」;所以「民生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具见「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就是中山思想崇高的政治观。因此 国父创立之民权主义,就是本诸「天下为公」的理念,要使国家的政权属于人民全体,以直接民权养成人民的政治力量,以谋民主政治的实现。其目的在打破政治上不平等阶级,使政治无阶级,消除专制统治,发扬民主精神,以达政治是人民所共管的「民治」的目的,而进于「天下为公」的大同之治。中山思想与民主自由国父在民权主义第一讲,开宗明义便首先指出:大凡有团体,有组织的众人

  • 文章漫談中美孝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7期  作者:周逢熙 出版时间:1984-07-10
    关键字: 中美孝道 儒家传统 传统孝道 民主自由思想 宗敎的敎义

    之孝道。孝道一向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五千年来立国的根本;敎忠敎孝一直是我国敎育的首要目标。美国敎育虽然非常普及,尤其是科学设备方面,可说是世少其匹。可是他们着重的是知识的传授,以及民主自由思想的灌输;对于伦理道德敎育与做人的道理,却颇为忽视。他们认为这是属于敎会的工作。在政敎分离的原则下,国民义务敎育事属政府,当然不必管,更不该管。于是一些不信敎的孩子,就往往成为三不管了。兰姆州长可能就是在这种敎育环境中孕育出来的典型。美国的伦理观念,是建立在

  • 文章瞭解中華歷史文化迎接廿一世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90期  作者:瞿時耕  出版时间:2001-04-15
    关键字: 中国历史文化 中华民族 孔孟思想 历史朝代 信仰自由

    归还中华民国。但抗战胜利后,引起内战,共产党在大陆获得完全胜利,一九四九年五月在大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则退居台、澎、金、马。形成国共于海峡两岸分治达五十年。两岸同胞,现已开放投亲交流,血肉与共,期盼早日「和平统一」,为悠久的中华历史文化,传承发扬,促成世界人类和平共存,以迎接二十一世纪。伍、中国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是最有包容性的民族,从不拒绝外来文化,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可以固有与外来分述如后:中国固有文化,以孔孟学术思想为基础,笔者从幼接受

  • 文章中外人权思想之比较(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0期  作者:張彝鼎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人权思想 中外比较 人权问题 人权宣言 自由权 公民权与政治参与权

    法定主义,不受惩罚。第十二条 说明个人隐私权,家庭,通信不受干预;名誉不受攻击。如被干预或攻击,应享有受法律保护之权。第十三条 说明人人有迁徙之自由,有出国及离开他国返囘本国之自由。第十四条 说明人人享有在国外之庇护权。第十五条 说明有取得国籍之权,不得无故取消国籍,不得拒绝改变国籍。第十六条 说明⒈男女有结婚、离婚之自由权利。⒉结婚根据当事人同意。⒊家庭受国家社会之保护。第十七条 说明人人有「财产权」,私人财产,不得被剥夺。第十八条 人人有思想自由,宗敎信仰自由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