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思想影响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白訪道安陵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9期  作者:張彥甫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安陵受道 诗文记载 思想影响

    郭沫若著《李白与杜甫》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天宝初年由贺知章和道士吴筠推荐召赴长安,供奉翰林,原在政治上不受朝廷重视,又因蔑视权贵,遭谗去职。特别是天宝三年,他在政治活动体又遭到大失败,被朝廷下逐客令「赐金还山」离开长安。李白思想空虚,忍无可求,他索性访道,来到安陵(河南鄢陵县—郭注),认眞的受了《道篆》,接受了道家思想。他初受道时,由安陵道士盖寰给他书写了《道篆》。在《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眞篆〉·临别留赠》一诗中记有此事。诗中形容安陵道士盖寰为他造

  • 文章二程思想及其评价与影响(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王開府 出版时间:1979-02-25
    关键字: 二程理学 二程思想 思想评价 思想影响

    编者按:程颢和程頣两兄弟都是北宋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他们虽然都在政府做过官,但是,官位并不高,在政治上也没有多大的影响,不过,他们在学术思想上却有惊人的成就,宋代的儒学复兴是中国文化史上极重要的一页,推动儒学复兴的宋代思想家很多,而能开辟宋元明三代儒学新境界,使儒学屹立不摇的,则是程颢和程頣两兄弟。到了南宋,朱熹更极力推崇二程兄弟的成就,认为二程驳斥了隋唐以来盛行的佛老似是而非的思想,使儒学得以继续发扬。

  • 文章二程思想及其评价与影响(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王開府 出版时间:1979-01-25
    关键字: 二程理学 二程思想评价 二程思想影响 北宋理学 程伊川

    编者按:程颢和程頣两兄弟都是北宋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他们虽然都在政府做过官,但是,官位并不高,在政治上也没有多大的影响。不过,他们在学术思想上却有惊人的成就,宋代的儒学复兴是中国文化史上极重要的一页,推动儒学复兴的宋代思想家很多,而能开辟宋元明三代儒学新境界,使儒学屹立不摇的,则是程颢和程頣两兄弟。到了南宋,朱熹更极力推崇二程兄弟的成就,认为二程驳斥了隋唐以来盛行的佛老似是而非的思想,使儒学得以继续发扬。本文作者王开府先生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硏究所硕士

  • 文章二程思想及其评价与影响(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王開府 出版时间:1979-03-25
    关键字: 二程理学 二程思想评价 二程思想影响 北宋理学 理学研究

    也谈不上。儒家讲「敬」,是孟子「必有事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的工夫;而佛家却主张习忘。儒家讲「止」,是物各付物,各当其分,止于至善;而佛家却强调「定」,忘物无所为。孟子不动心是养气知言的自然结果;佛家却将不动心当一件大事去做。圣人以所贵率人,愿天下人都能成为圣人;佛家却以所贱率人;自己不行君臣父子夫妇之道,让天下人也不去做。三、二程思想的评价与影响我们曾经说过,在排斥佛老上,韩愈是个急先锋。可惜他的儒学修养不够,对佛老思想也欠钻硏,所以免不了意气用事,而

  • 文章浅析曾文正公的外交思想及其影响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0期  作者:曾啓球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曾国藩 外交思想 影响

    曾文正公不是专职外交官,但他的外交思想却和他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活动一样,不仅在当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曾公之为人处事,见仁见智,评价悬殊,笔者拟从外交这个角度,来探讨曾文正公何许人也。㈠四字外交方针曾公的外交方针有四个字:诚、信、争、和。按曾公自己的说法,「诚」就是「老老实实,推诚相见,和他平情说理。」因为「我现在既没有实在力量,任你如何虚强做作,他是有得明明白白,都是不中用的。」[1]「信」是信守

  • 文章孔子何以廣受世人之崇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0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86-10-30
    关键字: 孔子 儒家思想 世界影响 历史影响 日韩学者

    本文爲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陳立夫先生應美國芝加哥孔子社敎中心、美中國建學術聯誼會、及美中科技協進會聯合擧辦敎師節慶祝大會與文化座談會之邀請,所發表之專題論文。今日美國社會,亦在推崇孔子;最近美國總統雷根在加州對美洲中華會所聯誼會年會中發表英文賀詞,亦曾明確引述孔子在大學一書中所說:「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When The Individual Families Have Learned Kindness.Then The Whole Nation Has Learned Kindness.When The Individual Families Have Learned Co...

  • 文章經世治平一代宗師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丘濬 时代背景 行谊 思想著作 影响贡献

    经世之学完全受丘之影响,陶希圣在近著「历史的任务时代的使命」一书中说,如宋代的眞德秀、明代的丘,阐扬大学,欲以伦理文化建设大有的政府与国家,这种思想,实非汉唐经义注疏的学者,可以望其项背。」 其他如顾亭林,在日知录中,独崇其经济见解,曾国藩、纪晓岚则称颂其渊博,陆桴亭说:丘文庄喜道学而不标榜道学之名,循循勉勉,为所当为,乃薛文淸一派之流风。近人四川李寰作孔学眞诠一书,一再称颂丘之大学衍义补一书,以科学精神阐扬大学治平之思想,有功儒道。丘文庄之学术思想,除了上述

  • 文章魏源新学思想述要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謝應芬 出版时间:1976-01-15
    关键字: 生平简介 重要著作 新学思想 影响后世 魏源

    一、前言在有淸一代,我们湖南读书人,闱场称意,宦海腾达,享受学术与政声双重令誉者,固大有其人。然远在淸朝中叶,能明察时势,洞观变局,讲求经世强国之学,而其思想足以影响当时政治,启发后代学术者,则未可多见。魏源便是这未可多见的人物之一。梁启超曾推崇他是最具新学思想的人,说他是「今文学之健者」。学史地的歌颂他是我国刋行世界史地最早的著作者;硏究中国海洋作战史的,则认为他是创立以弱敌强的海战战法的兵学家。更由于所著的海国通志,既曾流入日本,有助维新;又曾被英

  • 文章孔子與儒家的精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程石泉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孔子思想 儒家精神 价值观 影响范围

    中国人以立身处世和文化作业理想目标。至于对于后世政敎的影响当非「道家」「佛家」所可比拟。儒家学说自孔子于今已二千四百余年,其影响虽非其他学派或者敎派所可比拟,但是并非谓这二千四百余年来中国人已经随时、随地、随事、奉行孔子的传敎。我们稍稍审查此二千四百余年来中国政、敎、文化、历史,昌明与晦暗之时期可能占其半,当中国文化晦暗之时,不学之徒往往责怪孔子,而不愿自责。如东汉王充、唐代柳宗元、明朝李贽和民国初年胡适(「原儒」极尽其汚辱儒家之能事)、陈独秀、吴虞等人。他们

  • 文章朱九江之学术思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梅翼樞 出版时间:1980-09-30
    关键字: 朱次琦 生平著作 思想要义 学术影响

    『古之学者,六艺而已矣,于易验消长之机,于书察治乱之迹,于诗辨邪正之介,于礼见圣人行事之大经,于春秋见圣人断事之大权』。其次简竹居讲学记书后有曰:『六艺之文,经学也。书与春秋,经之史学也。六经之法,掌故之学也。六经之义,性理之学也。六经之言,为文言辞章之学也』。是故以经通经,以经衡子史,以史证经,以掌故助史,以经史贯掌故,以性理佐经,继以辞章达之。而辞章者,非载道不得谓之辞章也。四、朱九江学术思想影响先生诞于逊淸末叶,自鸦片战争后,国势日趋危难,地方之乱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