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忆事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紅花岡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6期  作者:馬空羣  出版时间:1980-02-16
    关键字: 忆事 红花冈山

    紅花岡山遵義城南,湘江經其麓,側有廻龍寺,爲兒時常遊之地。紅花岡上紅花開,紅花開盡人未來。日落岡山聞鬼哭,紅花不見岡已秃。更有何人再登岡,岡下人去知何方。輾轉呑聲泣道路,十年憂怨憑誰訴。夜夜苦淚未曾乾,天外旌旗何日還,魚雁沉沉不敢問,夢裡忽傳歸期近,鐵拳破夢淚雙流,苦難翻來又從頭。年去年來還有待,少者已老老者敗,溝壑輾轉未足奇,難收整幅河山賣。誰謂天人未可通,枕戈同在待旦中,長夜盡時終當曙,自日靑天來自東,來自東,駕長風,吹入岡上紅花叢,岡山紅花開更濃。

  • 文章鄕间忆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1期  作者:李金燁  出版时间:2015-05-25
    关键字: 乡间 忆事 常州 打枣子 祭祖

    古詩云:「近鄉情更怯」,家鄉就像是唇齒邊的深淵,縱有萬千思緒凝落筆尖,斷不敢貿然。這是我留學回家度過的第二個春節了,久違陽光,懸筆許久,我寫下情詩的開頭,第一個詞就是常州。說起來我並不是道地的常州人,更不是血統正宗的城裡人。父輩母輩出身鄕村,後來工作調動舉家搬進城裡。我小時候的大部分時光在鄉間度過,田野四季流轉,伴隨著我長大。我沒有辦法回到過去,所以記憶成了最寶貴的東西。我上學前爺爺奶奶還沒退休,住在鄉村自己蓋的農舍裡,那是村裡第一間兩層的小別墅。夏天的...

  • 文章鄕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9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4-09-25
    关键字: 怀念故乡 故乡方言 生活忆事 同乡

    寒隨暑去,腊逐春來,韶華之速,不啻流星。算來已經是十九年前的往事了,四十五年秋的某日,在豐原送一位遠道朋友趕車,在邁步卽將登上站台時,一輛計程車迎面衝來;哇的一聲;幾乎撞了個正着,爲了躲車,「呔!誰戮住我哩牴腦?」(頭)扭頭一瞧,原是一個冒失鬼鄕巴佬,荷根大長棍,掮着一個大布袋,汗流浹背,張慌失措地,不用說也是在趕車。我本想給他一點顏色,瞧;人家不是彎腰曲背在陪禮嗎?我被那幅可憐相所感摸摸腦末窩的疙,「莫要緊,莫要緊,」我苦笑着點頭示意。當我送客上車之後...

  • 文章父親軼事二三則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徐櫻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个人回忆 父亲轶事 生活忆事

    我父徐樹錚將軍過世轉眼半個世紀了,這半個世紀以來,「滄海桑田」,世事萬變,而他老人家的「勳名業蹟」却是「久而彌彰」。當代君子時有記載、敍述、刊印。而零星軼事則鮮有人注意到或提到了。我在台北龍山寺碑畔凝思,往事依稀,觸懷猶如昨日!精書法父親逝世後,大哥審義敦請了幾位前輩老友,邀集遺稿。在民國二十年刊印了「視昔軒文,兜香閣詩,碧夢盫詞」三種合刊本,廣贈當代的親友。近數十年來「天翻地覆,遷徙頻仍」,不但在台北,即或是大陸,此書恐怕也不易見了。民國五十一年三哥道...

  • 文章羅山的農村、燈節、廟會、民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2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罗山风俗 乡村忆事 罗山风光

    红云,牧童卧骑于牛背上,走向归途,炊烟与歌声齐飞,令人忘掉一日的疲劳。2秧歌:初夏四月揷秧后,接着就要锄草,正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之际,农夫为忘掉炎日薰蒸,秧歌四起,一人唱之,数人和之,声调悠扬,心为之畅。水光、秧色、人影集中于视野,好似人在画图中。而南鄕系山岳地带,处处皆丘壑,有茂林修竹,山坳里夹着秧田,流水声,鸟鸣声,秧歌声共扬于空际,不啻置身桃花源。3童谣:鄕村的女孩子,以前无处读书,祇有在家帮助母亲料理家事,学习女红,闲来无事,母敎女,姊敎妹,学

  • 文章閒話嘉興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7期  作者:周伯吹 出版时间:1969-03-29
    关键字: 家乡忆事 人生感悟 往事追忆 旅游随笔 嘉兴田良地富 南湖烟雨楼 四塔 八寺 九镇 十桥

    浙江古稱兩浙,即浙西與浙東是也,舊制共分十一府,即下三府與上八府。下三府在浙西,即杭州、嘉興、吳興(吳興原名湖州);上八府在浙東,即金華、衢州、嚴州、寧波、紹興、臺州、溫州、與處州。浙東多山,浙西多水,山水繚繞,水利暢達,農田灌漑,水利豐隆。其中以嘉興府屬,地處於滬杭與蘇嘉鐵路之中心,工商各業,並不茂盛,因商賈貿易,皆接近杭州、上海、與蘇州等大都市買賣選擇,咸向蘇杭滬採購,品物旣多,價也低廉,致使嘉興市區,營業蕭條,難期繁榮。唯我嘉興之生產物品,均以蠶桑...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