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径山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谈余杭径山禅寺古刹史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4期  作者:樓登岳 出版时间:1998-04-10
    关键字: 余杭 禅寺 史事

    唐代,南宋时被列为江南五寺十刹之首,声名远播中外,成为佛敎圣地,日本僧侣与佛敎界人士,均慕名前来参谒求学,囘国传敎,颇受欢迎与尊重。径山距余杭城垣西北十五公里,位于长乐鎭境内,是因通天目而得名,主峯凌霄峯,海拔七六九·二公尺,周围有五峯罗列,前为堆珠峯,北有大人峯,右是鹏搏峯,左是宴坐峯、朝阳峯,形势秀丽宏伟。另有攀云、象鼻、鸡冠、宝珠、将军、吉祥诸峯环绕外围,峯峯连绵,迤逦起伏,更见气象万千。满满谷,修竹蔽天,擡眼展望,竹林如海,绿波如浪,身在幽篁叠翠

  • 文章径山禅茶文化传承人—吴红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0期  作者:曉雨 出版时间:2015-11-10
    关键字: 禅茶文化 传承人 吴红英 简介

    茶叶,一般由摊放—杀青—摊凉—轻揉—解块—初烘—摊凉—低温烘干等工序。往往新鲜茶叶采摘下来,六七小时内必须「杀青」,即上午摘,伴晚加工……相传,径茶起于唐、兴于宋,时称贡茶,享誉1200年之久。可以说,径茶比西湖龙井要早上几个朝代。史载:茶圣陆羽慕名而至,隐居径山双溪将军麓。他在此植茶、制茶、研茶而著成经典之作《茶经》。日本僧人南浦昭明禅师曾经在径山寺研究佛学,把茶籽带回日本,是当今很多日本茶叶的茶种,从而成就了日本的茶道——她就是源自于宋代径山寺的茶

  • 文章雾满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2期  作者:沈靜 出版时间:1999-12-10
    关键字: 雾满林 郎静山 百鹤长岁图 横贯公路

    郎静用瘦纤露骨的手,指着题名「雾满林」这帧摄自台湾东西横贯公路上的作品,点出其中的高、枯桠疏林、烟雾漫然、丛丛枝草,还有茅亭环围的小径,「云姻缥缈中,有如置身画境。自然之美彰显无遗!」大师忘神地赞叹著,其实値得赞叹的何止自然美景而已。这位名满中外的摄影大师,曾经到过这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公路数十次,不知道按了多少次快门,捕捉这里国际驰名的沿路美景,自然、宏伟、蜿蜒、苍茫;不论在高、丛林、著名的九曲洞、还有瀑泉底下……,在在让他爱不忍释,流连忘返

  • 文章归来话黄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3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3-12-25
    关键字: 黄山 旅游团 七十二莲峰 登山路径 主要景点 人物感怀

    插立一座高,其巍峨峻峭可以想见。黄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日子为云雾所笼罩,不时酿成变化多端的云海。前人以海名划分黄为南海(前海)、北海(后海)、东海、西海及天海五区。登山路径有两条:一条由前山山麓的宾馆区向上攀登,沿慈光阁、半寺、天都峰、玉屏楼、鳌鱼峰而至天海的光明顶,再往北下行,即可到达后海的北海宾馆,全程约十五公里,需时八至九小时。或由鳌鱼峰左转沿西海名胜薄刀峰、飞来石、排云亭转北经由海宾馆再向东北,经狮子林,亦可到达北海宾馆,但路程稍远。另一条登

  • 文章陈三立在庐牯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6期  作者:胡迎建  出版时间:2014-08-15
    关键字: 避暑圣地 诗歌创作 访梁璧元 游览黄龙寺 天泉洞 初冬咏雪 庐山风雪 老友过世 胡思义新宅晤谈 《庐山志》及序 花径景白亭 中秋重阳 战事纷纭 前往北平

    诗派江西人,大都少肉多骨筋。庐亦复犯此病,青孱片片摩青冥。」庐正是以其磊珂不群的风姿树立其鲜明的个性,「犯病」之论,似是捕捉了其瘦峭特征的反话。灵气在,奇峭渊深,钟于人则以江西诗风似之,真乃应了「钟灵毓秀」那句古话。近代诗人金松岑高度概括说:「泰似圣,黄似仙,峨眉似佛,庐似诗翁。」以诗翁比庐,诚哉斯言,而陈三立来此,老诗翁亦似庐。陈三立到了庐牯岭后,急于访老友梁璧元。走过一条微处,下一绝壁,找到了小天池处的精舍。梁璧元慕东晋慧远结白莲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