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往事感慨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十年前一段緣

    来源期刊:《東安文獻》 第3期  作者:席增光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往事感慨 婚姻 唐生智 唐敏娜 求学

    民國卅三年秋,日寇猖獗,吾邑淪陷,余辭父母潛赴大後方—重慶,繼續求學。臨行 慈母甚不放心,並將余與唐叔沅(唐孟瀟(生智)先生之三弟)先生之女敏娜小姐訂婚;囑隨同赴渝,以有其照拂,余曾以年紀甚輕,尙不宜訂(結)婚,與 慈母爭執甚久;但扭不過 慈母之愛子心意與規戒,終於答允。當時 慈母交付余一筆可觀之求學及生活資金,唐叔沅先生在未到貴陽前;將余該項資金,借用一空,並將其沿途搶購物資,大做其生意。到渝後,唐叔沅先生與其三姨太太遊樂交際,對余求學之事不問不聞;余...

  • 文章生朝放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3期  作者:丁幼泉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追溯往事 沉思感慨 诗文

    目能穿针线,腿可跋山岗。宿疾多痊可,越老越康强。寒梅凝霜白,黄花飘远香,癯仙宜寿永,蓬莱春应长。放歌述往事,一曲一回肠。得失何足计,且尽手中觞。

  • 文章往事流水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3期  作者:袁子予 出版时间:2004-10-10
    关键字: 追忆往事 忧思感慨

    瓜棚豆架,闲话日常,每个人生的出世,有三个阶段,从青少年,渐入中年,再踏进老迈途径,所经过的作人、作事、处境,简括一句,各有前因,正是剪不断、理还乱,不如先找个话题儿,就由个人客观地,依据你我他三位代表,涉身处地,假藉白头宫娥,细谈天宝往事,抽象的如数家珍般,开坛:时代,已转入二十一世纪,地球村的一角人类,不断地跟进日常生活,兢争生存,祇有方式,所谓手段之不同,就难免鸡鸡鸭鸭,争端不休。姑由十七八世纪,直迄而今,奈生不逢辰,濒困于变乱中成长,一部中华民族

  • 文章垂老去國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2期  作者:劉林華 出版时间:2001-04-01
    关键字: 格律诗 回忆往事 人生感慨

    我於九月十二日來加,居於溫哥華。意在養老,志欲終焉。回首前塵,每深物換星移,國事如麻之感。面對未來,不勝匹馬投荒,夕陽近山之慨。爰為垂老去國行,以攄所懷。(作於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計七言絕句二十七首,其用韻分註於各首標題之下。)其一 黃葉秋風(東)黃葉秋風悲飄零,垂老去國哀斷蓬。多少憂樂傷痛事。盡在堅忍圖成中。其二 鄉村小學(先)早年曾任小學教師,為地方培育人才。鄉間小學作試鍊,初為人師執教鞭。作育人才知重德,當為鸞鳳非鷹鸇。其三 為父鳴冤(先)我父冤...

  • 文章題畫雜詩四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湯儀南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题画诗 人物感慨 往事回忆 王公玙

    余於民國二十六年隨王公璵先生任職於江蘇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六月間奉派赴廬山訓練團受訓,因得歷覽匡廬勝境,迄已四十餘年,偶溯前遊,僅餘梗槪,閒窗無俚,特就印象所及,經營成圖,茲系以詩:匡廬雲擁萬重山,絕壑丹崖未可攀;閒倚霜毫聊記取,佳遊又見畫圖間。龔樂群敎授自美國來函索畫,圖以應之,拈毫落紙任氤氳,矗矗層巒接暮雲;山勢亦如人事改,低昻突兀欲爭雄。寫松壑客亭圖寄新加坡郭田濤兄深壑高巖夕照中,無邊烟樹白雲封;羨他老衲虛亭裡,泉韻嵐光好盪胸。寫松下美人圖寄...

  • 文章燃燒自己成就育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育达学校 创建学校 回忆往事 人生感慨

    『育達五十年史』序·五十年前,若非我鼓勇放手一搏,育達這塊招牌掛不出來;在這半個世紀裏,若非我全心付出,全力衝剌,育達也不至於有今天的枝繁葉茂。正如有了母親的生養與哺育,新的生命才能成長茁壯。我並不是學教育的,當年,我走上育才達人這條路,實在是出於一種渴求改變工作現狀的苦悶,所能找到的唯一出路。今天,評量得失,我算是走對了。常聽人說,劉邦安份守著卑微的亭長差事,那來漢室河山!然而,同時代的韓信呢?易主、出走、拜將、稱王,不安於位躁進的下場,反而毀了自己!...

  • 文章往事忆踪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8期  作者:李恩普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求学经历 老师同窗 战火纷飞 岁月感慨

    人老了,欢喜忆旧。每逢狂风暴雨之夜,或月明星稀之时,辗转难眠,浮想往事如烟……,一幕一幕从脑海中呈现。历历在目,久不能忘。便披衣起座,略记一、二。现分五个时期赘述于下。童年小学时期我出生于奉军打城,在战争烽火中诞生。当时家住在下寺附近一个油坊南邻小院。我的祖父名叫李来坤,字培之。记得与我祖父有交往的有小东街苏宝谦、花园街谢干臣等。祖父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治家有方、勤俭节约。至今难忘的有两件事:一件事是每逢夏秋之交,他经常带我去县城东关外于寨观赏花卉;另一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