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张涛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者·作者·編者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20-21  出版时间:1976-12-01
    关键字: 地图 璧渊 财力 人力

    □现任职于中华日报工务组为技工的张涛(璧渊)鄕亲,为晋江东门外象坑村培元(亦在中华日报工务组服务)鄕亲之令弟,数十年来均服务于报界,勤于职守。兹接其近日来函:和声鄕长大鉴:每月接赠「晋江杂志」,万分感激,足下有此精神、毅力为同鄕服务,实在令人钦佩,姑不论其内容如何,我们能得时常闻到鄕土芬芳的气息,实在难得,上可自饱精神,下可示于儿辈,我「海滨邹鲁」之光荣。弟无才亦复无财,未能支援于万一,只有声援,愿吾鄕兄再接再励,继续为鄕土文学典故而努力,庶其流芳于

  • 文章讀者陳儀型來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72-06-25
    关键字: 张振江 汪海涛 死因叙明

    主编先生:顷阅中原文献四卷一期段醒豫先生缉河南**殉职专员县长一览文内有振江卅六年秋守淮阳城破死汪海守邓县城破死汪二先生均为读者旧识老友,其守城被俘后受匪假仁假义短期说服旋即释放三十七年秋读者逃往武汉曾与汪二先生晤聚后不知所终谓为城破死想系传闻所误,特将事实敍明,以正听闻此颂撰安 读者陈仪型拜启六、一、六、三、

  • 文章张曼涛敎授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楊國樞 出版时间:1981-04-15
    关键字: 佛学研究 人物事略

    多年来为我国佛学复兴奔走呼号的张曼涛敎授,终于弃我们而去了。曼敎授于元月十六日赴日,拟吁请日本、香港、泰国、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地的佛敎报刋,擧行一次「亚洲佛敎文化交流会议」。但不幸竟于抵日之第三天,心脏病发而逝世于东京净心寺,享年仅四十岁,曼敎授是一位国际有名的佛学家,其英年早逝,不仅是佛学与哲学界的重大损失,而且是整个社会与国家的重大损失。噩耗传来,师友无不哀叹。默念其生前死后,斯人斯事,实不能无感。国内有眞才实学的佛学家屈指可数,曼敎授则是其中

  • 文章羣先生以名画赠故宫博物院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6期  作者:黃肇珩 出版时间:1973-12-01
    关键字: 故宫博物院 石涛 八大山人 石溪

    睥睨古今,横溢矩矱」,大涤子石的画,就以这样的气势,雄踞中国画坛三百年。他的「通景屛风十二幅」,被画坛公认为是他毕生写生的最佳杰构。画缘与友情嗜爱石作品的羣和大千,在民国二十年前后,同旅上海。这对好友争相搜求石和八大山人的书画,每有所得,就向对方夸示。直到石的十二幅通景屛风,在羣的手中出现,大千在「石作品捜索战」中,从此折服了。四十年前,大千的老师淸道人李瑞淸,观赏石的这十二幅通景后,赞叹为:「天下第一大涤子」。二十多年后,当

  • 文章绘:公洞考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10期  作者:邵品剛 出版时间:1980-04-20
    关键字: 公洞 石涛 善卷福地 宜兴的双洞 写生画

    春节后一个上午,去省立博物舘欣赏宜兴徐令仪女史画展后,便同从南投专程来看画展的载明宗兄再到国立历史博物馆参观明末四僧的书画展。在二楼大厅右边大玻璃橱内见到一长幅风景图,右端有「游公洞之图 淸湘石」署款。这是一幅高一尺半,宽约十尺的着色画,右边画有像开着嘴的虎口,排列着虎牙似的倒悬钟乳石,往左有一石桥,最左端有一长堤,载明兄高兴地立刻叫说:『太好了!眞想不到见到了我们宜兴的公洞!』善卷洞外景这长幅横条由三部份裱成:第一部份是右端淸末名书家子贞何绍基

  • 文章九十年屆八十歲壽星芳名

    来源期刊:《同安》 第74期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八十寿星名单 吴松涛 江童素云 叶人桂 张云峰 出生年月 奖品 致奖乡长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