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康王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浪荡王爷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29卷 第29期  作者:李吉吾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挥霍 夫人 浪荡三侠

    原绥远省鄂尔多斯地区建制为伊克昭盟,辖有七个旗,其中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也叫达拉特旗,是最大的一个旗。从前有句颇为夸张的谚语说:「三公六札萨,不如一个烂达拉。」(三公指乌拉特部东公、西公、中公三旗,六札萨指伊盟其他六旗),用以形容达拉特旗之大。这个旗曾有过一个浪荡王爷,即康王,名叫达多尔济。一九二四年,达多尔济承袭其父王位,为达拉特旗札萨克,时年二十岁。康王自幼放荡不羁,浪漫感性,为所欲为。执政后,不仅未稍收歛,而且更加特权妄行,他嗜癖多端,吃喝嫖赌

  • 文章泥马渡康王的故事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3期  作者:沈縉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泥马邮票 虎鸣 图稿 泥马渡

    壬午马年,邮票设计家虎鸣根据陕西省凤翔县纸坊营村七十二岁的民间工艺品—泥塑大师胡深的作品临摹的图稿「泥马」,一举中选,登上了生肖邮票的宝座。这匹「泥马」,造型优美,讨人喜爱。欣赏泥马邮票,不由得联想起「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南宋高宗皇帝赵构,于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年),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不接受徽、钦二帝遭「靖康之变」的教训,祇顾自己穷奢极欲地享受,不顾人民疾苦,朝臣上行下效,贪得无厌,贿赂公行,腐败成风,外敌来犯,不思抵抗,金兵进逼

  • 文章康王泥马渡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蘇雪林 出版时间:1989-04-01
    关键字: 泥马渡 赵构 崔府君 泥马 史料考证

    华视下午七时半到八时半的黄金档,曾上演过岳飞故事,题目是取岳飞词中的一句「八千里路云和月」。本剧也演出史上有名的宋康王泥马渡河故事。但这是当时民间以讹传讹,变成一句谣言。而这句谣言,却振奋了行将崩溃的军心,巩固了大小臣僚拥护皇室的意志,加强了全国人民保衞国土的团结力,使宋皇朝的政权在江南又延续了一百三十余年之久,威力之大,可谓无以复加。泥马事见于「南渡录」、「宋稗类钞」及介于正史之间的「大宋宣和遗事」,钱彩的「说岳全书」言之更详。前二书虽言泥马尙无渡河

  • 文章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亡于嘉应州纪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2000-09-30
    关键字: 太平天国 ”汪洋海 人物分析 “太平天国”败亡

    一、康王汪海洋被清军围歼于嘉应州:笔者于童稚时,经常听到乡中父老讲述「长毛」与清军大战于吾乡嘉应州(今梅县)之往事。「长毛」即系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及其所统率之部队,清军系指清名将左宗棠所指挥之华南精锐联军;汪、左两军在嘉应州境内展开激烈之厮刹,主战场虽系在嘉应州城周边,而战火却波及州辖之镇平(今蕉岭)、兴宁、平远、五华、丰顺各县,离笔者故里瑶上乡琯坑村仅十公里之南口、大平及稍远之兴宁岗背、黄陂等地,亦系两军反复冲刹之战场。父老传述,自有极高之真实性。由于

  • 文章漫話馬文化(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马文化 昭陵六骏 泥马救康王 义马复仇 诗词

    。李攀龙:「石马长嘶汉宛风」。欧阳修:「玉勒雕鞍游冶处」。人爱马,马救主。宋代有「泥马救康王」故事。《丰县志》记载,宋高宗赵构为王时,曾留在金国当人质。后康王南逃途中夜宿丰县崔府君庙里时,梦中有人催他:「快起来,追兵来了,请上这匹马!」康王惊醒后,上马一大跑了七〇〇里,到淮水渡口时打马不会动了,下马一看竟是泥马。泥马怎敢过河。这当然是个神话。金宣宗的亲兵有匹「铁色骢」。亲兵爱马如子,战马恋主若命,人马相依为命,生死与共。主人在一次战斗中受伤跌进大坑里。铁色

  • 文章好人好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期  作者:本刊編輯部  出版时间:1975-07-03
    关键字: 文治 马崇之 如松 芸坤 刘永恒

    会,为了慰勉这一位杰出的会员或说靑年才俊,已定于七月四日在侨联宾舘擧行一次欢迎大会,届时请杨小姐报告欧洲近况,并邀请河南旅台学术界流参加,共加慰勉!二、文治同乡阳武县文治同鄕,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历任军中排、连长及副营长等职有年。为人刚正廉介,有为有守,带兵治事,均以身作则,丝毫不苟,到处博得长官之信任,同僚之好感,和部下之悦服。退役后与同鄕岳华亭先生合作经营「华林砂线砂布工厂」,从事生产报国工作,由于产品工精料足,出货价廉物美,生意蒸蒸日上,不数年间,由伙伴

  • 文章人士名录㈢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3期  作者:維明輯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名人 中华书局 守益 包德明

    六十八人。以川两省面积之大,人口之多,随政府撤迁来台者亦不少,此次中华书局印行之「中华民国当代名人录」。对于川人士,征集显有未周。惟各篇内容,均称平实,鄕人履历,弥足珍视,兹特依照原书次序,分载本刋,以供读者之参考,幸留意焉。编者附识。守益先生四川北碚人,民国十八年农历一月二十八日生。兵工工程学院毕业,曾任联勤第六十一兵工厂机械副工程师。后考入国立淸华大学攻读原子科学,获硕士学位,毕业后赴美进修,于民国五十六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囘国后历任淸华

  • 文章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6期  作者:資新室 出版时间:1981-10-02
    关键字: 事业成就 家庭子女

    先生、浙鄞县梅墟人,其先君思周公经营糖业于申江,执糖业牛耳。先妣曹太夫人贤淑声著鄕里,所出先生昆仲三人,先生居次。长兄幼弟均早逝,另有庶妹小翠陷大陆,音讯久疎。先生幼即聪颕过人,先后毕业于上海民立中学曁国立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系,均名列前矛。时値邦国多艰,民生疾苦,先生以应先健全银行组织,以期发挥调剂金融辅助工商功能,庶可迈向强国富民之途。故矢志献身于金融事业。先生始任职于靑岛明华商业储蓄银行,嗣任福建省银行稽核主任及各分行经理,共约廿年。每历一处,靡不

  • 文章民國四川大事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2期  作者:健盧 出版时间:1969-06-01
    关键字: 贺国光 蒋介石 四川省建设公债条例 绥靖主任 缵绪 心如

    主席,切实负责于今明两年内禁绝烟毒。八月五日 驻川川军七师长谢德堪、杨晒轩、彭焕章、周虎臣、刘树成、刘元塘、刘元琮、联电攻击缵绪种种措施不当,促其辞职,川中发生政潮。是时川军留住后方者共计九个师,除属四十一军之曾宪栋、吕两师长拒绝签名反外,其他七师长:刘元塘、刘元琮系属二十四军刘文辉部,谢德堪、杨晒轩,系属九十五军邓锡侯部;彭焕章、周虎臣、刘树成,系属于潘文华指挥。七师长既各有所属,其所签发之反王通电,自为其长官所指使。八月六日 三民主义靑年团第一届

  • 文章绍兴的禹遗迹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筱臣 出版时间:1968-05-25
    关键字: 大禹传说 大禹陵 东汉袁

    焉,命曰会稽。「越绝书」(东汉袁传)书上也有所载:「及其也,巡狩大越,见耆老,纳诗书,实铨衡,平斗斛,因病亡,死葬会稽。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漏泄,下无积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可见当时葬禹是很节约的。据考古学家说,最早禹陵叫禹冡,自从汉朝开始,才把皇帝的墓称为「陵」,所以禹陵是汉代以后的事情。如今陵墓上,屹立一巨石,镌以「大禹陵」三字,是明朝一个绍兴知府南大吉的手笔,陵墓南临淸澈如镜的若耶溪。禹庙在大禹陵旁,建于梁大同十一年(公元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