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序歌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美哉台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7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93-07-10
    关键字: 台湾 思乡之情

    春,余大病方愈,百感交集,受黄友棣先生之激励,振奋精神,撰写美哉台湾新,以振民心,而励士气。并承作成独唱曲,以中国风格和声,而淸新谱曲,如好鸟鸣春,如明珠走盘,新颕绝伦。不惟有益于台湾观光事业,亦且足以发人深省,而思早日囘返大陆焉,是为。美哉台湾美哉台湾,美哉台湾,巍巍阿里山,浩浩太平洋。那浪涛飞腾,那峰峦雄壮。澎湖大桥渡天险,横贯公路成康庄。玉山观日,花莲听潮;乌来淸新,太鲁幽畅。还有那日月双潭,狮山妙相,大屯春暖,垦丁夏凉;更有那碧潭烟波,澄湖月朗

  • 文章蒋总裁纪念歌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崔參 出版时间:1976-05-06
    关键字: 蒋介石 纪念歌 序文

    圣雄,精忠报国,竭诚济世 伟绩丰功,诚照耀于史册,可颂于后世。实値吾中华民族,世代所效法,谨诚意正心,拜撰 蒋公总裁纪念一章,呈献中央,乞请纳采,使后之颂者,如见其圣容,能明其事功。可奉其言行,立其勋业。实现三民主义,拥护国家之富强,永保吾中华民族繁昌光荣于世界。发扬吾 蒋公之大仁,如靑天白日,长照于宇宙。给全体人类,乃子乃孙,共享大同之福祉。建立世界之和平。曰靑天白日,神武圣雄。东征北伐,救国精忠。八年抗战,更布仁风。吊民伐罪,雪耻除凶,废除苛约,酬报孙

  • 文章岁月如之二的〈言〉与〈后记〉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3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2013-05-01
    关键字: 岁月如 序言 后记 常熟

    年初,收到苏禹先生惠赠《岁月如》第二集,这是苏先生继八年前出版第一集后的第二个心血结晶,除了文章,更有二十四页彩色缤纷,美不胜收的相片,除了钦佩,还是钦佩。《常熟乡讯》仍照前例,将结集的〈言〉与〈后记〉抄录于后,以供乡亲们在未能读到前,先知该集的梗概。言 陈湘源作者苏禹,是我同龄老友,早年勤于教育事业,晚年乐于写作,将平生见闻,回忆整理,思考归纳,一篇篇记叙成文。从文中可以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看到熟悉的风土人情。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会有各种感受。苏

  • 文章管艇书室人文论著译述汇刊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10期  作者:顧逸群 出版时间:1978-04-10
    关键字: 论著刊 旧稿编辑 岁暮诗歌

    苍狗浮云尽子虚。心事卅年成画饼,人生七秩合悬车,朝衣不及荷衣美,我亦兴公赋遂初。」先君子「跬园诗钞」中亦有「京邸岁暮」诗云:「霜华未觉二毛侵,遣兴犹能惬素心。鄕味每从村店领,旧书时向冷摊寻。俳优谐语佯狂意,慷慨悲激楚音。此地由来多大隐,未妨城市作山林。」小子不敏,请得追踪 先人而肥遯自甘,聊以啸卒岁。承旅台 顾氏宗长默公上将赐予题签,谨拜手以志谢忱。中华民国六十一年十一月一日于台北寓庐

  • 文章七十自壽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7期  作者:周國瑛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诗歌 诗词 自序 祝寿 寿诞

    七十行年志未酬。伤乱杜陵嗟入蜀。异鄕白发尚淹留。哀时王粲怯登楼。儿孙几辈天涯远[1]。欣看腰脚犹轻健。亲友多人老病休。与妇同谋环岛游。不慕高官不羡仙。世乱年荒伤浩刼。身无疾苦便陶然。时危势逆且听天。但求灵魂归神国。养生自笑无奇诀。预卜佳城傍翠巓[2]。饥则进餐倦则眠。寄纵草野廿余春。儿曹差喜能绳武。出世风怀刼后人。晚境堪娱不算贫。椿荫乍消游子泪[3]。多谢主恩时眷顾。萧骚难遣暮年身。晨昏祷告莫嫌频。细数频年兴致赊。假我数年天若许。登山涉水又看花。遍游四海

  • 文章中原民族谣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8期  作者:吳稼秋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中原民族歌谣集 序文 中原民歌起源

    疑义。归善寿康何先生,雅擅词章,夙娴声律,近者检其奚囊,得吾粤各地民千数百阕,分类编次,系以甲乙。铿锵天籁,不啻诗骚。持以啸于水湄山陬,高崖幽谷;或于淸风郞月时,衡门吟唱,南窗遣兴,其词朴,其意远,骎骎乎跻于长城谣、寒衣曲、孔雀东南飞、胡茄十八拍之俦矣。词意婉约,足当尝鼎一脔,联镳齐骛,同为艺林佳话,甚盛事也。仆学殖久荒,于诗未窥涯涘,况文乎。姑书以质贤者,工拙未及计焉。谨。民国六十年辛亥仲冬于香江旅次

  • 文章题高雄市山东会馆(十一尤韵)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高雄市山东会馆 诗歌 诗序

    山东会馆高市有,靑年二路第五楼;南向阳光春常在,西邻高港名全球。东至凤山旧县治,北望鼓山疑泰丘;地点适中好聚晤,齐鲁鄕音海外留。山东同鄕遍布台湾二十一县市,每县市均有同鄕会之组织,但有固定之「山东会馆」者,只有高雄市耳。址在高雄市前金区靑年二路一六四号五楼。八四年四月二十日其二(二十五有韵)附注创会始自魏棣九[1],三民国小聚鄕友[2];从此春节有团拜,识与不识先握手。昭赓[3]书川[4]绍继后,淸寒奖学慰孤叟;有卿[5]宗汉[6]贡献多,公墓会馆名传久

  • 文章「残语」诗文集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馬雲龍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诗文集》 抒情诗歌

    的意识,具体的形象,浑然的意境,丰厚的情感。内容和形成一致,井然有和谐,文字芳香四溢。读后情感得到滋润舒畅,识见高远,思想乐观,心灵有了美柔的陶冶;生命情调悠扬奔放,人生行囊装满了无限欣喜与福乐。诗的天地是一个有情的天地,满布了美的光彩。澄澈蕴籍的神韵,妙远空灵的境界,平淡淸雅的风格,审美意境的挚情,都是来自诗人的真性挚性。而诗的真诠妙缔,正如淸代诗人王渔洋所称:「诗言志,咏言;志非言不形,言非志不彰。咏诗就是咏性情,诗不在性情之外。」诗人先得乎诗教,养乎

  • 文章滕王閣兩個故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滕王阁 历史轶闻 王勃 《滕王阁 诗词歌赋

    新建 唐子安㈠滕王阁赋王勃索价千金本刊上(一七一)期,笔者撰述「滕王阁读后」,对文作者,王勃世系约有提及。惟阎柏屿女婿吴子章,诬王旧文重抄,王勃忿咏七律滕王阁赋一首,用以取证一节。文字记载流传甚广,故未赘述。据说这首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〇自流」。末句第五字,独付阙如,阎都督深为奇惑,群儒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是水字,又感俗而不雅,无诗意。有的认为是

  • 文章赤子之心园丁曲——黄育中《我的教师之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3期  作者:顏邁 出版时间:2008-02-06
    关键字: 黄育中 《我的教师之歌》 人物事略 序言

    不可思议了。然而,魔鬼的手上,总有漏光的隙;罗布泊深处,仍有生命的痕迹。我们的「红孩儿」,终于挺过来了。他收拾起痛苦的呻吟,献出他赤子的身心,服务牺牲,舍己为人,荫蔽著一代学童,滋润着弱势群体,成就了他的学生,也完善了他自己。退休之前,他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实际行动来完善自己;退休之后,他仍然睁大那迷茫而睿智的眼睛,关注著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观察著教育,继续吟唱着他的教师之。他追踪了解他过去的学生,以检查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效果;他回访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