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川俗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帽兒頭等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6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2-04-01
    关键字: 抗战 帽儿头 装法 饭馆

    之人饱腹。即使挑担子,抬滑竿等下力之人,顶多三个帽儿头。川俗:打空拳费力,说白话劳神。跑摊匠、走长路的,赶溜溜场一流人物,开口展言子,要不然就是比手势。客人吃完一碗饭,把空碗递给么师再装饭,用筷子放平平碗口一抹,么师不言而喩,只要半碗。如果筷子入空碗中画一个圈,么师便知是只要半碗之半。客人落坐,么师献茶毕,站在一傍报菜名,如京剧法门寺中,贾桂儿读诉状,高声朗诵,干净利落,有板有眼,客人听来舒服之至。算帐时亦然,饭钱若干,菜钱若干,一面报单价,二面加出总数,使

  • 文章談雞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2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乡间礼仪 祭祀 祭品 公鸡

    川俗鄕间礼仪,以祭祀为大,凡家中私祭祖先,庙上酬神还愿,祭品必有鸡,所谓雄鸡刀头是也,养鸡便成为农村副业。俗称公鸡为雄鸡、叫鸡,母鸡为鸡婆,与广东省之称鸡公鸡妹,异曲同工。抱,鸟伏卵也。母鸡有周期性之赖抱期,赖抱时,耸直羽毛,终日咯咯咯,叫声不息。此时如欲抱小鸡,便把蛋给她抱着。亦有季节,六月抱出之鸡,称为榖椿鸡,腊月正月抱出之鸡,称为灯火鸡。母鸡生蛋,亦有周期性,每次能生十至二十个,俗称一窝蛋,抱小鸡不超过一窝蛋。抱蛋七日,须验其化育程度,三指持蛋

  • 文章談「官」「師」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4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雅集 官师 集锦

    本社同人雅集,谈及川俗在称呼方面,有很多官、也有很多师,兹记述如后。春官:送春之人。每年冬至以后,有专人到穷鄕僻壤,挨户送明年之日历。全年日历,按十二个月排列,印于一大张红纸或黄纸上。鄕下人称为送春,是一种希望,希望明年是大有之年。故春帖送到,老一辈人,先看看値年太岁姓甚名谁,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几姑把蚕、蚕食几叶等记载。数字大则兆头不好,比方六十一年壬子台湾黄历,五龙治水,如照俗言,乃天旱之兆。此种春帖,亦称春牛图。送春之人,为表示颁历,虽在民国以后

  • 文章我從薰山來,漫談南薰鄉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陳南蒲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南薰乡 地形 山川 风俗 回忆故乡

    南薰鄕,是湘鄕縣四十八個鄕最北疆的一個鄕,爲舊制湘邑南薰十三都轄區,是以南薰山山名定名。筆者雖生長在南薰山,但是離家四十餘寒暑,玆以「我從薰山來,漫談南薰鄕」爲題。囘顧故鄕風物,難免掛一漏萬,只是湊湊熱閙,爲「湘鄕文獻」補白而已!我從薰山來綜觀湘鄕縣地形,西頂靈山,包金山,東臺山,南薰山等四大山脈,爲東西南北屛障,南薰山位在北疆,其東是怕田(白田),西含洞冲十五都月山灣山脈,南界十二都,與上屋寨對面,北疆寧鄕七都。由縣城北門出城,沿茶盤山,上山嶺,沙田街...

  • 文章中秋节风习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7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四川 中秋节 风俗 华阳 县志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为我国习俗元旦、端午与中秋三大节日之一,四各地风,可谓大同小异。华阳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刋本)礼篇「岁时」载:「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夜于庭中陈月饼及梨、石榴诸果品以拜月,或约友朋吟飮,谓之赏月。好事者潜摘园瓜,鼓乐馈遗艰于子嗣者,曰送瓜,以为宜男之兆。」巴县志(民国二十八年刋本)礼篇「岁时」载:「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按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且供拜月饼月果,戚属相餽报。又熙朝乐事,中秋

  • 文章通志中之风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9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四川 通志 风俗志 习俗

    我们要认识四和四人,应该注意硏究四的风。过去我曾根据明朝所编「大明一统志」,写成「四谈」一文。现在想根据淸朝嘉庆年间所编的四通志,再汇辑其风志部份,以供参考。「大明一统志」与嘉庆本「四通志」中,关于风部份,其所引证,颇有雷同之处,惟本文不拟予以删节,以期互相印证。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实为四通志的肇始,亦我国方域志的滥觞。到了明朝,省制的规模既定,遂有省方志的纂修。明武宗正德戊寅,世宗嘉靖辛丑,及神宗万历已卯,先后修纂四总志,所谓

  • 文章南端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4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端午节 香囊 龙舟竞渡

    同日,又必需采草药多种洗澡。羣众的端午行为,便是龙舟竞渡。竞渡的来源,其说不一。大体是以吊屈原为主的。而投角黍于江,也是为了这位诗人,至今政府已明定重五为诗人节。南划龙船必抢鸭子(或球形的猪尿包),因以抢到飞跃入水的鸭子为手段,而达到水上竞技的训练也。此项竞赛,明人张岱曾以怒、焊、绚、锷、节、危、险七字形容之。总之,迎福避祸,人之常情。逢年过节,必有娱乐。娱乐是忘去痛苦而得慰安表现方式之一,不论为个人的和羣众的,自有其文化意义的根源。我们对端午行,亦当作如是观。

  • 文章(參、乾隆舊誌)二、輿地

    来源期刊:《寧都文獻》 第1期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县志 气候 山川 风俗

  • 文章閒話渔潭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5期  作者:李先庚 出版时间:1975-12-25
    关键字: 地方经济 渔潭会 云南邓 风俗传说

    村庄)。我云南位居高原,有山国之称,我邓县沙坪街,属大理府,为古大理国所有,更属山国之山国矣。(大理古有,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四景之胜,即指此)。我沙坪街即与上关紧接,(关内为上关,关外属沙坪)距大理古城约七十华里,溯沙坪街而上,即入夷藏各族杂居的康藏境,故作者生长地带,自古即目为神秘传奇部位,即古妙香国所在是也,历古相传,渔潭会之所以构为一年一集的大会场,有一传奇性的典故在焉!相传若干千万年前有一术士路经渔潭坡发现渔潭坡为龙脉所在,即密嘱当时

  • 文章(風土文物)麟峰靳水憶蛛絲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3期  作者:普榮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道林 麒麟山 靳江 山川景色 人文风俗

    寧鄕道林,是麟峰鄕公所在地。位於靳江北岸,靑山嶺延脈以南。傍山倚水,風光秀麗。據說:從前此地有一位江道林者,對地方貢獻很大,受人愛戴,後人爲紀念他的功德,乃以地名名之。道林市,係一條兩公里許長的街市。街道用石塊鑲砌而成,約二公尺寬,爲南去湘潭、東往長沙、北通寧鄕縣城的交通要道。日常人車絡繹,頗稱熱閙。那兩邊商店,以南貨、綢布、糧食、藥材等爲主。也有一家文具店和一家鐵舖。當年像周源泰(南貨棉花)榮生德、黃采眞(藥房)瑞昌祥(綢布)尹聚泰(鐵器)鼎鼎有名。由...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