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岩茶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貳、梅水淸芬)九、張麗英抗長沙王吳芮

    来源期刊:《寧都文獻》 第1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吴芮 肖像 石璧 岩璧 岩茶

    人秉性坚强,亦类似之,不能视为神话,在金精洞口,有吴芮肖像,其右边石璧,亦有游人碑记,内有宋碑一方树立其中,甚为寳贵,游人多拓为字帖,其山顶石璧上,刻有「灵霄铄汉」四大字,字皆方丈,不知当日如何刻上,由左手沿岩璧而下,幽泉淙淙,名为金线吊葫芦,游人每至此地,必飮之,以沁心脾,极为掠爽,其两旁多种岩茶,传为曾蓬宾所植,每至淸明谷雨,收获不少,其味芬芳,多采以赠人,因附及之。

  • 文章武夷岩茶与我之癖嗜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10期  作者:張式玉  出版时间:1970-06-10
    关键字: 武夷岩茶 茶文化

    吾闽武夷巖茶,素称茶中之圣,其味如兰如麝远驾各省之上,尙有红、绿、香片等茶,红茶味涩,绿茶味淡,均非本文所及。岩茶品种,培植采撷焙制之法,亦与红绿等茶异。论者,咸谓山水灵气蕴蓄,发为人间至味,如天游、飞泉、九曲之幽,备载史乘,名贤学者,游屐所至,莫不流连忘返,故所产之茶,质厚,而色泽,味香,而淸冽,若配以名壶、古杯、石泉沙,加以火候冲泡得法,每一沾唇,必芬留齿,历时有余味,非其他之茶可比拟,是不但可以解涤烦虑,消化宿食,尤于公私纷繁,杂沓之际,朋辈肆应

  • 文章中外驰名的闽北崇安县武夷岩茶

    来源期刊:《闽聲》 第34期  出版时间:1969-07-15
    关键字: 武夷山 武夷岩茶 绿茶 泉水

    武夷茶产于闽北崇安县的武夷山,历史悠久,中外驰名;不仅产量丰富,而且品质优异。许多城市的茶叶店都挂着一块「武夷岩茶」的金字招牌,以资号召,足见武夷茶之名贵。台湾光复初期,笔者也曾看到台北市内几家老茶庄挂着这种招牌;直到大陆沦陷以后,武夷茶来源断绝,这种招牌才不再见了。每年春夏之间,武夷山各岩的茶厂纷纷开始摘茶制茶,赤石与星村两鎭(前者位于九曲溪的一曲,后者位于九曲尽头)是茶叶加工精制与集散地,茶行林立;在制茶时期,全鎭几尽为茶叶的香味所笼罩。福州、厦门

  • 文章大埔西岩山勝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李偉誠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西岩山 自然风景 历史传说 西岩茶

    ,玄妙独特的「倒插竹」的奇观胜景之西竺等,品尝西岩茶,连声赞「好茶」!「好茶」!她们沿着羊肠小道,朝西岩山顶而上,距顶三百米处,被两傍峡谷深渊挡住去路。小七妹想经石桥而登顶峰,于是仙女们驾祥云,用红绸布,把山上的长条石吊起,凌空架在石谷两侧壁上,成一座石桥。从此天堑变通途,以后人称「仙女桥」。这就为古往今来传说的,七仙女下所留下的仙迹!棋盘石乃是两山对奕,不分伯仲,剩下残棋一局。清进士杨天培有诗曰:「闻道西岩山,上有白玉棋,仙人与此会,樵客坐听之。玄鹤有时去

  • 文章武夷山水甲東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劉志儼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武夷山水 地方名产 武夷岩茶 山川风景 观光游览

    武夷岩茶,具有「绿叶红镶边」的特点,茶色金黄,清香扑鼻,有润喉齿留香的功能,且耐冲泡,常飮可延年益寿,来游武夷者,莫不争相品尝此茶。武夷山川秀丽,景色动人,最著名的就是在崇安县南郊方圆百里之中,有所谓「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揷天」的美誉。三三得九指的是九曲溪,一曲二涧,在两岸群峰之间共有十八涧,又有「九溪十八涧」之称。每一溪涧,水流湍急,波涛滚滚,浪花飞舞,景色迷人。六六三十六奇峰,七十二岩,峰岩竞秀,冈峦巍峨,茶产茂盛,松柏参天,奇峰怪石,犬牙交错,石泉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