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门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常熟城牆和西城樓閣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6期  作者:桑楠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常熟 西城 明城墙 山门 修复

    常熟城墙原来是土城。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改筑成砖城,并把城墙西北部建于虞山上。到明代中叶,城墙巳塌圮。明嘉靖32年,知县王鈇,为了抗倭,集资重造城墙。谭晓兄弟拿出全部家财,约四万多两白银,资助建城,相当于建城经费之一半,故有谭半城之誉。城建七门,山巓是虞山门。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明城墙拆毁,仅剩遣址。1993年5月,开始修复古城墙。先修建虞山门和两旁城墙112公尺,设有炮垛和马道,与明清城墙相近。虞山门上建重檐式城楼一座。该处地形陡峭,城楼高耸,山脉

  • 文章普陀山前寺关山门的传说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5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1996-02-15
    关键字: 普陀山 普济寺 山门 传说

    海天佛国普陀山的普济寺(前寺)有三个山门,正中为大,叫中山门;两边是东山门和西山门,中山门的两扇大门常年关闭着,人们平时只能从东西边门进出。据了解,淸末至解放前只开过一次中山门,那是一九三二年,西藏的一位老班禅来普陀山,当时为了缓和汉族与藏族的紧张关系,所以提高接待规格。解放后此门也只不过开过三次:一次是普陀山开放十周年大庆,还有两次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山视察。普济寺中山门为何不轻易开,有两种传说。一说这是观音菩萨立下的规矩。有一次,观音到天台国淸寺去作客

  • 文章山门沧桑

    来源期刊:《南京文献》 第2期  作者:盧海鷗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朝阳门 中山门 孙中山 中山门公园 三拱券门

    出了逝世后欲归葬紫金山的愿望。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孙中山在北京去世,遵其遗嘱,总理葬事筹委会选定紫金山中茅山南坡为墓址。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认为南京城门名称大多具有封建思想和神秘色形,不合时代潮流,遂于一九二八年夏天,改聚宝门为中华门、正阳门为光华门,朝阳门为中山门,太平门曰自由门,神策门曰和平门,仪凤门曰汉中门,丰润门为玄武门,海陵门为挹江门。其中朝阳门改为中山门,是为了表示对孙中山先生的怀念。与此同时,为适应孙中山灵榇奉安大典

  • 文章古城喜新生、重建虞山门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5期  作者:靑萍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重建虞山门 土岗遗址 奠基典礼

    常熟城垣自明代嘉靖三十二年(公元一五五三年)常熟知县王鈇为抗御倭寇入侵而筑,自该年六月十九日兴工历时五个多月完成城高二丈四尺,基宽八尺,在此时期,常熟劳动人民在当时艰苦的物质条件下付出了重大代价,迄今已有整整四百四十年。民国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历年将原有城垣拆除,仅留山顶一段土岗遗址,一九八二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常熟建设当局,为恢复名胜古蹟,决定对腾山而筑的一段在山城垣原址鸠工重建包括虞山门(明、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年)改名鎭山门)已于六月十八日

  • 文章快樂返鄉行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35期  作者:幼培 出版时间:2009-08-31
    关键字: 返乡 舟山 参访 山门公园 普陀山

    是以「海洋」为研究、教学的对象,设有理、工、文、农、教育、经济、管理等科系,捕捞及海洋生物二研究所,并已在逐渐开拓国际交流合作。从实品展示中,使我们看到人类如何使用船舶的过程,以及一系列各种渔类标本,加深了我们的了解。中午,学校还请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下午去登西郊的竹山门公圜,这是一处可以看到舟山城区及海港的制高点。当然更因为在山顶上建有鸦片战争纪念馆及抗英三总兵的石柱与祠堂。曾有人非常感慨地说:中英鸦片战争是肇始在广州,但是真正激烈悲壮的攻防战却是发生

  • 文章美麗舟山航門多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61期  作者:臧祖林 出版时间:1997-02-20
    关键字: 舟山 航门 火烧门 小板门 山门

    祖国美丽的舟山羣岛似乎和「门」结下了不解之缘,你看:它地处祖国的东大门,又是屛蔽宁沪杭地区的大门,它的重鎭、渔业中心叫做沈家门;舟山羣岛还有许许多多的航门。说起这些航门来,那更是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定海港周围有螺头门、蟹峙门、亮门、小亮门、火烧门、响水门、吉羊门、马峙门、十六门、老鼠门。六横桃花岛一带有双屿门、靑龙门、汀子门、条帚门、虾峙门、海闸门、黄沙门、小山门、四湖门、长腊门、鹅卵门、鹁鸪门、淸滋门、乌沙门、福利门。中街山列岛有小板门、鸭掌门、治治门

  • 文章記承德須彌福壽廟(扎什倫布)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8期  作者:張銘瑛 出版时间:1966-12-31
    关键字: 承德 福寿庙 庙貌 山门 大红台

    了中原庙殿的建筑匠心。实为承德附近十四大庙中最佳的一所大庙,仅仅建筑面积次于普陀宗乘庙而已。山门外有石条叩成的大广场,广场前正中筑石甬路,路跨狮子沟河处,有五孔大小不同的拱形石桥。石桥全长三十六公尺,路面幅六公尺,缘有石栏杆,每二公尺石桩上刻有石狮子一只,桥下五个水孔,中间独大呈圆拱形,两端接近桥础处圆孔较小。山门外左右各前一百公尺处石基上各有高六公尺石狮子一只。用白玉石离琢,工颇精细。石狮子左右各制碑一对。皆为乾隆四十四年九月所立。庙分由山门,碑阁,琉璃牌楼

  • 文章南京十三門·門門有勝景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3期  作者:杜崇法 出版时间:1978-09-10
    关键字: 南京 十三门 风景 山门

    编按:本文原载六十七年元月出版之「南京通讯」,对首都故实,广为搜罗,尉素秋乡长特郑重推介,认为是最佳文物史料,亟为转载,以饷读者。南京城方圆六十五里,辟门十三,门门皆有胜景,兹将每座城门内外胜景描述出来,以供我南京同鄕或素爱南京的人士,藉作囘忆式的欣赏。兹将南京十三城门笔之于歌曰:三山聚宝连通济,洪武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一仪凤,淸凉钟阜定淮到石城。又歌曰:里十三,外十八[1],有道门闩向外揷[2]。一、三山门(即水西门)挖三山,塡「燕雀」[3]。据传三山

  • 文章南京十三門·門門有勝景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0期  作者:杜崇法 出版时间:1978-01-31
    关键字: 南京 山门 聚宝门 洪武门 太平门

    南京城方圆六十五里,辟门十三,门门皆有胜景,兹将每座城门内外胜景描述出来,以供我南京同鄕或素爱南京的人士,藉作囘忆式的欣赏。兹将南京十三城门笔之于歌曰:三山聚宝连通济,洪武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一仪凤,淸凉钟阜定淮到石城。又歌曰:里十三,外十八([1]),有道门闩向外插([2])。一、三山门(即水西门)挖三山,塡「燕雀」([3])。据传三山街得名就是在筑南京城时将三座山挖平的,这条街商店栉比,生意兴隆,素称南京城内最热闹的商场。各物齐备,其价廉宜。故城

  • 文章寧波天童鎭蟒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5期  作者:倪東海 出版时间:1972-10-31
    关键字: 宁波 天童寺 山门 镇蟒塔 传说

    台湾电视公司锦绣河山节目主持人刘震慰,每周定时介绍大陆各地风光,数年迄未中缀,使大陆来台游子,重温故国山河之旧梦,今年暑期他把介绍的镜头渐渐推近了阿拉宁波,更令人增加了阿拉同鄕亲切感,如中山公园啦,天封塔啦,以及天童育王两大古刹等等,其中谈到天童鎭蟒塔,使我油然想起在宁波求学时代,所传诵一则有关该塔的故事,今记述如下:离天童寺山门不远的小白山坵上,有一座不很高大的塔,名叫鎭蟒塔,据说将近千年前,附近发现一条大蟒蛇,身长数丈有奇,其头大如斗,二眼电如炬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