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族社会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千年九江東佳書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7期  作者:王炯堯 出版时间:2012-05-15
    关键字: 东佳书院 陈氏家族 家族义门 兴盛原因 家族社会

    东佳书院(书堂),后称「义门书院」、「敷阳书院」,系义门陈氏家族于唐僖宗年间(874~888)初建,唐大顺元年(890)确立完备的建制。原址在江洲浔阳县东佳山下(今德安县爱乡岩泉村),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其地位和作用,对义门陈氏家族兴旺发达,对我国书院教育的历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义门陈家族、以义聚族,始于唐代,兴盛于北宋。东佳书院为陈氏家族所建,同样,始于唐代,兴盛于北宋,有其社会家族的原因。(一)社会原因: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社会

  • 文章(专论)家族是中国社会组成的基本动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6期  作者:張世强 出版时间:1982-05-01
    关键字: 家族 社会结构 宗教意识 伦理

    切生活环境的社会呢?这就要看社会上无数的规则及制度互相调和适应,而趋于一致所表现的特色,在各种不同的特色中,人们就可附属于各种共同生活的环境,去维持社会的统一,进而形成各式各样的社会。在社会与个人关系上,如着重个人,则为「个人本位」社会,如着重社会,则为「社会本位」社会。总之,社会是具有一切共同的行为,规则及制度的一羣人,集合各个人而共同生活,即成为社会。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社会结构的原动力来分析,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大不相同。中国人由伦常引领至个别社会,重家族

  • 文章儒家風範 奕世流芳 瑞安南堤項氏望族名賢多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2期  作者:陳之川  出版时间:2011-04-01
    关键字: 瑞安 项式家族 社会贤达 历史名人

    才,关心社会公益,继承祖辈事业,卓有成效。孙诒让逝世后,众望所祈,他被举为浙江教育会长,宣导维新变革,创办新学教育,成绩卓然。著有《午堤集》。子项肩,民国初考取知事。清末,项氏家族出了个”洋状元“项骧,民国时期出个名西医项棣荪,社会贤达,闻名遐迩,凡是上了年纪的里安人,大都会知道他俩的大名。(注:项骧像)项骧(一八八〇—一九四四),字渭臣,号微尘,项霁曾孙,项方良之子。少年早慧,有秀颖之资,通敏之器,将来必成大业。瑞安方言馆首届毕业生。光绪二十七年(一九〇一

  • 文章(青年园地)伦理与社会家族制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期  作者:宋光宇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伦理道德 家族制度 宗法制 科举制 社会结构

    之,就是从事个人的道德修养,进而影响他人,使整个社会逐渐的都步入正规。这就是伦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功用。由于「孝」的观念发达,分家成为不好的事,父母在,绝不分家,即使分家了,最多也是财产上的分开,并不因此而分飞各地。全族的人聚集在一处,就是在这个观念下的产物。伦理,不但是形成大家族的原因,也是大家族形成之后,维系大家族存在的最基本力量。中国的社会,是靠着这些地方上的大家族而形成的。由于大家族的成员努力追求「功名」,结果使得宋代以后的各代皇帝,不再是和世族共天下

  • 文章瑞金朱氏七修族譜誌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3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瑞金县 朱氏家族 修撰族谱 社会宗族

    一九四九年之后,采记公元。之前者采记朝代干支。其生平不详者书「失考」。近百年来,民智日开,交通日畅,后起之秀,人才辈出,对国家社会宗族有贡献,或其事业有特殊成就,经审核载谱,编写名人简介,而足资式范。族人普受敎育达百分之五十。足証敎育发达,人文蔚起。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族谱乃记氏族之起源,迁徙、发展、血统、图腾、宗支、世系、祠宇、坟山、祖产、人文、家训、宗风等事实。七修族谱全体贤达执事,蒐集资料、详实审编、公正无私、尊祖崇祖、睦族敦伦、不嫌繁重、合力编篡,完整

  • 文章故鄕人文的囘顧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3期  作者:徐枕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故乡人文 陆白村 家族 礼的家庭 理的社会

    会说话呼叫开始,就是哥哥、姊姊、弟弟、妹妹,不许可叫名字,故在鄕村中长大,虽然六、七十岁,白发满头,相见时互相称呼还是哥哥、姊姊、弟弟、妹妹,充分流露出同胞之亲,手足之情。长幼之序,始终存在。四、理的社会同一家族中一切问题,家长不能解决,由族长来协调劝吿,但同异姓的家庭发生了纠纷,例如徐姓与陆姓两家子弟有了争吵,事到族长那裏,族长不会庇护自己的子弟,不但要通知闹事子弟的父母,还要到对方族长那裏去致歉,两位族长相见,都是惯看秋月春风的长者,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

  • 文章萍鄉姚氏譜牒並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姚葛民 出版时间:1980-01-02
    关键字: 萍乡姚氏家族 家族谱牒 族间大事 宗法社会

    等于本鄕之国民小学,实施义务敎育,醵资为基金,董其事者曰育英堂。男女子弟年满六岁一律入学,全部免费外并供应图书文具。附近他姓子弟亦可享同等待遇。中学以上各级祠会均设有助学金、奖学金。其服务社会卓有成效亦有奖金,号曰花红。校厅奉祀孔子神位,每年诞辰有盛大之正式祭典,敎师颇受尊重。四、为公益事业:农业时代积谷防饥为国家要政,县有常平仓,本族仿设积谷仓,储粮数千斛。每届靑黄不接之际,以低利贷出,秋收还仓。饥馑灾荒之岁,另议宽减,颇具调节之功。环村凿渔池数十,大者如湖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