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族义门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千年九江東佳書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7期  作者:王炯堯 出版时间:2012-05-15
    关键字: 东佳书院 陈氏家族 家族 兴盛原因 家族社会

    东佳书院(书堂),后称「义门书院」、「敷阳书院」,系义门陈氏家族于唐僖宗年间(874~888)初建,唐大顺元年(890)确立完备的建制。原址在江洲浔阳县东佳山下(今德安县爱乡岩泉村),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其地位和作用,对义门陈氏家族兴旺发达,对我国书院教育的历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门家族、以聚族,始于唐代,兴盛于北宋。东佳书院为陈氏家族所建,同样,始于唐代,兴盛于北宋,有其社会和家族的原因。(一)社会原因: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社会文明

  • 文章江南第一家浦江郑义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7期  作者:蘇利嫦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家族 教育 孝义

    义门是浦江郑氏义门的俗称,位于浙江中部浦江县郑宅鎭,郑义门自南宋建炎初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始倡「孝同居」至朱明天顺三年(公元一四五九年)郑氏宗祠遭火被毁解散,家族同居历史历十五世,达三百三十余年,极盛时人口三千余,号称「江南第一家」。壹、郑氏源出姬姓,始祖为周宣王胞弟友(郑顿公),周宣王廿一年(公元八〇六年),受封于郑地(今河南荥阳),建立诸侯国,其后子孙以国为姓,开始郑氏历史。之后,郑氏累次南迁,北宋时郑顿公六十一世孙郑凝道任安徽歙县令,郑氏举家

  • 文章史海浮沉话义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王炯堯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陈氏家族 历史渊源 谱系源流 朱元璋

    南昌王炯尧史家所称道的「江州义门陈」,是北宋时江州浔阳县太平鄕永清村常乐里的陈氏家族,在今江西省德安县东桥鎭义门陈村。它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典型的封建家族组织。现在,一些陈姓村落的首,尙可见到「义门世家」的匾额,也流传着「天下陈氏出义门,离开义门不姓陈」的传说。古家族的遗址中心地—义门南至南昌巿一二五公里,北往庐山、九江巿六〇公里。站在残垣断壁、古柏高耸的义门堂台阶上,极目四望,绿树蓝天,山峦重叠,虎踞龙盘,气势雄伟。现存的遗迹有「义门陈氏」的始祖墓、两

  • 文章大埔陳氏源流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陳訪交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大埔县 陈氏家族 源流考证 家族派系 开创

    由文彦博,包文拯等上疏,建议分祈。是年(宋仁宗嘉祐七年)七月三日,由江南西路转运史谢景初率同吕海、刘献等众官,奉旨临,监护分祈义门陈氏。于第二年(公元一0六三年)三月议定分庄事宜。分祈至大小二九一庄,分布在当今中国的十八省市中的一四四个县,占全国省市的百分之六十,它是世界家族史上的奇观。3义门分析元公迁淅七十八世元公,生九子:灏、用、越、鸿、峙、逵、魁、章、成,传下五四六人。义门分祈时迁入浙江衢州,同堂四代,公年百岁而终。葬浙江衢州,龙山来势迢迢,蜂腰鹤

  • 文章江西瑞金丁陂陳氏根源及遷徙流程之探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6期  作者:陳樞 出版时间:2004-05-01
    关键字: 江西瑞金丁陂陈氏 家族根源 迁徙历史 江州陈氏 谱牒意义

    妫满于陈,是为胡公—。』,『胡公满,阏父之子,舜帝第三四世孙,名满,封于陈国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以国为姓。』胡公满就成为陈氏之始祖。三、江州义门陈氏之兴起:汉唐之际,中原战乱,陈胡公七一世孙陈瓖为避祸乱举家迁泉州仙游(福建莆田),瓖子伯宣官南唐公,过访匡卢,悦其胜,遂卜居匡卢之龙潭松(江西卢山);伯宣生三子:以檀、以德、以礼;檀生旺、晓;旺公授承郞、知德安事,乃由匡卢迁德安县东桥鎭,建立基业,为义门陈之始祖。陈旺生机、棋;机公为唐懿宗咸通进士,官中书

  • 文章颖川义门峡江瓈田陈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陳有聖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颍川峡江瓈田陈氏 家族历史 源流考察 家世传说 地方概况

    立朝正直,端方,遇事敢言,以为有大邱遗风,公莞尔笑曰,非即余开祖乎,因随以论其家世,于是知大邱二十二世孙舜举以避仇居吉之卢陵,后复徒上望子维翰生五子,以仁礼智信命名,分居五田,达嗣孙卜土相阴阳,辟玉笥之麓而居之,是为今瓈田,而奉为始祖者,即太邱二十七世孙,匡鄯也。北宋中叶以来,全国陈氏的首,写有「义门世家」的匾额,流传着「天下陈氏来自义门」的传说。『义门世家』,即今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鄕陈村,是北宋中叶最大的,典型的罕见的封建家族组织。其建庄比范仲淹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