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饮食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田温泉温泉水製做的豆腐更嫩,酒更香醇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范啓鳳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家乡饮食 河田镇 豆腐

    攻人之過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敎人以善勿過高,要令其可從。對失意人,不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 文章苜蓿古壘家鄉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吳文蔚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苜蓿 苜蓿古垒 家乡饮食 制作方法

    苜蓿出自西域,係張騫出使西域移植而來我國。北方各省,多植苜蓿以爲牧草,係備天雨或農忙時無暇割取野生牧草之需用,其嫩莖初生出來,可作菜食,且味甚美。用苜蓿作古壘,其味出衆,比他種菜作古壘,尤鮮美而適口,以是故鄕山西,在五六月青黃不接時期,多採苜蓿作古壘,一可作菜,二可當飯,味美適口,百食不厭,誠食物中一種珍貴而又通俗家常之食品也。抗戰時,許多北方人到了四川貴州,見土人常採豌豆巓作菜食,乍看之下,甚覺稀奇,以爲食碗豆巓,如同野人,怎好取食?以後住得久了,入境...

  • 文章蒸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韓振遠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蒸馍 家乡饮食 风俗乡情

    自小讀了幾年書,我就把饃稱爲饅頭,認爲旣是同一樣東西,還是隨大家叫好。畢業後,回到家鄕,又吃了十幾年饃,才覺得把饃叫饅頭,實爲大謬。平日吃的饃和饅頭相同,大而胖,淡而甘,多數北方人都離不開。即便有美味佳肴,一頓飯不吃個饃,肚裡就覺得不實在;幾天不吃,就開始覺得慌躁;若是離家外出,十天半月不吃,就感茶飯不香,焦燥煩悶,以致愁腸百結,發思鄕之幽情。如果光吃饃,不再有湯有菜,又覺得不像飯,雖也能塡飽肚子,總讓人不滋潤。我在農村那幾年,有時已經吃了兩個大大的饃,...

  • 文章高梁米粥的聯想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王野 出版时间:1978-05-01
    关键字: 高梁米粥 家乡饮食 大饼子 干豆腐

    人一離開故土,就會感到家鄕的一草一木都非常親切,都値得眷戀。尤其是跑到番邦外國,除了風俗、習慣、語言相異外,飮食方面更是諸多不便。中國食品雖然普遍世界各地,想吃甚麼都有,但總覺得不如家鄕的味道可口。我是吃高梁米長大的,在海外不要說吃這種東西,就是連看的機會也不多。去年五月初,友人由台灣帶囘兩包高梁米(粒小如粟),內子心喜若狂,視同珍品,把它收藏起來。某天晚上囘家,飯桌上除了熱騰騰的大饅頭和幾盤家鄕小菜——炒乾豆腐、紅燒茄子、燉雲豆角;還有將近三十年未吃過...

  • 文章寫我故鄉系列難忘的家鄉古老飲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3期  作者:林中人 出版时间:2004-06-10
    关键字: 家乡饮食 糟糊 水拖糕 生煎牛肉包 故乡

    古人常將日就三餐以外的飮食視同「零嘴」。其實從生活文化的角度看來,零嘴甚於正餐。因生理上的營養、心理上的渴望,在在需靠它補充。七十年前春夏之交替季節,我在鄞縣南門倉基,翰香小學面臨畢業的時候,當年旣無惡性補習,也沒有什麼課外輔導,放學鈴聲一響,背著書包,直奔家中廚房,總想找些吃的以「落落胃」再說。舍間係城廂南門大戶,所謂鼎食之家的廚房經常人來人往,各搞各的,搞什麼呢?搞「零嘴」以符「民以食為天」的基本原則呀。我就是在如此環境下長大的一群。從血氣方剛到垂垂...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