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民俗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3期  作者:姜仁康攝影 李立中文 出版时间:2001-02-10
    关键字: 磨剪刀 破衣裳 糖饼 卖油郎 家乡民俗

    人到暮年更益怀旧,更何况家鄕的民俗风情,君忆否?孩提时出没在街头巷尾的磨刀声,破衣褴衫换糠饼之情景,卖油郎通过铜钱眼灌油的绝技,带来了多少欢乐和温馨,惜已成为历史之陈迹,故在新辟的月湖景区,塑了三座铜雕,特摄下三帧照片,配上打油诗,供鄕长们神游。一、磨剪刀戗薄刀曲里拐弯弄堂深,传来苍老吰喝声;开门捧出刀和剪,轻推细磨亦传情。二、破衣褴衫换糖饼筐装糯米白糖饼,一片清香沁人心;卜郎鼓摇动地曲,放下衣衫把手伸。三、卖油郎注油献绝技铜勺灌注直如线,悠然穿越方孔钱

  • 文章谈寒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2期  作者:陳其新 出版时间:2012-02-10
    关键字: 家乡 寒暄 民俗

    不察,跟着这称称呼,真个令人发噱,丈夫对老婆言应称拙荆,新派些是内人、内子,当然台湾叫「牵手」,也可以。别人称:则是尊夫人或令正,老式的妇人称丈夫是天,现在男女平权已不流行,叫外子较为适当,称拙夫太客气了。子女呢?自己的儿女是犬子、小女,对称人家的才是「令郎」「令嫒」,有些人内外都分不清,胡乱地叫,算那门子礼貌,岂是中华文化?吾家乡还有个小故事,有个贫不聊生的小子,却居在家财万贯的富豪隔邻,平日饭都吃不饱,自觉太寒酸,怎么办?他买了张猪肉皮,挂在门墙旁,每次

  • 文章风木斋随笔 民俗琐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0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13-07-25
    关键字: 随笔 民俗 家乡 叫魂 刮痧

    以前,家鄕有些民俗,起源无从查攷,兹就我曾亲身经历过的,略述数则于后:叫魂这不是招魂,招魂是有人客死他鄕,怕他不能魂归故里,才用的方法。叫魂通常是有人受了惊吓,小孩较多,有时大人也有,不一定受惊,卧病在床,药石罔效,姑妄试之。我娘生病时,请多少郎中,喝了多少苦水,依然不见起色,我祖母就用这方法。夜深人静,用梯子爬上屋檐,就坐在那里,一声声叫唤:「××家来罢!…家来罢!…」声音悲悽,闻之令人心酸!但是命中注定,我娘只能活三十九岁,怎样也叫不回来了。夜啼

  • 文章被淡忘的民俗节日——祭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張迅學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民俗节日 祭灶 家乡风俗 怀念母亲

    「二十三過祭灶,小孩子拍手笑,七八天新年到。」這是故鄕—山西省垣曲縣農曆年前的一首童謠。農業社會,靠天吃飯,認爲處處事事都有神明在保護,在監督。吃飯爲人生首要,所以祭灶神就更爲重要了。因爲時空的變遷,大家都淡忘了。現在就來談談祭灶神的習俗吧!「灶」是俗寫,正寫「竈」字,從穴、從土、從黽,三字重疊而成,形聲兼會意。古竈的構造:是竈門、竈頭、竈陘、竈突等部分而成。竈字結構從「黽」者,「黽」似蛤蟆(大腹)伏蹲之形,上安放大鍋。從「土」是土坯砌成,從「穴」是火焰...

  • 文章拉杂谈家乡话(二)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8期  作者:楊允文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家乡方言 常用片语 民俗文化

    一、最常用的單字、名詞、片語(續)「奶奶」(nä nä)——祖母。「大大」(dä dä)——祖父。「公公」——媳婦對丈夫的父親的稱呼,也有隨丈夫叫「爸爸,爹,爹爹」的。「婆婆」——媳婦對丈夫的母親的稱呼,也有隨丈夫叫「姆媽,媽,媽媽」的。「九筒」——麻皮。「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駡語。「打邊鼓」——從旁「打圓場」。「殺胚」,「殺千刀」,「搶頭刀的」——下流女人慣用的駡人語。「出洋相」——土豹子學時髦,走了樣。「吃癟」——落敗。「黃腔」——帶黃色的粗...

  • 文章兔年雜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高子昂  出版时间:1975-10-02
    关键字: 乡土民俗 《分宜县志》 家乡轶闻

    ㈠鹽引致富有淸一代,吾贛擁有百萬財富者,得三人焉,泰和縣劉百萬、蕭百萬,吉安縣周百萬,淸廷假以公服,以榮其身。劉百萬先爲蕭百萬司會計,及自創業,因善居積,遂與蕭百萬並時以財雄。蕭百萬邑之望族也,世有隱德,人傳其家藏聚寶盆,敎育家蕭遽卽其後人,蕭百萬所治之花園,至爲宏敞,畫棟雕樑,樓台亭榭,蔚爲偉構,中日戰爭之際,江西省政府治公於此,各廳處分布其間,可以想見其弘廓矣。周百萬名孚九,出身寒微,舊居吉安縣永陽鎭力苦樵蘇,其親友勸之往依舅氏,舅原營鹽業於淮陰,至...

  • 文章鄉思摭譚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6期  作者:蕭良飛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家乡风俗 饮食习惯 民俗节日 儿时游戏

    在禮「在禮」或稱「在家禮」,究竟是個什麼名堂?是宗敎?抑或是社團?我不太淸楚,但却由於我的父親是在禮的資深引進師,我跟他在外頭參觀過就是了。我父親不嗜煙、酒,只是吃茶,他有一把康熙年間的瓷茶壺,壺裡結着石卵般的茶垢,由於這些茶垢的存在,就是不放茶葉,只要沖進去白開水(這把寶貝壺,只准用燒開水的大洋鐵壺把開水沖進去,不讓用勺子把大鍋的開水灌進去,是何原因,迄今未明)也會變得黃澄澄的淸香撲鼻,父親平時很珍惜他,除了以茶會友,用來招待在禮的人員外,別人不可以隨...

  • 文章漫談絳州的元宵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吳文蔚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回忆家乡 元宵节 民俗活动 思乡 特色饮食

    東西南北,雖則說是地大物博,想去想來,總不如在家的快活!—節自郁達夫譯施篤謨詩—我首先要讀者原諒的是,莫怪我說我的家鄕—山西緯州樣樣都好,別的不說,單拿今日台灣已進入了工業社會的繁榮景象,以正月十五這個大節氣—元宵節來說,無論熱鬧節目與吃喝,若比起咱們家鄕山西絳州來,眞是差的太多了,這還是說的四十年前的故鄕風貌,若以那時的絳州元宵節景象,變爲現在的話,那就根本連比也無法比啦。故鄕山西絳州的元宵節,一連三天—十四、十五、十六,有的村子甚至延到十七、十八,都...

  • 文章(人文风情)故郷年俗拾零及今昔民俗文化省思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8期  作者:唐承敬 出版时间:2009-01-20
    关键字: 民俗文化 家乡年俗 中华文化

    来到舞演一段时间后,稍事休息,就开始舞狮。舞的时间不会太长,然后由舞狮的人,一人举著狮头,一人抱着狮被,去到主人关六畜的地方,将「狮王老爷」的头伸向猪牢、牛栏、羊圈、鸡笼等,张口三次。因狮为兽中之王,像征吞掉邪魔鬼怪,使六畜平安。然后在「庙灯」之先,去到次一户人家。八、对子花鼓——在家乡有耍蚌精,而无跑旱船。但另有别省所没有的「对子花鼓」。这种「对子花鼓」就是「湖南花鼓戏」的简化浓缩而成,以便于流动表演。主角为一「旦」一「丑」,以锣鼓、唢呐、笛子、二胡等伴奏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0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4-08-10
    关键字: 家乡方言 扬州民俗 尖底坛子 癞皮 邪刚陆调

    子、譏評「吾鄕方言」已經寫到第九篇,內容也已寫了十節。原擬只就食、衣、住、用,方面各寫一點,不想越寫越多,越扯越長。在臺灣,瞭解方言的人已經不多,即使來自大陸,年紀稍大,或者離鄕日久,或者早已遺忘,一旦看了我這方言,引起回憶,懷鄕之悄,不禁油然而■。因此,忘不了復國,忘不了還鄕,這或許有點作用。所以我還繼續地寫下去,對與不對,還請鄕先進們指教!由「甲」到「癸」,天千用完,現在再從地支開始,過去每節只寫十則,以後不加限制,或多或少,較有伸縮,可以取捨。上篇...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