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公益建设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兩岸搭鵲橋 喜事望牽成

    来源期刊:《桐廬鄉訊》 第2期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喻逵 家乡公益建设 两岸婚姻

    本刊报导)同鄕会监事喩逵先生,曾是本会前身——桐庐联谊会时期的总干事,也是当初发起同鄕组织掬心尽力的人士之一。为人热诚坦纯,急公好义,而为同鄕所知晓。近年来曾七度返鄕,并多次捐助当地公益建设,囘馈鄕梓。七十九年间,会集在台沈氏宗亲共同捐资,配合本地条件,建造了自霄灏里村至桐瑶公路间长一千二百公尺的连接道路;去(八十一)年又捐造了自唐王岭村至九凤公路间长八百公尺的连接道路,如此造福地方,行人无不感惠,广有口碑。而近时以来,喩逵夫妇又兴起了一股促成两岸婚姻

  • 文章朱尚威将军倡办家乡公益事业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朱尚威 家乡公益 家乡建设 人物事略

    朱尚威将军光德地灵毓杰雄,将星闪耀傲苍穷。建功立业鸿猷展,义举仁风福利丰。儒雅温文普润惠,乡亲黎庶尽欢容。关怀桑梓爱心献,日月双辉庆大同。「朱翁布德泽,光德生光辉」。这是「山中山」大埔县老百姓对旅台北乡贤朱尚威将军热心倡办家乡公益事业的赞歌。朱尚威将军已逾八秩高寿,广东大埔县光德镇上磜村人,幼年家贫,五岁丧父,靠母亲勤劳俭朴,操持家计,生活窘迫使他小学尚未毕业便辍学,只好到瓷厂打短工,尝尽艰辛;少时的艰难困苦,磨砺造就了他坚毅俭朴、宽厚仁慈、儒雅谦逊

  • 文章孫中山的摯友—徐統雄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徐新元 謝如劍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徐统雄 辛亥革命 家乡公益 兴建家乡 文教建设

    奉安大典后,被遴选为中央侨务委员任期达十余年之久。廉洁奉公 献身报国徐统雄「身在曹营心在汉」,对故国家园萦牵梦绕。一九二五年他曾一度返回桑梓看望家乡父老乡亲,沿途受到地方团体和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当地中小学校还恭请徐统雄到校作「革新图强,振兴华夏」的演说。一九二九年,孙中山逝世后,徐统雄为了纪念孙中山一九一八年动员援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之事赴三河之行,遂筹集资金,在三河汇城翁万达墓石坊内,兴建「孙中山纪念堂」和「中山公园」以表达对孙中山的深切怀念。建好后的中山公园

  • 文章我所崇敬的梁君新將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0期  作者:梁崇湖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梁君新 人物史略 家乡建设 公益捐建

    建设,关爱家鄕父老鄕亲的炽烈眞情。对今晚前来参加宴会的市府领导们表示眞诚的祝福,对台办先生们热情周到的接待安排表示万分感谢。将军的讲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深为感动。而我作为将军的同宗后辈,更为之自豪而与有荣焉!我与将军同是瑞金梅岗人。将军在四〇年代就离开家鄕去了台湾。现在有缘见到,主要是由我爱人的同学杨晓苍先生从中穿针引线,鼎力促成的结果。杨先生是南昌成新农场中学教师,出版了不少作品,是一个做学问的优秀老师,杨先生的父亲也在台湾,杨先生赴台探亲时就认识了将军

  • 文章故鄉情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乡亲捐资 家乡教育 捐资建设 公益事业

    珍女士,近年来先后慷慨捐资二百多万元,兴办了“上 小学”等数项公益事业。“尙威学校”为朱尙威先生捐资十一万五千元兴建,“吴秀珍福利院”总投资五十多万元,其中吴秀珍女士捐资二十六万元。(淡阳 增城)罗新权捐建枫朗勤石小学最近,由大埔县枫朗鎭旅外侨胞罗新权捐资四十多万元兴建的该鎭芹彩洋村勤石小学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解决了该鎭一百多名适龄儿童上学困难的问题。(何建尉 何凯涛)卓济民捐资改造西河公路大埔县西河缜鎭八十多岁高龄的旅外侨领卓济民先生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最近

  • 文章七次返鄉的回顧

    来源期刊:《桐盧鄉訊》 第3期  作者:喻逵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返乡 探亲 家乡建设 公益事业

    棉薄,作出能力范围内的贡献。而首要着眼于「民生」为重,有关改善「行」方面的公益建设。乃先于七九年间协助整建本村霄灏里至桐瑶公路的连接道路,舖筑水泥路面长一千二百公尺,驻村办理一三二天而成,联合在台沈氏家门,共同捐资约人民币八万元。复于八一年间协助整建唐王岭村至桐联主道间的连接道路,舖设水泥路面,长八百公尺,及含建桥梁一座,捐资约人民币三万元。由于这两条连接道路的协建完成,大大改善两个村子对外交通上「行」的方便。自然赢得村民热烈的感激回应,几乎半数以上的村民

  • 文章溫州華僑貢獻多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作者:溫言青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温州 华侨 家乡建设 投资 教育 公益事业

    捐资四十万元创办温州市少年美术学校。各县(市、区)海外华侨华人还赞助家乡修建中小学,增设教学设备。四、资助家乡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各县(区)海外华侨华人资助家乡兴建机场铁路、道路、桥梁、自来水厂等公益事业,造福温州人民。温州旅美华侨华人购买行李车一百辆,赠给温州机场;温州旅居意、法、荷、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华侨华人,捐资九十余万元人民币,帮助金温铁路建设;永嘉、乐清、瑞安、文成、平阳、苍南等县(市)旅海外华侨华人,或集资、或个人捐资,为家乡兴建水泥路、桥梁、凉亭

  • 文章身在異鄉 情牽故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黎明華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同乡事略 家乡公益 建设捐资 兴修设施 旅台同乡

    在今年汎期来临之前,由大庾籍台胞邓永飞捐资八万多元人民币修筑的池江鎭长江村洋口护河堤,正式交付使用。这是大庾县旅台同鄕热心家鄕公益事业建设的又一力作。据统计,至今年四月底,全县已有一百多名旅台同鄕捐款一二五万元人民币,用于筑堤修路、建校兴医,文化厅室等建设达二十多件。近几年来,该县每年有近两百名台胞返鄕探亲访友。趁此契机,县里每年在重大传统节日期间,都要组织他们召开座谈会、联谊会,向他们介绍县里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还安排他们参观重点工程

  • 文章「架上金盆」放金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家乡公益 科技兴农 水利交通 兴学育才 捐资建设

    大埔县洲瑞镇位于县城西南部,周围群山环抱,林木映翠,地形有金盆状,古有「来上金盆」之称。长期以来,当地一万六千多人口,耕耘著八〇九六亩土地,过著半农半工(瓷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洲瑞的大地,面貌焕然一新。二十年来,旅外侨胞情系家山,热心桑梓建设,捐资总额达千万元人民币,对文教、民生、交通、老人会等作出了贡献。如旅外乡贤余达水先生近年来惠捐五十多万元发展公益福利事业外,又投资一百万元发展白水磜果林场达五百多亩。洲瑞镇以科技兴农,发展

  • 文章家鄕現況剪影(一九九六年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大埔现状 交通水利建设 特色村镇 家乡资讯 捐资公益

    「大埔乡讯」编印精美,报导乡情,简明扼要,发行海内外乡侨,广受欢迎,此刊并非人人可得,欲知家乡事,还是苦无讯,特摘其要,以飨旅外乡亲。—编者—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