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地区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苦笋 野生山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粤东客家地区 苦笋 地方风物 营养价值 医疗功用

    在客家中,有一异常美味的「苦笋煲」却鲜为人知。而今成为客家旅游宴请亲朋享口福的名菜。在粤东客家地区尤其大埔县的山林较适合苦笋的生长。每年春天,在小雨淅沥的时候,苦笋就破土而出,茁庄成长。雨过天晴,村民们就上山掰苦笋。一般的苦笋只有大拇指大,去壳,笋肉雪白鲜嫩,用开水烫过后泡浸在水中。把笋肉成长条形或原条放进瓦煲内,再配以五花猪肉、咸菜、香菇等作料,先明火煮滚后,再文火慢煲。此种苦笋煲,初尝有点味苦,细嚼时,香味四溢,满口生甘,咽肚后,再回味,则感到甘甜

  • 文章家鄕掌故雜鈔

    来源期刊:《臺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3期  作者:李碧廉  出版时间:1989-02-12
    关键字: 家乡掌故 客家地区由来 梅县 梅花 山歌

    如加调整,一取上联,一取下联,拼成一副,则可获第一,分成两副,则无可取也。」温君亦深以为然。其调整后之联是:梅水架长虹,不用祖龙鞭石,江山留胜蹟,且看司马题桥。此一征联掌故,原鄕恐已无人知悉,唯旅台鄕贤凌演征敎授一人知之,因其民国卅四年执敎梅西中学,同寅姚天佑先生亲闻于温氏而转告凌敎授者。当年温氏遗珠之憾,今蒙凌敎授公之于世,人以「联」传,亦云幸矣。客属地名漫诨客家地区地名繁多,其取名方式大致如下:一、以地形地势取名:高山有如屛障的地方叫嶂;如铁山嶂,九龙

  • 文章客家兒歌淺說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8期  作者:賴羽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客家儿歌 民俗文学 客家地区文化 儿歌辑录

    民歌、山歌、儿歌,均是能够强烈地折射客家地区习俗浓厚特色的三种民间文学,大多数没有作文字记载,而是依靠口头传授的方式,一代一代地把它流传下来。五句落板的民歌,主要用来叙事状物和说唱历史上典型人物的故事,多数属于民间说唱艺人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四句格式山歌,主要作为青年男女之间,用来抒发感情和倾诉爱情传递爱情的一种方式。儿歌则是长辈们利用生活环境周围所熟悉的事物中,在其互相关联及其发展所衍生出来的各种有趣迷人的情节,编织出一个个美丽动人又带着神秘玄奥色彩

  • 文章鄕村市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詹邦畿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乡村市集 客家地区 风土习俗 民间文化 农村社会

    作者廣春樓主,名作家,虎中校友,文筆流暢,冠冕士林,學海探驤,笑傲煙霞,新巨著八十自述,近將付梓,特將其中第三篇,「鄉村市集」賜刊,文述饒平,實揚客族風釆,對客家人的齦苦生活化成濃濃的鄉土情懷,細讀咀嚼回味無窮!一編者

  • 文章客家地区的妈祖庙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客家地区 妈祖庙 海神信仰 民俗信仰 台湾民宿

    妈祖起于湄州,闽人徙潮信仰随之,潮盐北运闽赣,沿韩江、汀江,天后神佑进入客家地区,拜妈祖不单是庇佑水国。台湾人拜妈祖,怀故土,也认为是故土祖先的神灵。

  • 文章广东五华客家源流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江達材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客家源流 分布地区 迁徙过程

    他政治原因,客家人又陆续迁往海南、台湾和南洋群岛等地。这些至今仍保留较古汉语方言和保守古代中原汉族风俗习惯的汉民,就是今天散居我国南方各省及世界各地的"客家人"。这就是"客家人"的由来。目前"客家人"分别定固于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台湾等十多省区的二百多个县、市,以及迁居香港、澳门和海外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毛里求斯、文莱、留尼旺、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五大洲,总人口约近一亿人。

  • 文章客家人与客家民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1期  作者:陳建中 出版时间:1979-11-25
    关键字: 客家人 客家民歌 客家文化 地区民间习俗

    台北市约占四十万),以及分居在海外各地区者,约达七百余万人。一千六百年来,客家人披荆斩棘、艰苦卓绝,写下了客家人血泪纵横的奋斗史。在音乐方面,虽然未能完整地保存古代宫庭之乐,却保存传下了许多极富古韵的「山歌」。客家环境因为长期经过了农业生活形态,故至今仍能保持些属于自己特有的民歌,而其中以广东梅县松口山歌最为出名。就台湾客家山歌而言,北部与南部已有相当的差异,两百年来,北部客家山歌已变得比较婉转缠绵,而南部则较开朗豪放,似较保留中原山歌的韵味。在高唱复兴

  • 文章贛南客家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王綽中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赣南地区 客家文化 客家人 南迁历史 山歌文化

    贛州市十九個縣區百分之九十都是客族,人口七百萬,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落,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世界第十九屆懇親大會在贛州市舉行。

  • 文章粵東潮客兩種文化特徵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粤东地区 潮州文化 客家文化 文化特征 文化表现

    的凝聚力是汉族其他群体难以比拟的。这种高度凝聚力必定会产生强烈的排他性。一般来说,只有排他,才能保住自己的根。潮人爱国,尤重乡情,对故土极为眷恋。「万里穿玄燕,归巢恋旧枝,家乡甜水井,何处不相思」。潮人也对自己的母体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潮人虽排他,但对在潮汕地区做了一些好事的外地官员却极为崇敬。如唐朝的韩愈,刺史潮州才八个月,为百姓做了几件好事,潮人对他的尊崇已达到「赢得山河皆姓韩」的地步。客家文化与潮人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且是与潮人文化可相媲美的一种群体文化

  • 文章台灣與河洛文化之淵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4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河洛地区 研讨会 闽南方言 客家方言 中原文化

    观点及历史比较方法,闽南方言与客家的两种方言原是同根生,相去并不远。二〇〇〇年在厦门大学召开「海峡」两岸闽南方言研讨会,有学者提出,把台湾话(指闽南方言)文字化、画面化,台湾近八年间,曾粗糙的试验这一方案之可行性,结果未如预期之理想。河洛地区范围之界定所谓河洛地区应是指黄河和洛水相交汇处之广大境域,若更具体明白的界说,「即指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颍,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朱绍候着,,见《文史知识》一九九四年三期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