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宗祠祭祀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嶺南特稿)清明省思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07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清明节 人生感悟 宗祠祭祀 民族扫墓节

    并且明定是日为中华民族扫墓节。政府播迁来台迄今,每年都举行遥祭黄陵措施。我国社会组织,以宗族家庭为基础,故此特别重视祖先宗祠祭祀。在扫墓时,不单要求祭品丰盛,应勿忘记先人教诲,及对后者期盼。做子女的,要孝行及时,以免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更不应该违法不肖,以致「气死老子摆山拜」。清明二字,又可以容为:天下太平,政治安定。为公仆者,应摒弃虚假作风,勤政爱民,政治修明,社会才有安和乐利国家安定。为民者,应念念不忘我是中国人,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有锦绣河山

  • 文章吳孔章孝思不匱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7期  出版时间:2000-09-30
    关键字: 吴孔章 吴氏宗祠 祭祀

    旅居台湾屏东乡亲吴孔章九月十日带着他的长子孟麟夫妇,回到福州西园老家在吴氏宗祠举行祭相。祭祀后招待西园当地父老、福州同学、台湾朋友午餐。吴姓族长吴泰熙先生、同学陈竹曦、好友程法望都即席说话,称赞吴孔章先生敬恭桑梓,孝思不匮。吴氏宗祠在福州火车站背面山丘之上,祠堂正厅悬挂『为国捐躯』牌匾一面,上款:吴胥魂烈士奉准入祀忠列祠,下款:民国十七年萨镇冰题、闽侯县长欧阳英立。是褒扬吴孔章先生的祖父吴胥魂乡先贤献身国民革命壮烈牺牲。与会人士杨宪痕、林友锡等同申肃敬

  • 文章(我的回憶錄)耄耋之年憶往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32期  作者:孫德華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童年 孙氏宗祠 祭祀祖先 思乡之情

    时,或者过春节时,到西门外望京桥郎官第旁边孙氏宗祠里去参拜祖先。四、五岁起,父亲手拉着我的小手,从中山公园后面大桥街出发,经过中山公园,鼓楼前转弯,经过升阳泰一言堂天宁寺一直到西门外,就到了望京桥,转弯就到了我们孙氏宗祠,跟着父亲去祭祀祖先,我只记得八个字的辈份排行而已,「惟震世德,克大家光」。那时我们族长太公是惟灼,太公在西门外开一家棉被店。我先父去世后,我在清明节时,又曾去族长太公家里去吃饭,并拿回来吉饼回家,我还记得那一天清明节还下些小雪纷飞呢!因为我们

  • 文章(故园近貌)丁氏宗祠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6期  作者:丁望偉 出版时间:2007-02-15
    关键字: 丁氏宗祠 祭祀祖先 自然风光

    我始祖南仲公于唐庄宗同光二年,奉旨迁来宁鄕停钟桥落叶,子孙繁衍,支派分布湘鄕、湘潭各地振延。我族历建宗祠于停钟桥上首观山嘴,支祠数处,延布三邑,各祠均有雄厚祠产,每年春秋隆重主祭。社会变迁,祠产列为无益公产,分予无产农民,厥后私宅改建,宗祠尽皆拆毁。改革开放,国泰民安,正本清源,主权在民,于是族人趁此良机重新祭祀,二十年来轮流主祭,因无固定之所,殊多不便,嗣孙诗强、诗军、国强等向族长提议:七修宗乘竣事,应重建宗祠祭祀祖先。于是族长喜生、诗能发动族人,先

  • 文章同安古建築之美

    来源期刊:《同安》 第57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1996-11-01
    关键字: 同安宗祠 传统古建筑 古香古色 象征吉祥忠孝 环境介绍 用礼有节 祭祀有度

    祠堂又名宗庙,本地俗称「祖屋」,它是我国传统的古建筑之一,和庙寺既有相关类似的地方又有一定区别,它的装饰是我国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的组成部份,是前人工艺技巧伟大创举,它的雕刻、堆贴、图画、装饰都富有特殊的含意,即祝贺吉祥,宣扬忠孝,表彰节义,诗礼传家。世泽绵长。祠堂是各姓氏宗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古今注」说:「庙,貌也,所以仿先人之形象也」,「释名」亦谓「先祖形貌所在,那么入宗祠祭祖之意义,在于「入庙思敬之意焉」。一般分为家庙、宗祠、小宗等。本地祠堂兴建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