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生回忆共返回4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松柏常青師恩難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張寶慶  出版时间:1988-03-30
    关键字: 刘锡公 感念师恩 学生回忆

    恭贺刘委员锡公校长,九秩华诞,兼述曩昔我在河南新心大河两校读书的生活片段—像大海中的浪峰,又像天空中的浮云,时序的列车不断的前进,把如梦如幻的回忆追至四十五年(民国卅二年)前,我在本鄕(崇仁)笃志中心国校毕业的秋天,那时家姊玉珍堂兄复来就读遗爱中学,希望我前去就读,但崇仁中学又设立在本鄕距家较近,究竟进入那一所中学就读呢?一时难予取舍,正在考虑时,忽接表弟缪凤岐从北关庄新心中学来信,函介该校在刘董事长领导下,师资优良,校务蒸蒸日上,学生升学率高前途可卜

  • 文章杨其铣的奋斗与成就——从流亡学生到大学校长——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王國璋  出版时间:1998-09-20
    关键字: 杨其铣 流亡学生 往事回忆

    的政府,曾任参谋总长也不寻常呢?彼此相视而笑。笔者回忆其铣兄在东吴大学之成就,除知遇和才干之外,他成功的另一个条件是山东人的「忠诚」和「勤俭」的文化与行为。他有山东人的干劲,又有南方人的聪明,而且仪表又好,所以先母住东吴宿舍时,他去看她,走后先母称他是山东美男子。他二十二中老同学姜增发先生吿我:「其铣在二十二中时就是优秀的学生,才华出众,唱京戏,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都是他。」他不仅对端木校长忠诚如一,绝不陨越,而且对他岳母,比他夫人还孝顺,可谓是一位忠孝两全

  • 文章流亡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王志勛  出版时间:2000-09-20
    关键字: 流亡学生 人物回忆 洞尾村

    一个深秋的北方,草木凋零季节,早晨灰濛濛的天空,似乎飘着些微雪也或是霜,母亲站立在穆庄西门外的一块草坡上,枯黄草皮蒙上一层薄薄的白霜,看着她的儿女夹杂在那一群(流亡)学生蜿蜒里多路长队伍中,行走在这条黄土路上,这条路西的程庄,正是峄县立县中学,也是不久前自县城迁移来此,都相信运河南安全,运河为天然屛障,又有驻军防守,因此我家已在一年前,由运河北展转逃难来到,与程庄仅一路之隔的穆庄。这群男女学生将近千人,响亮的哨音,整齐的步伐,当时的心情像是有「远足」般

  • 文章江蘇軍訓憶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劉君常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高中学生 军训 回忆

    阅近期中外杂志:「忆上海学生军训」及「女生军训话当年」读之既亲切又温馨,不禁回忆起民国二十四年参加江苏省第一届高中学生集中军训之种种。特搜索枯肠,掀起久涸之脑海。简要记述以助当年受训者之回忆,供当今靑年朋友之参考。惟时隔几达半个世纪,记忆不确在所难免,尙望识者赐予指正。全国统一,励精图治民国十七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全国统一,在当时的北伐军总司令后来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蒋公中正的英明领导下,军民团结,上下一心,励精图治,埋头建设,迈向建国强国的康庄大道

  • 文章憶宋崔二校長並略談鐵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趙建修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胶济铁路中学 往事回忆 学生时代回忆

    其父任靑岛车站站长)铁中以招收铁路员工子弟为原则。因其设备完善,师资特好。环境安静,升学率高,外界学生向往者众。虽可报考,但录取可能几等于零。不得不谋托同姓之供职铁路亲友冒充之,幸当年无户籍记载也。我之「假父」为平度赵德亮先生,任职四方铁路机厂,致我初中毕业证书籍贯为平度。八月二十五日注册报到,正式开学上课,以年龄编级,我被编入七级丙班。因早年敎育未如今日之发达,况又兵连祸结,求学甚难「按部就班」,尤多先读私塾,再进学堂,高小毕业已及冠矣!我以十四周岁之稚龄

  • 文章回首來時路,常懷感恩心(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冉亦文  出版时间:1998-09-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山东流亡学生 日记

    前言「山东流亡学校史」的出版,不仅成为「山东文献」的重要史料,对于山东同鄕,身历其境的流亡学生,甚至于关心此事的人,都是很大的安慰与鼓励。尤其意想不到的成果,恩师王校长志信先生因为编辑此书,历时经年的辛劳,身体却变得更健壮,精神更旺盛了。校长决定进一步筹编「山东流亡学生史」,并指定我将个人经历撰稿一篇。我多年从事技术行业,很少写文章,何况将近五十年的陈年往事,记得的已经有限,要写成一篇有系统的回忆录,实非易事。但是,当我想到:我们一家六口,包括我自己姐弟

  • 文章法官的一生(十)——山东流亡学生的辛酸与成长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2000-12-20
    关键字: 流亡学生 人物回忆 法官 大事记

    年(民国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上午三时五十八分(农历丁卯年十月初一丑时),我长女出生在台北市内江街八十九号台湾省立台北高级职业学校(现为台北市妇幼专科学校)妇幼卫生中心,该中心为在校学生及毕业学生所组成,服务慇勤周到,为各界所称许。内人自当年二月间怀孕,即常去该院作产前检查,情况良好,十一月十六日夜晩上十一时感觉腹痛,我看样子与雷屛产前情形相似,即雇三轮车与内人同去医院,因床位已满,只得暂住候产室,找医师检查,小孩可能于当夜二时出世,秋惠以长子雷屛生产时颇费气力

  • 文章另一批山东流亡学生的前尘往事忆述(四)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2001-09-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流亡学生 实习生活

    烦恼。遂凭栏观览江景,但见烟雨濛濛,江景如画,一时诗兴大发,乃吟咏助兴。当我写日记时,已引起中大女生的好奇。认为大兵能写日记,已够意外的了;及闻我临江吟咏,更觉不可思议。有人好奇,竟趋前偷视;见我刚成的七律,大加欣赏,赞不绝口。我则谦称:「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于是吸引了其他女生纷来聚观,莫不击掌赞誉。于是我乃乘机作自我介绍:我非一般军人,乃中央警校正科的毕业学生。所习者与贵校的法律系相同。所差别的,我们是文武双修,在武事方面,则就胜过你们了。因取所携机枪

  • 文章遼寧法庫私立平治學校簡史(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彭椿年 出版时间:1982-05-01
    关键字: 法库私立平治学校 校史 学生 人物回忆

    老师尽量担任所能敎授之科目,余不得已曾担任初中国文英文高中数学历史等科目。大陆变色,迁校海南岛,借住东山鄕某家祠内。校长邀聘余为敎务主任。当时无处购买敎科书,勉强上课。余乃集各年级学生于一大庙内,全凭记忆讲述唐史及白居易长恨歌等,学生听受与笔记,颇有兴趣。大陆撤退,学校停办,师生解散,余系天主敎徒,在广东时,礼拜日常到香港,参加宗敎仪礼「望弥撒」,人事较熟,乃留居香港。回忆在东北大学读书时,敎授周书舲(名传儒)先生,讲授国文,敎学热心,谈吐风趣,批改

  • 文章遼寧省立師專憶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劉勝超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辽宁省立师专 校史 往事回忆 教师 学生

    有马士韩、许俊哲(已故)范振民(已故)英文科有姚彭龄、范占元、刘胜超。体育美术科有马白水、修广翰、张一奎、侯玉格(已故)。除侯玉格转职任海军政治部主任,修广翰变成豪杰裁缝,祺袍专家外,都坚守敎育报国初衷,在中等学校或大专院校敎书。余离开母校,奔波各地已五十有二年头,愿略述辽宁师专当年情形,回忆学生时代生活。一、学校环境—学校于沈阳市小南门外,校门在黉学胡同,后面临靠南门大马路,敎室外车声隆隆,人集喧嚣,并不是个宁静理想地方。校园内仅有两层砖造楼房三栋,作敎室

共44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