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校共返回15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州的日本学校

    来源期刊:《闽聲》 第12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学校 校舍 本科 福州东瀛学校

    抗战之前,福州有两所日本人设立的学校。一所是专供留榕日本人子弟入学的「福州日本小学校」。它是明治四十三年(民前二年)间,由「日本居留民会」创立的。借台湾银行福州支店的房屋为校舍,初称「存爱小学校」。翌年改称「福州寻常小学校」。民国十年又改名「福州日本小学校」。并增设高等科。十二年在南台仓前山建筑校舍,始具规模,受台湾总督府的补助津贴。另外一所是台湾籍民子弟的敎育机关。初名「东瀛学堂」,设立于民前四年。至民国四年,「福州台湾公会」成立,遂改称「福州东瀛学校

  • 文章九十憶往(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王立哉  出版时间:1986-06-20
    关键字: 北伐 軍事政治學校

    官兵思想训练,监督军中生活行动,使成为有思想、有主义、国家化的精良部队。时军党代表朱德,政治部主任朱克淸,均系共产党徒,有关人事升迁调补自会把握机会,尽量介绍共产党员参加,或吸收军中动摇分子为其利用。朱军长系一忠厚长者,只见其笑脸逢迎,未察其心里藏刀。于是党军大权,无形中均落入共产党之手。操纵蒙骗,挑拨分化,无所不用其极。余曾婉转向朱军长进言,加以防范。只以职微位卑,未得朱之重视。余在忧愤之余,遂请假至武汉,投考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经录取后,即辞去第三军之

  • 文章「八千子弟到江南」讀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王克孝  出版时间:1988-12-20
    关键字: 学校内迁 抗日战争 学生

    读山东文献十二卷四期,陈鄕长子雷先生大作:「八千子弟到江南」及十三卷三期:「南国血书——续八千子弟到江南」;始知陈鄕长乃是山东流亡学生的再造大恩人与恩师。笔者忝为山东流亡学生的一分子,谨在此致敬!提起抗战、戡乱期间的流亡学校师生那段艰苦岁月,实难令人忘怀。其中在物质生活方面虽然艰苦,但由于师生均生活在一起,同甘共苦,老师对同学均关怀毕致。对同学来说:师生之间,自校长以下全体老师均系身兼严师与慈母的双重任务。故同学们在读书与精神方面,均是奋发向上,乐观奋鬪

  • 文章創會理事長曾文墨先生簡介

    来源期刊:《同安》 第65期  作者:童祖文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曾文墨 陈嘉庚 同安公学校

    创会理事长曾文墨先生,字耕烟,世居城厢镇双圳头,父曾仁日先生在松柏街经商,为人诚挚,忠厚朴实。其德配叶玉英女士,久司木铎,桃李满城。相夫教子,族里咸钦。曾乡长毕业集美高师,先任陈嘉庚先生创办之同安公学校校长,经任中国国民党同安县党部书记长,宣扬党义,不遗余力。抗战期间,临危受命,担任莲盐接运处主任,抢运前线莲河盐场食盐,转运大后方供应军糈民食,任重道远,备极辛劳。后任漳州盐务局局长,调节供输,应付裕如。抗战胜利后,接任厦门市电灯公司总经理。及至大陆政局

  • 文章(專載)我來臺灣的第一年(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0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阮毅成 回忆 学校 码头 法学 教授

    也。我本思于船出吴淞口时,一眺我母校中国公学校址。惟船行过速,转瞬即已出海。即濒海之砲台湾车站与旅馆,及寳山县县城,为我昔年常到之地者,亦未见及。在船上遇王雪艇(世杰)、李超英、石志泉、许孝炎、蒋匀田、吴南轩、陶桂林诸君,皆系全家避难赴台者。在船行以前,固皆彼此不知会有同舟之雅。各人均不谈时局,只相互寒暄而已。在餐厅午餐后,忽不见大仁儿,至为焦急。后见室角有多人围立,趋前视之,则大仁方坐于沙发上,大讲故事,听者皆津津有味,时方八岁也。下午六时,过温州洋面

  • 文章想起寧波小時候(十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8期  作者:袁嗣華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故乡 学校 教育 回忆 效实中学

    求学的是观音庄小学。宁波沦陷后,我们囘到圣旨亭故居,这时宁波的各级学校,情况都很不稳定,多半为日方或伪方所控制网罗。父亲几经考虑,决定必须选择一个政治色彩较淡的,不受日方或伪方所控制的学校,让我专心求学。乃于二十八年秋,把我送入圣公会三一敎会中学就读秋季班一年级,因三一中学是英国人办的,当时日本与英美尙未正式开战。三一中学内,读书环境比较安定静宓,师资也比较整齐,可见父亲是如何苦心地为我着想,替我安排。我在三一中学里读了两年半,到了三十年十二月,时我年十三岁

  • 文章浙大今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7期  作者:宋晞 出版时间:1982-07-06
    关键字: 浙江大学 历史 学校 教育 演变

    不朽者,为陈布雷、邵元冲两先生;文坛健者,当推邵飘萍、沈尔昌、莫善诚、陈闳慧诸先生。其他如何炳松先生以史学名,李垕身先生以工程名,周大昕先生以数学名,程远帆先生以财政名,郑宗海先生以敎育名,赵廷炳先生以化学名,马孟容、公愚昆仲以书画名。类此者不胜枚擧。」([2])担任浙江高等学校最后一任校长的陈大齐先生,亦为求是高等之校友。民国十六年七月十五日第三中山大学成立,当时实行大学区制,中央任命蒋梦麟为校长,校址设于浙江高等学校旧址。十七年四月一日,改名为浙江大学

  • 文章祝 庭芳先生長春不老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6期  作者:余學海 出版时间:1985-04-03
    关键字: 逝世 抗日战争 台北 警察学校

    是很自然的在会后,接受了一九三师同事们的好意,而被介绍认识了庭芳先生。我们谈话时间很短,内容很简单,而庭芳先生所留给我的亲切、诚恳、从容的印象,却非常深刻。抗战胜利后,我转业警政,在中央警官学校受训结业后,原留校任职,因为得悉庭芳先生任河南警务处长,颇为高兴,乃申请随同结业同学分发囘河南服务,有幸直接追随庭芳先生。而庭芳先生对我之囘省服务,也特表欢迎,先派我担任警务处视察,嗣后警察训练所改制为警察学校,乃派我以代理校长身份,代其主持河南警校校务。当时

  • 文章国立童子军师范学校生活之回顾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5期  作者:趙奠夏 出版时间:2012-10-10
    关键字: 国立童子军师范学校 往事回忆 学校生活

    文◎赵奠夏顷读《湖北文献》第一八三期内载「中国童子军在武汉诞生百年」一文,以一个就读位于武昌市「国立童子军师范学校」学生的我,展读之余,不胜兴奋之至,乃将六十年前之在校生活,立即振笔直书于后。在抗战胜利后之次年,亦即民国三十五(一九四六)年夏,我毕业于位于湖北省松滋县磨盘洲之「湖北省江陵县立初级中学第一分校」(校长萧伯勤先生),乃即返乡东下,住于武昌市粮道街某旅馆,准备投考公立高中、高师,适有「国立童子军师范学校」(校长严家麟博士)在招生,乃立即从粮道街

  • 文章山东省立临时职业学校的囘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吳鴻海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山东省立临时职业学校 流亡生活 学校历史

    逃出,奔向政府管辖的后方。其中一部分逃到皖北,投靠省政府。这时的省政府,寄人篱下,已是困难万分,但眼见自己省内忠贞爱国子弟的到来,又那能袖手不管呢?!因此就创立了几所流亡学校,临时收容安置他们。计有政治学院、两所临时中学、两所临时师范、一所临时职业学校和一所小学。总算给这些历尽千辛万苦、冒险逃出沦陷区、愿意追随政府的爱国靑少年们,解决了读书的问题,也找到了栖身的地方。这在那批流亡学生们是终生不会忘记的!也永远感激政府的!山东省立临时职业学校,设于阜阳县的倪老

共156条记录 1/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