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校学生共返回4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們只有一個中國」浦東子弟的文與畫

    来源期刊:《浦東》 69、70  作者:浦之光 出版时间:1992-09-30
    关键字: 同乡会 征文比赛 征画比赛 学校学生 颁奖典礼

    台北讲义杂志与上海新民晚报合办「我们只有一个中国」海峡两岸征文征画比赛,台湾和大陆中小学生参加者十分踊跃。评审结果已经揭晓。大陆得奖者有多位系浦东地区学校学生。征画部分:上海金山县实验小学学生张恒荣获第二名;其他佳作有上海松江县实验小学洪申;上海杨浦区双阳路小学梁成业;上海金山县罗星中学沈璐劼;上海金山县实验小学刘伟烔等。征文部分:上海大同中学邰文浩荣膺第一名杨浦区五角场小学五年级胡睦荣膺第三名,上海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三年级张潇蓝、上海杨浦区敦化路小学

  • 文章「八千子弟到江南」讀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王克孝  出版时间:1988-12-20
    关键字: 学校内迁 抗日战争 学生

    读山东文献十二卷四期,陈鄕长子雷先生大作:「八千子弟到江南」及十三卷三期:「南国血书——续八千子弟到江南」;始知陈鄕长乃是山东流亡学生的再造大恩人与恩师。笔者忝为山东流亡学生的一分子,谨在此致敬!提起抗战、戡乱期间的流亡学校师生那段艰苦岁月,实难令人忘怀。其中在物质生活方面虽然艰苦,但由于师生均生活在一起,同甘共苦,老师对同学均关怀毕致。对同学来说:师生之间,自校长以下全体老师均系身兼严师与慈母的双重任务。故同学们在读书与精神方面,均是奋发向上,乐观奋鬪

  • 文章我邑省立二工出身的人士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53期  出版时间:1975-05-15
    关键字: 江苏 工业学校 学生近况 中华民国

    我苏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系民国三年开办,校址设苏州城内,分设建筑、化工、染织三科。自民国十二年起,改名省立第二工业专门学校,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将江苏改为第四中山大学区,旋改为江苏大学区,未几,改江苏大学为中央大学,将江苏法政专门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省立第一二工专、第一二农专、省立商业专门学校、省立医学专门学校,并入相当院级。在第二甲种工业时代,我邑在校就读者,有吴 振、韩文起、黄彝、虞学熙、康福生、顾森、吴文华等七人,在工专时代,有姜荣林,分述

  • 文章澎湖防衞司令部子弟学校命名经过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王志信 出版时间:1988-03-20
    关键字: 澎湖 防衞司令部 子弟學校 命名 流亡學生

    本文作者王志信篤修先生,爲當時該校副校長,校長由司令官李振淸將軍兼任,校務係由王副校長負責。

  • 文章军需学校与桂籍毕业员生槪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5期  作者:馮錦全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军需学校 学生名单 杰出人物

    二、军需学校简史在未提及军需学校桂籍员生梗槪之前,先将军需学校创办经过简史,略述如下:民国元年,临时政府奠都于南京,即奉 孙大总统任命张叙忠氏为首任校长成立军需学校,隶属陆军部,名为「陆军军需学校」,并选定南京复成桥商业学校为校址,由各省选送学生入学。同年三月廿日,举行第一期学生班开训典礼,是为该校正式成立之日。该校成立之后,旋随政府北迁,选定北平煤渣胡同前淸贵胄法政学堂为校舍,保定军需学堂第四期学生倂入之。三年十月受海军之托,附设海军学员班。八年四月附设

  • 文章辽宁法库私立平治学校简史(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彭椿年 出版时间:1982-05-01
    关键字: 法库私立平治学校 校史 学生 人物回忆

    东北大学,毕业后,曾任法库中学敎员,敎学热心,成绩优良。光复后,出任法库县立女子中学校长。战乱之后,整顿校务,颇有成就。16、万静亭同学万静亭同学,法库县人。在母校读书时,忠厚庄重,沉默寡言。离母校后,升入法学专科学校,毕业后,曾任地方法院检察官,痛恶贪汚及扰民官吏,经其检察,提起公诉而受处分者,有行政人员税务人员及警察人员等,正直淸廉人士,对其非常钦佩,受屈而得直之平民,对之更为崇敬。17、王涛同学王涛同学,法库县人。在校时,天眞活泼,能言善辩。学校为训练学生

  • 文章辽宁法库私立平治学校简史(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彭椿年 出版时间:1982-03-01
    关键字: 法库私立平治学校 校史 教师 学生

    工作勤惰,明了学生进步实况。对全校行政,贡献至大。晚间学生自习,有时坐在办公室内,通知学生,自由谈话有任何事务或问题,均可谈论研究学生提出问题,辄为之深入分析,详细解答。讲述旧式军人政客之趣闻轶事,详述事实,幽默风趣,为学生所乐闻。民国十七年暑期传说,学校大学部计画设在沈阳市,内定阎先生为筹备主任,将前往沈阳市办公。但此传说,迄未正式发表与实行。平治学校停办后,阎先生转任法库电灯厂经理,当时电灯厂一切都已就緖,杨公逝世后,又不能按早期计画,兴办工厂,已无扩充

  • 文章訓強寄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張訓強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读后寄语 回忆母校 尚德学校 学生时代 往事追述

    读南欣的美文情系尚德学校话童年,神思飘渺,梦游童年,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特记下我心中的波澜:兴奋、惊诧、难得。当年的娃娃、细佬仔而今的老奶奶老爷爷欣然聚首怎不教人兴奋惊诧?特别是有奋,惠妹自从走出了尚德学校的校门就断了联系,一晃六十余载,渺无音讯,白发苍苍,重逢叙谊,不是极为难得吗?遥想当年,陈巧荣老师导演《凤仪亭》,有奋饰吕布,后由畹璇替演,惠娇饰貂婵,江洪基饰董卓(早逝)训强饰李儒。吕布出剑时的英姿,爆发一阵掌声,一直定格在观众心中,至今记忆犹新

  • 文章縣師廿四年畢業同學統計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44-45  出版时间:1974-09-15
    关键字: 丹阳县立师范学校 毕业学生名单 1935年

    民国二十四年六月,在我邑县立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共有四十人,经过漫长的十四年岁月,到民国三十八年春,经民声日报,加以统计,已经亡故的计有十位:一、病死在家的:张祺、张炳生、陈凤仪、荆魁然,魏树高。二、病殁于军的:吴明海、虞景可。三、抗战殉国的:戴恩溥、潘成章、孙纬华。现在(三十八年)在外埠服务的计十人:一、军警界:蒋秋儒(上海),杭海,(南京)唐玉川(南京)。二、财经界:朱锡麟、荆焕然、唐邦琚。三、文敎界:徐斌(南京),张恒山(上海),陶文灿(武进),荆

  • 文章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張鳳辰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学生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 尊重学生 教育改革 人本思想

    意识的确立,对有损人格的「警察式」被动管理的排斥。第三是学生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对两眼死盯着是否「犯规」的「裁判式」消极管理产生了逆反心理。使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老法不顶用,新法不敢用的困惑。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改善学生管理,这是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面临的急需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二、实践的启示在改革的大潮中,很多学校管理者对学校管理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如:鞍山一中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値日班长轮流制」、「学生

共43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