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子弟教育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贈給故鄕學子的座右銘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01期  作者:徐超材 出版时间:2007-10-10
    关键字: 故乡学子 座右铭 子弟教育

    一)世界上的东西都不永远是自己的,只有学问什么人也抢不去。余数十年来去了许多国家,遇见了不少青田人,大都忙着经商赚钱,不重视子弟教育,非常替他们可惜。多年来我引导儿孙投身教育工作,现在他们执教国内的北大、清华、美国的加州大学,将专业学问传授给年青一代,比赚更多的钱更有益于社会。(二)人生有限,如果见异思迁,四面开花,即使终身都在学习也成不了大器。在讯息爆炸的现代,更应把终身学习集中于一个焦点,才不会迷失于讯息海洋之中,才能使有限的生命升华到无限的境界

  • 文章榮獲長汀旅台同鄉會獎助學金同學芳名錄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0期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品学兼优类 高考成绩优异类 获奖名单 一中在读同学 奖助学金发放 重视家乡子弟教育

    魏芸、上官明禹、刘自琳(以上长汀一中毕业)、丘晓芸(河中毕业)、郭振秋(二中毕业)等共十二人,各得奖助学金伍佰元。另外,长汀一中十位在学同学也获得台北三友提供的每名贰百元奖助学金。他们是:萧成香(女)、林慧(男)、李小华(女)、程善兰(女)、林春华(女)、林玲玲(女)、黎熠彬(男)、叶日辉(男)、王志佳(男)、陈晓英(女)。以上奖助学金由长丁旅台同鄕会理事长郑健鄕长回汀祭祖时,亲自送交长汀一中颁赠,郑理事长表示:旅外鄕亲一向重视家鄕子弟教育,大家会尽力来

  • 文章王修先生创办香港难民子弟学校成功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5期  作者:楊先鐸  出版时间:1975-04-10
    关键字: 王修 香港难民子弟学校 教育

    止,约略统计:总数当在二百万人以上,在这一庞大难民数字中,其适龄入学难童,相信最少也有二十万人,其中有能力受敎育者,究在少数!虽然香港学校很多,但是眞正为贫苦难胞子弟设想,不收学费的,那只有王修先生主办的这一间,谈到这间学校的诞生,还有一页辛酸史,早在民国四十四年秋,王先生住在香港东华医院难民栖留所内,其时一般难胞,谋生尙且不遑,自然对其子女敎育问题,更无法顾及,只好任令嬉游,形同野马,王先生有见及此,乃商请东华医院主席冯锦聪先生,在栖留所内,拨出一角

  • 文章激励在学绩优同鄕子弟本社颁发大专学生奖助学金实况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期  作者:王鈞章  出版时间:1971-04-10
    关键字: 奖助学金 教育 同乡子弟

    后,主席(即本社发行人)致词:略谓:『本社早欲筹募基金,以奖助同鄕淸寒而优秀之在学靑年,曾发动同鄕中之有力人士资助,年来略有表现,玆又得高国洪先生治丧后之遗款,由其哲嗣高仲强君,委由本社代办大专学生助学贷金,又现经退役而在金门各地经商之陈士仪先生,以其双亲沦陷匪区,复每年捐出思亲奖二名,作为大专淸寒优秀子弟奖励之助,高陈二君设置上项奖助学金虽为数不多,但其意义深长,既可鼓舞同鄕优秀杰出靑年安心向学,又可倡导鄕人以余款捐赠作些有价値之社会公益事业,俾使同鄕

  • 文章本会教育奖学金发放完成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十七位子弟获奖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82期  出版时间:2001-08-20
    关键字: 教育奖学金 乡长子弟 伍氏奖学金 陈莱龄奖学金

    纪念奖学金项下核发,不足差额一千元由本会核拨补足。本会教育奖学金虽然金额有限,但均是热心乡长们自动自发的捐献,持续多年不辍,才得以庚续办理,其中那份爱护子弟、鼓励后进的襟怀,更是弥足珍贵。本会教育奖学金暨故乡奖学金荷承热心乡长长期惠捐,集沙成塔,著有绩效,对嘉惠学子,鼓励向学收效宏远,是本会积极推动的重点工作之一。除对本会在台优秀子弟予以奖励外,并自八十二年度开始办理故乡奖、助学金,在故乡代办单位的协助作业下,多年来绩效良好,深受故乡有关单位暨乡长们的重视与好评

  • 文章客家子弟满湘南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2期  作者:林澹如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曾养甫 湘南煤矿局 教育学生 交通建设 客家子弟

    两矿煤层厚度均在六呎上下,都是燃料煤,适合工厂及铁路机关车之用。湘南煤矿局筹备的时候,由养甫先生领衔,矿上负责人为张仁农先生(大埔人)业务负责人为陈碧霖先生(蕉岭人)。矿上除一部份技术人员外,中下级干部多半是来自岭东的客家子弟。我于民国三十年暑假,到湘南煤矿局实习,一到郴县报到,接头的邓以荣先生(丙村人)和招待的关兆达先生(连县人)都是讲「阿姆话」的自家人。所以,到处接头,阿姆话一线过。不必像在水口山,比手划脚讲了半天,只得到这样一句:「何事搞的囉

  • 文章如何爱护培育同鄕子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6期  作者:藍蕚洲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台北大埔同乡会 培育同乡子弟 时代变化 教育意义

    而为淸朝的商务大臣,不但由大富而大贵,还打开了商人位居宰辅的历史纪录。二、何如璋先生  到十三岁还是一个家贫无吿,替人看牛的「牛仔」,后来才跟随姑丈读书,仍然做他姑丈的「火头」,卒之中进士,点翰林,荣膺我国派驻日本的第一任钦差大臣—如现在的驻外大使,以他的学问道德之故,使日本人受宠若惊。三、到了民国有   邹海滨   先生,他小时也是一个穷到无可再穷的子弟,靠自己立志奋斗,为国家为同胞献身革命,成为鼎鼎大名的中华民国开国元勋,创办中山大学历任校长,幷做到

  • 文章黨國元老海濱鄒魯先生革命逸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2期  作者:郭壽華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邹鲁 名贤传记 教育理念 学生子弟 诗文书画

    国家财力,使国民经济无法负担。由于一般敎育界缺乏民族灵魂,「花是外国的香,月亮是外国的圆」。由于各级课程之缺乏实料,和科学科目,职业敎育更未普及。因此,他决心作「敎育改革」,很早就定下「敎育改革计划」计划贯澈他的革命敎育思想。三、邹校长的敎育思想㈠邹校长教育思想之演进民国三十四年春,世界敎育会议没有开,他就集他前后对于敎育的主张,成一小册子,交商务印书馆于三十四年三月出版,名曰:「我对于敎育之今昔意见」,并自为序,以述其对于敎育意见今昔之经过,玆录其文于左

  • 文章給故鄉得奬學生的一封信

    来源期刊:《浦東》 69、70  出版时间:1992-09-30
    关键字: 同乡会 故乡子弟奖学金 经济开发区 高等教育 信件

    亲爱的同学:恭喜你金榜题名,也恭喜你膺选受赠台北市浦东同鄕会故鄕子弟奖学金。台北市浦东同鄕会是旅台浦东同鄕的联谊组织,成立迄今已三十多年,现有会员千余人。以增进同鄕福利,连系同鄕感情为宗旨。我们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和聚会,亲切的鄕音,浓郁的鄕谊,使客中游子,倍感温馨,倍增情愫。我们惟一的遗憾,是海峡两岸的长期隔阂,西望鄕关,无限惆怅,也无限怀念,可喜的是近五年来,屛障松弛了,管道打通了,旅台同鄕正如杜甫的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靑春作伴好还鄕」,欢欣雀踊的到

  • 文章故乡子弟奖学金颁奖访问团 访晤海协会汪道涵会长 畅谈开发浦东振兴敎育

    来源期刊:《浦東》 第74期  出版时间:1993-11-25
    关键字: 故乡子弟 奖学金 浦东教育 访问行程 颁奖金额 颁奖名额

    本会八十二年故乡子弟奖学金,经理监事联席会议商决:组织颁奖访问团、专程返乡,隆重颁发。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