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奏疏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梁同新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梁嘉彬 出版时间:1972-03-31
    关键字: 梁同新 传记资料 奏疏档案

    所取士如湘鄕罗泽南、王鑫,新寗刘岳昭、刘长佑、刘坤一,茶陵谭钟麟,桂阳陈士杰,湘潭黎培敬,皆建勋业,为一代伟人,湘人谓同新能以文相士,称道历久不衰[2]。三十年(一八五〇年),补山东道监察御史,充会试外帘监试官。时盗贼蠭起,两广尤甚,同新上疏言:「窃惟近日盗匪之多,自直隶、山东、河南及江浙两湖等省,刼案迭出,几于无处不然,而最多且甚者,莫如两粤。粤东自英夷滋事后,土匪益无忌惮,陆路则时刼当舖,致广属富商退饷歇业者十居八九,水路则常刼渡船,致东莞石龙民间自设巡

  • 文章黄爵滋奏疏硏究(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期  作者:黃大受 出版时间:1967-02-02
    关键字: 黄爵滋 奏疏 禁烟 外事 海防

    的办法,急转直下,又揭开了新的局面。这篇奏疏,对于淸廷当时禁烟政策,是有决定性影响的。此后,中国历史书提到鸦片战争,都首先要提到这篇有名的奏疏。郭廷以先生的近代中国史第二册,认为「他的著名以死罪禁烟的主张,其主要观点仍在漏银问题。所以他于银烟二者的交互关系,说得最为透辟。而他评斥过去禁政之失败,亦较任何人为中肯。」左舜生先生的近百年史资料,认为这奏疏是引起淸廷大擧禁烟的张本。其他史家的论点,亦多有同感,可见这篇奏疏的重要了。先曾祖少以诗名,著作有奏疏二十卷,及

  • 文章一士諤諤之明代名宦——霍韜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霍楚夫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霍韬 明代名宦 奏疏 笔墨 人物评价

    『嘻,豪乎,傑乎,賢乎,哲乎,是爲兀崖公之前身之眞乎?是爲渭崖公之後身之神乎,是爲突兀而不可崖上乎,是爲淸渭而不可涯量乎,是兀然出乎渭水之濱爲太公望乎,亦丹書之陳而敬義之尙乎,其無形而形,象而罔象乎,乃若冠之峨然承强項乎,髯之張然疾邪枉乎,目之窅然營九壤乎,襟之豁然文思曠乎,組之裊然秩宗讓乎,夫何身不滿七尺,而心雄乎萬丈浮游乎塵埃之下,而志激乎雲天之上也乎哉』。—甘泉湛若水題霍文敏像贊—政治家和官僚所不同之處,就是前者有識見,有抱負,是其所是,生死以之,...

  • 文章刘长佑巡抚广西奏疏选辑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刘长佑 广西巡抚 奏疏选辑 人物事迹

    调广西巡抚。光緖元年(一八七五)十一月,擢云贵总督。光緖七年(一八八一)疏陈病状。次年(一八八二)三月,再疏引疾。光緖九年(一八八三),复请开缺回籍就医,获允。光緖十三年(一八八七)卒。长佑先后两任广西巡抚,合计八年,任内所上淸廷奏疏,经辑入刘武愼公全集刊布者计一百二十余件,约十八万言,内容属于弭平动乱的军务奏报最多,属于一般庶政或建设者份量实在有限,此次选辑奏疏,以篇幅所限,自未能面面顾到,所辑二十二件,大体可归倂八类,其第一、四号属于广西辖境一般情况奏

  • 文章黄爵滋奏疏硏究(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期  作者:黃大受 出版时间:1967-03-02
    关键字: 黄爵滋 奏疏 鸦片战争 吏治民生 史料研究

    分拨水师,督率水勇巡口,鄕勇巡岸,互为声援,使夷人不敢他犯。至荒岸散口,农、渔聚处,惟责成地方官,团练鄕勇,声势联络,以警窥伺。」(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初八日募兵节饷疏)这是发动民力的主张,使军民合作,以保地方安宁。五 鸦片战争前后的吏治康熙、雍正、乾隆这三朝的一百三十四年,是淸朝的盛世。盛世已过去了,嘉庆、道光二朝,不仅军事上不如外人,就是吏治,也在走下坡路,从先曾祖的奏疏里,可以看出当时吏治的腐败,虽然不敢说是全国如此;但是这问题已値得大声疾呼,需要积极

  • 文章清黄爵滋有关禁烟奏疏(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63期  出版时间:1971-06-02
    关键字: 黄爵滋 禁烟思想 鸦片 奏疏原文 晚清史料

    奏爲請嚴塞漏巵以培國本事:臣維皇上宵衣旰食,所以爲天下萬世計者,至勤至切;而國用未充,民生罕裕,情勢漸積,一歲非一歲之比,其故何哉?考諸純廟之世,籌邊之需幾何?巡幸之費幾何?修造之用又幾何?而上下充盈,號稱極富。至嘉慶以來,猶徵豐裕,士夫之家以及巨商大賈,奢靡成習,較之目前,不啻霄壤。豈愈奢則愈豐,愈儉則愈嗇耶?臣竊見近來銀價遞增,每銀一兩易制錢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銀于內地,實漏巵于外洋。蓋自鴉片流入中國,我仁宗睿皇帝知其必有害也,故誥誡諄諄,例有明禁。然...

  • 文章六月齋三竈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8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74-08-20
    关键字: 夏季祭灶 道士 十赦奏疏 祈祷仪式

    夏季祭灶,原是古俗,论语注解中说:「灶乃五祀之一,夏所祭也。」故鄕人士,对这古俗,一向奉行勿替。每年阴历六月,不论城鄕,家家都要祭灶三次,在城区或鄕鎭或较大的村巷上,每次祭灶,还要醵资雇请道士,拜一天忏,同时由主办人托着香炉,率领穿着锦绣道袍的道士一人,到每家灶前去叩拜,并朗诵「十赦奏疏」一遍,祈求赦免一般人所最易犯到的十大罪过,其中有忤逆长上,不孝父母,暴殄天物,浪籍五谷等罪。偏僻的小村巷上,因拜忏化费太大,就买些化器素菜,自行设祭,虽所费无几,但亦备

  • 文章洪亮吉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1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6-01-20
    关键字: 生平事迹 奏疏文章 仁宗谕文 吏治成就

    洪亮吉,陽湖人,字稚存,一字君直,號北江晚年因論死獲赦號更生居士。乾隆十一年生,五十五年庚戌,榜眼及第,授編修,未散舘,分校順天鄕試,五十七年八月,督學貴州,其地僻處西陲。多苗族,地瘠民貧,文化落後,無書可供士子讀閱,亮吉抵任,令人於江浙購十四經,二十二史,資治通鑑、通典、通考、文苑,英華玉海等書,置各府書院,黔士始治經史。越三年,任滿囘京,入直上書房,授皇孫奕純讀。嘉慶三年,大考翰詹,試征邪疏,力言內外弊政,爲時所忌,以弟喪陳情歸。仁宗親政後,起修高宗...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