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头香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南京 小事情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6期  作者:正寰 出版时间:1973-01-31
    关键字: 故乡习俗 抖嗡 雨花石 黑市

    石子被雨水冲刷后,很容易辨别出它的「价値」。平时常会将一颗上好石子当作顽石抛掉。因为天晴时,土里的石子都裹着一层黄黄的泥巴,在这败絮其外的「相貌」下,很难识别它的金玉其中。检石子的孩子们,在用锄挖掘黄土岗时,偶而也会挖出类似骷髅的动物骨,这往往会使孩子们惊叫起来等到干粮袋中满载而归时,那种意满自得的劲儿,啥也比不上牠呢。如今离家日久,祗有在海岸边,拾拾不伦不类的小贝壳聊以自慰了。七月初一赶头香南京的庵观寺院不少,因此信佛的人特多。谈到敬神拜菩萨,每年旧历七月

  • 文章王公十八判⑰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37期  作者:張傳興 出版时间:1990-11-10
    关键字: 陈春生 改嫁 丝线头 肚兜

    」壮年人一惊道:「你舅舅还在吗?」珠官说:「我妈说,舅舅在十多年前船出海翻船死了。」壮年人掐算一下指,自言道:「对,整整十年了。。她…………她不至于改嫁吧?」怔了半响,又问孩子:「你妈名叫什么?」阿弟说:「我妈就名叫我妈,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多词?」珠官牵着阿弟:「走,弟弟,我们不要跟他多说,回家去。」壮年人尾随着,孩子走进丝线店。柜上站着一个妇道在做生意,壮年人端详半天,肯定地点点,自言道:「是,就是她了!」春在理丝线,忽然一个男人问道:「你有靑的丝线

  • 文章阿兴鸭:喷扑鼻,而不腻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0期  出版时间:2015-03-25
    关键字: 嘉泽 阿兴鸭头 原料 畅销

    深夜一点半,嘉泽阿兴鸭作坊就已炊烟袅袅了。烹调好的「阿兴」鸭外观呈酱红色,喷扑鼻,尝起来更是而不腻、分外鲜美。临近春节,「阿兴」鸭可谓是供不应求,每天要赶工到黄昏时方能完成订单,这可忙坏了也乐坏了老板娘赵小冬。「阿兴」鸭起源于一〇〇多年前,是潘氏卤菜谱系中的重戏,原产地武进湟里,后到嘉泽,目前已独立注册商标。经过潘家四代人悉心经营,「阿兴」鸭从一道普通民间美食,经合理的营养论证和制作工艺的长期改进,成为了名扬常武的地道名吃,还被地方政府

  • 文章鎭平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秦俊 躍明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芝麻 香油 砖头油 林麻油 调料

    南阳地区盛产芝麻,产量占王国九分之一。芝麻油为当地传统出口商品。清光绪年间,经汉口「邓帮商行」销往德、日、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那时,没有现代化运输工具,全凭肩挑驴驮。初期,数十人结为一帮。途中,无意发现一个秘密,诸油中唯镇平张林街的芝麻油最好,你吃他吃我也吃,到达目的地后吃下去一大截子,怕交不够「秤」,在油桶中丢两块砖。一次得手,,便有二次、三次。天长日久,外国人不唯不怪,还指名非要砖油。砖油又称林麻油,投料十分考究,选用当地独特芝麻为原料

  • 文章纪念先祖父母的梅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2期  作者:王海靜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建筑结构 设计布局 江西头村

    为缅怀祖先,服务鄕梓,我的叔父蒋禩炆先生,婶母张丽云女士从台北汇回人民币拾余万元,在故鄕湖南省东安县小江口江西村,建筑了一栋既美观、又大方的「梅纪念堂」(我的祖父蒋公讳奕梅,祖母唐氏讳金,故名「梅堂」)。「梅堂」自一九九六年九月三日开工,至一九九七年七月三日竣工,为两层建筑,总面积达三二〇平方公尺。「梅堂」是一栋仿古式的建筑,它耸立在江西村的正中心,东边是一株古老的柚树,树旁有一口汲水井,用抽水机可将井水直接输送到纪念堂顶的水池。西边是一

  • 文章閩都故事選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7期  作者:卜夕秀 出版时间:1995-11-25
    关键字: 乾元寺 悟照 捕头 县尊 进香

    回衙,陈报经过。县尊听罢,踌躇一晌道,既如此,不要惊动要想办法诱他出来。捕道,前任县官到任,都有到寺庙上,何不以上为名,他是主持应该会出来迎驾,借此机会,手到擒来。县尊点应允决定明日即行。乾元寺这天清晨,接到县衙通知,说县尊辰时到寺进,并要拜会主持表示礼敬。这秃驴悟照这几天正怀着鬼胎,由于『甲匠』与男孩争吵,已漏风声,索性把甲匠干掉弃尸河流,想不到尸体被潮水冲回,益发惊恐。连日来睡梦不稳,想起一个丐妇居然如此贞烈,耳朵被咬断,两拳一脚踢她上西天。为

  • 文章故鄕小吃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0期  作者:朱學舜 出版时间:1984-04-01
    关键字: 故乡小吃 五香大头菜 烧肉 熏鸡 奶油鱿鱼

    座落富贵街徐大烧饭店、面粉白、油酥多、内包猪大油丁,外皮芝蔴肥大而多,买回来,再放到火盆上烤着吃,其味道更更酥。东城门口洪泉酱园的五菜,百食不厌,一道好小菜。右邻黄狗猪肉入嘴即化,而不油腻。县府街邱秃子的熏烧肉与熏鸡,也是百年老店,其醃肉鲁水亦有百年之久,故所醃的肉与鸡味道特别好。敎军场孙二糊辣拉汤,是一大众化的食品,在冬天吃上一碗,保证你从心向外暖。东大街天泰永水晶楂糕,夏季薄荷糕,甘可口。九华的奶油鱿鱼,其味鲜美。泰华水晶鸡亦称上品。如今

  • 文章太倉的特產和佳饌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2、3期  作者:蔣勉士 出版时间:1979-09-10
    关键字: 太仓特产 太仓佳馔 梗米 水产 肉骨头

    呈淡红色,散放淸,补血。白梗米加绿角叶,制粥,更。露粟,酷似靑皮甘蔗,立秋才可吃到,汁多味甜性凉解渴。玉米俗称番麦,煮之粒粒爆开,浓糊四溢,味甘质糯。蚕豆俗称寒豆,它早期的豆粒,皮肉都嫩,易煮,是佐膳的家常菜,飮酒的当送酒菜最惬意。把它夹在烧饼里一起吃,别有一番风味。靑豆俗称毛豆,其中有一种叫「牛踏扁」的,粒大质糯,加适量糖盐煮之,然后焙乾,呈翠绿色,甜可口,当作粥菜、送酒及零食吃。蟠桃和水蜜桃,产于城厢之南,地名南码,其地遍植桃树成林,每逢花开

  • 文章俚吟雜記熱風光(續)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11期  作者:王星華 出版时间:1968-06-30
    关键字: 杂记 热河特产 高粱酒 特产佳肴猴头 扁仁

    家园之重建经费,可以施行热河烧酒公卖制度云。二、特产佳肴猴吾鄕山地奇肴强,树上生成一品当,形似猴名以取,质同野菰味堪尝,若与肉类杂烹饪,更现淸滋韵长,昔日曾食留记忆,祝君返里佐琼浆。附注:热河围场林中,产有奇肴名「猴」者,并非动物之猴,乃寄生于树上者,并不多见,当地偶得之,亦为珍品,以赠高亲贵友。其形如猴,质昧与蘑菰相近,同类肉烹煮,其味淸。昔年曾在家鄕食之,至今犹留记忆。后在各城市之大餐馆,均未见此物,诚可谓吾鄕之特产佳肴耳。三、扁仁滦平

  • 文章新春组团南下·旅游拈祈福

    来源期刊:《浦東》 63、64  出版时间:1991-04-15
    关键字: 云雾茶 麻豆代天府 寺庙 蒜头 拈香旅游

    三月九日至十一日,本会新春祈福拈旅游团,在热心鄕亲赞助下,又一次抱着为祈祷国运昌隆、旅台鄕亲阖府平安、事业发达的心愿下,再度出发。此次拈团,与会鄕亲仍推请顾林森、陆桂根鄕长为正副领队,服务组长严林才、副组长王小芳随车服务,出发地点仍在济南路台大校友会馆前,一行四十余人,泰半旧识,在将本会准备之飮料、休闲食品,常备应用药品一箱箱搬上车后,准七时半启程。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