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学读书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康廬文存(十六)——我早年受教育、服務及生活片段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9-01-1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大学读书 避难经历 学校生活

    誉之者称为南中国第一,品质略似天津梨或日本水晶梨而果实较大。我小时曾协助母亲,接枝及移植。在抗战中期我由欧洲回国时,我家雪梨已驰名遐迩,称「谢家梨。」每年阴历二月,梨花盛开,呈淡白色,眞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景色。我在柳中毕业后,受聘为柳城县立模范高等小学敎员两年,后兼任校长,曾率领学生响应民八的五四爱国运动,同时引起我的决心到省外读大学。那时广西,只有法专和工专,各一所,要唸文理科,非到北京,上海或广州不可。二、大学读书和写作的经验(甲

  • 文章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8卷 第12期  作者:王保漢 出版时间:2006-12-10
    关键字: 处世哲学 读书意义 老年大学

    朱彦夫(志愿军特残军人)等自强不息、顽强读书、写作的光辉形象时刻激励着我,启迪我、指导我应该走的路。为了提高自己,离休前后,在紧张的劳动、繁忙的工作余暇,我先后参加了辽宁大学、北京中华新闻函授学院和《中国老年报》老年心理函授班学习,都取得了结业证书,并且被中华新闻函授学院评为优秀学员,全市唯我一人获此殊荣。平时,家里订有报刊杂志十多份,有空就看就学,有时为了写论文、征文、常到图书馆借阅历史、科技等书籍。出差或探亲在外,最常跑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觅寻自己喜

  • 文章徐道鄰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程滄波  出版时间:1974-04-20
    关键字: 徐道邻 留德读书 行政院参议 执教同济大学 台湾大学

    读书,作文属对,每有警句,塾师为之激赏。在襁褓时,失足堕地伤足,乳媪匿不吿,数年后遂成痼疾,终身不良于行。然由是闭户读书,益专心一志。民国十三年侍父游历欧洲考察,留德读书。民国十四年树铮公归国出京,在廊房遇害,主谋者西北国民军主帅冯玉祥也。君在德闻耗奔丧归国,其明年,囘德入柏林大学攻法律。民国二十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是年冬归国,任职国防设计委员会。民国廿五年调行政院参议。抗战中奉派在义大利任代办,中义绝交,下旗归国任考试院铨敍部司长。民国三十四年洊升行政院

  • 文章我在复旦大学的光芒与复旦中学的奉献(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7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2006-03-15
    关键字: 复旦大学 读书通讯 写字神速 第一名 求学生涯

    在复旦新闻系的学生,你是我的老师。他当时在复旦有课,是副教授。他说你为什么不早说。我说我早说了会能与您并起并坐,谈笑风生,这样愉快吗?我不早就矮了一截了吗?他说:「你这人眞有意思,是我从未见过的妙人!妙人!」后来来台后在复旦同学会看到我连说「妙人来了!」我在复旦有两件事要大书特书的。第一件事是由刘百闵先生创办的「读书通讯」半月刊,于民国三十五年举办全国大学生论文竞赛,参加比赛者超过两万人。有三个题目,录取五名,因前三名都是另外两题,我写的是第三个题「如何使自己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