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士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剎重光说双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7卷 第4期  作者:傅健 出版时间:2005-04-10
    关键字: 傅翕 《傅大士集》 往事 追忆

    大士,名翕(四九七~五六九),字玄风,号善慧,自号『双梼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梁普通元年(五二〇),遇梵僧嵩头陀知往因,问修道之地,承指松山双梼树下,因结庵其间,苦行七年,感三佛来自东方,各乘金色相轮,自天而下,集于其身。自是身常出妙香,时闻空中声偈。大士自称由兜率天宫来说法,得首楞严定,弘扬『无念』、『无相』、『无住』之禅风,号弥勒下生。傅大士是东土弥勒教的创始人。梁中大通六年(五三四),应武帝诏诣阙,请讲《金刚经》,允契圣心。于是四方衲子,无不宗

  • 文章大士与双林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0期  作者:天和 出版时间:1978-10-06
    关键字:大士 双林寺 平生事略 名贤传记

    中唐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也只指出邻近于金陵、扬州、一带、江南的一角而已,所云一角也很可能是指义乌的双林寺;寺在县南三十里之黄云山脚,梁普通元年傅大士依双断木结庵。大同六年,信士贾昙颕开基建寺,名双林殿,大士在寺前建铁塔两座,历经废兴,至宋朝大盛,有寺屋一千二百间,金碧辉煌,槪可想像!宋杨杰诗有:山路崎岖山顶平,兜罗云向下方生,了知大士梦中梦,更去如来行处行。槪写照也。大士身世大士又称善慧大士,这是后禅宗和佛敎中人对他的尊称,他是义乌

  • 文章封面照片簡介:普陀山普濟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8期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封面照片 普陀山 普济寺 供奉观音大士

    普陀山普济寺亦名前寺,在山之白华顶南,灵鹫峯麓,为本山供奉观音大士之主刹,其名称代有不同。旧传梁为不肯去观音院;宋神宗元丰三年令改建,赐名宝陀观音禅寺,高宗绍兴元年,易律为禅;宁宗嘉定七年,从住山德韶请,赐修殿钱万缗,并御书圆通宝殿额,颁赐尤隆。明洪武十九年,信国公汤和徙居民,焚殿宇,迎大士像供于郡东栖心寺(即今之宁波七塔寺),奏改栖心寺为补陀寺。正德十年,僧淡斋复募缘兴复。嘉靖三十二年复内徙。隆庆六年,五台僧眞松来山修复殿宇。万历三十年,发帑金千两,更

  • 文章国父游普陀亲见大士现身述异记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8期  作者:煮雲 出版时间:1986-09-02
    关键字: 孙中山 普陀山 旅游 《游普陀志奇》 大士

    澄然如影,亦既形化而意消。鸣乎!此神明之所以内通。已下佛顶山,经法雨寺,钟鼓镗声中,急向梵音洞而驰。暮色沉沉,乃归至普济寺晚餐,了余,道阶,精宣佛理,与之谈,令人悠然意远矣。民国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孙文志。」按 国父亲笔墨宝,现珍藏普济寺客堂,笔者在普济寺客堂任知客时,常有很多政府里达官显贵者,慕名索观 国父墨宝,同时因看此文中 国父自述所见灵异,不信佛敎者也肃然起敬,咸生信心;已信佛者,更加坚定。此文 国父不啻现王者身而为文武大臣说法也。也许大士

  • 文章(捌、詩詞)慶公庚申母難感賦奉和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楊世煥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母亲 龙山 大士 诗词作品

    赤祸频传刼正酣,孝思囘向佛前参;此生不负萱闱意,祈子龙山大士庵。

  • 文章過去故鄉農曆的十月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3期  作者:惠麓散人  出版时间:1990-11-20
    关键字: 十月朝 清明节 祭祖 秽迹大士 进香

    农历十月初一日,俗称十月朝,和淸明节一样,家家户户多要祭祖扫墓。南门外保安寺中有一殿宇,称无梁殿,供的叫秽迹大士,塑像三头六臂,甚为可怕,农历十月十三日大士诞辰,附近居民多去进香。(惠麓散人)

  • 文章話説普陀山的古石橋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35期  作者:張海晨 出版时间:2009-08-31
    关键字: 普陀山 古石桥 海印池 大士 海会桥

    烘托出普济寺琉璃辉煌之气势。去南天门需过一座环龙桥,初看不觉奇,仔细一看,原来是跨海的桥,它把悬水的南天门连接在一起,跨度虽不大,但毕竞是始建成于南宋时期的跨海桥,可谓是老资历格了。潮音洞上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小石桥,名叫大士桥。别看它小,但坐在桥上,听潮音的轰鸣声,似千军万马,惊涛骇浪,卷起千堆雪,乃天下一绝。最富有寓意的桥名,要演算法雨寺前的海会桥,它与永寿桥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法雨寺前沿的重要通道,在桥上小憩,可观千步金沙的层层海浪。法雨寺直面大海,海会桥与

  • 文章淸季大魁話狀元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2期  作者:健侯 出版时间:1970-01-25
    关键字: 科举取士制度 状元 胡任舆 大士 黄思永

    乙未满榜状元图尔宸)。其分布全国各省状元名额如下:江苏四九人,浙江二十人,安徽九人,山东六人,广西四人,湖北、直隶(河北),广东、江西、福建各三人,湖南、贵州各二人,陜西、河南、顺天(京兆,即今北平)、四川,及蒙古各一人,共计一百一十二人。苏籍状元四十九人中,江宁(民初江宁上元两县台倂)占三人,兹摘录于次:胡任舆 上元人,字孟行,康熙二十年辛酉江南鄕试解元,三十三年甲戍殿试一甲一名,授修撰。秦大士 江宁人,字鲁一,又字鲁泉,号秋田老人。乾隆十七年壬申殿试一甲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