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同主义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吳稚老的篆書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2期  作者:莊練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吴稚晖 大同主义 篆书 陈伯庄 艺术成就

    稚老素来以大同主义为终极理想,在高举科学化的大旗之外,更极力主张抛掉线装书,及提倡国语运动的标准化。凡此俱可见他是一个思想新颕而不肯泥古守旧的进步者,但是写篆字却明愿的带有复古与守旧的味道,与稚老的思想行谊未免牴触,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关于这一层,陈伯庄先生曾经讲过一个故事,颇可一谈。照陈伯庄先生的说法,稚老之开始写篆书,是民国十七、八年以后的事。那时候,张静江先生与稚老都是中央建设委员会的委员,都住在会里,而静老主持会务。静老的书法极有名,浩瀚淋漓,雄伟

  • 文章大同之道释义(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2期  作者:張與仁  出版时间:1984-04-03
    关键字: 大同 国父 三民主义 《论语》

    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之堂与室。外户不闭,不虞院中之物失窃也,庭与堂为双扇之门不能不闭,为礼仪安寝之故也。⒉外户不闭,证明社会之安定,民俗之醇厚,经济之繁荣,一片和平乐利景像。这是眞正的佛敎所说乐土,基督敎所说的天堂也。十四、是为大同大同之道,见于礼记卷七礼运篇,为礼运篇中之一段,在君主时代,人民尝陷于幽国乱国境域,能盼到小康就满足了,故对大同之道,隐晦未张,自从国父揭而出之,与三民主义配合起来,以之为三民主义的最高目标,曰『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大同之道,乃

  • 文章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均富大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李興華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 均富大同

    末来,对资本主义进行全面分析和取善避恶的产物。孙中山并不满足于物质上的「均富」、「同富」,而是物质富裕、精神高尚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作为民生主义的最高理想。孙中山勾画的大同世界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即是大同主义。」「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一九一二年十月,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中,热情洋溢地、充满预见地勾画了他所理想的大同社会的主要轮廓:大同社会是一个真正自由、平等、博爱之境域。凡属生利之土地、铁路,归为

  • 文章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盟章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2期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章程 大同盟 三民主义

    第一条 中华民国海内外全体人民,为贯彻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特组织「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以下简称本大同盟)。第二条 本大同盟之宗旨,在于支持中华民国政府早日完成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第三条 本大同盟之目标为:一、求国家的自由平等,反对侵略扩张;二、求政治的自由平等,反对极权专政;三、求经济的自由平等,反对集体控制。第四条 本大同盟设于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所在地。海外地区,设立地区性之「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冠以地区名称。其因当他环境之需要,得另行规定之

  • 文章三民主义的最高理想是世界大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謝東閔 出版时间:1994-02-05
    关键字: 三民主义 世界大同 祝寿诞辰 时论社评

    用,幼有所长」,都是很伟大的思想与理想。并达到使社会没有阴谋诡计,而且要使窃盗小偸灭迹达到外户不闭,是为大同。从礼运大同篇到 国父提出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可以说把中国人向往大同世界的理想都详细的列出来,尤其是建国方略里面,心理、物质的建设,实业计划包括交通的开发,海港的兴建等,全都写出来,所以唱国歌时,有「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就是指用三民主义来建国,来进大同,如此重要的三民主义,今天很多人已不重视它,讲到这里,我想到外国有句话说「十九世纪是英国人

  • 文章民生主义与孔孟学说及世界大同思想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周世輔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民生主义 孔孟学说 世界大同 经济思想

    今天我在中韩学者会议席上,希望兄弟之邦中韩两国,共同发扬孔孟学说,共同发扬民生主义,共同携手前进走向共有共治共享的大同世界![1] 游于艺之艺可释为艺术,也可释为六艺,此处姑以艺术释之。[2] J.Iinbargen可译为丁伯根,为国际著名学者,第一届经济学诺贝尔奖金得主。著作甚多,如「经济政策」、「计量经济学」等,皆其成名之作。[3] 林白乐敎授(ProfessorpaulM.A.Linearger)美国人,其父林百克为 国父老友,他自己

  • 文章大同之道释义(上)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1期  作者:張與仁 出版时间:1984-01-03
    关键字: 大同 三民主义 孟子 孔子 天下为公

    引言大同之道,为中华文化之结晶,为人类三大理想世界之一(其他为基督之天国,佛敎之乐土),为三民主义的最高目标—以建民国,以进大同,这是何等重大的事。但是大同之道仅有一百一十二个字,过于简单,不易为世人了解和重视。故需引经据典加以阐释,俾明其根源,增其信心。这对于中华文化之认识,及其救国救世之重大作用,将有重大之助益焉。一、天下为公⒈我国谈论事物,辄谓『「天下」如何如何?』如大学明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其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庸曰:『天下莫能

  • 文章不是「完人」,士的新典型(待續)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趙淑敏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吴稚晖 革命 无政府主义 大同革命 理想

    无政府主义的文献,应当是民国前四年(一九〇八)发表于「新世纪」第五八号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无政府主义可以坚决革命党之责任心」,他提及民族主义的革命会成为复仇革命,共和革命仅是过渡,最终是大同革命,便是无政府主义的境界。「无政府时代虽决无统治之组织,亦不能无关连之组织。欲取关连之组织,非一时可臻于完备。至于无政府党先欲铲除君主,消灭国界,此实行之期,必不在远。君主之应铲除,先于道德上被认为无有尊贵名分(五伦中君父同尊,人知其谬),使于政治上被认为无有责任之资格(此

  • 文章儒家的世界大同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1  作者:傅亢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儒家学说 大同世界观 三民主义

    作者:曾任縣長、高中校長、敎授、社長現爲台北巿福建省同鄕會評議委員

  • 文章紀念國父應切實精硏和奉行中山全書及四書以救國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2期  作者:崔參  出版时间:1976-12-06
    关键字: 纪念国父 《中山全书》 三民主义 中华民族复兴 世界大同

    兴建横贯公路及石门水库两大工程,又参加其他各种重要营建工作外。并得世界上新开发国家之邀请,助其协办各种之巨大建设,均得载誉囘国。若在抗战结束之时,使吾蒋院长得掌军政之大权,运用数百万之官兵,化兵为工。秉承 蒋公总统之意旨,从事于三民主义中实业计划之建设,则吾国早已建设成三民主义新中国,对于促进世界大同之工作,定亦开展矣。而今日对 国父诞辰纪念会仍可在南京国民大会堂擧行。则中央向其报吿建设之宏果,吾 国父定含笑于天上矣。可知「为政在人,」「抚今追昔」,殊堪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