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云寺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天之外有丹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1卷 第12期  作者:夢之儀 出版时间:2009-12-10
    关键字: 姚绶 竹石图 绘画 书法

    权贵,被眨为江西永甯知县。后以母老辞归故里,住大云寺内,在一处依水旁竹的地方筑室,名「丹丘」,人称丹丘先生,室又名「东仙馆」,故又号东逸史。自此,姚绶便在大云寺隐居了起来。大云寺,在浙北水乡大,古有「先有大云寺,后有灵隐寺」的说法。在大云寺的姚绶,过著赋诗作画写诗的自由生活。隐逸的生活,在普通人看来一定是太寂寞了,但对于豁达且有禀赋之人,这样的生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不用我废话,朝代更替变换,这样的例子是太多了。无须多说,同乡前辈,元末画家

  • 文章大云寺释疑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92期  作者:吳明仙 出版时间:2004-10-01
    关键字: 释疑 书院 唐文化 武则天

    大云寺:唐朝因皇室姓李,自认为是道教源祖老子李耳的后裔,所以从高祖建国以来,即尊崇道教,当时佛教、道教同为宗教思想界主流,太宗更宣布道教在佛教之上,高宗也追尊老子号为太上玄元皇帝。武则天则不然,她出自一个笃信佛教的家庭,她本人自幼即受到佛教思想的薰染,因而到她掌握实际政权时,便重兴佛法,积极提倡,致使儒尼的声势,炫耀一时。她在正式即皇帝位前,曾经利用佛教经典作为她称帝的理论根据,天授元(六九〇)年七月,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现代学者考证应是伪撰)「大

  • 文章海州大云寺与新罗通禅师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楊東野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海州 历史记载 《海州禅院碑》 宗教文化交流

    塔,建置尊容」,使「宝殿蔚以构,金山焕其日临」,形成相当的规模。作为敕建的官,当时大云寺曾是海州地区最大的寺院,一度成为佛事活动的中心。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七二三年)四月在此庙内矗起一块《海州大云寺禅院碑》。这是由时任海州刺史的李邕(字泰和,号北海)撰文并书写的,以文章与书艺著称于世的李邕所撰的碑文,洋洋千言,尙保存在《文苑英华》、《李北海集》、《全唐文》等书中。其碑文对宗教的教义、源流、传播及佛事活动均有所阐述,最后提到的「新罗通禅师」,正是唐开元

  • 文章略論古海州宗教文化藝術的基本特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楊東野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佛教 孔望山 汉代 摩崖造像 禅院碑》 《云台山志》 文物古迹

    遍及各地,于唐开元六年在隔村隔峰建崇善;唐开元十一年在海州城建大云寺,时为当地最大的寺院,海州刺史李邕特撰《大云寺禅院碑》,新罗通禅师曾在此住持;于贞观七年(六三三年),建立众香,后改为中兴,再改为龙兴;元和二十年在海州东北巨平山东北(即新县)建立兴国;在大村有心净;在孔望山有海龙王庙,后改为龙洞庵;宋代,于天圣元年(一〇二三年)在大村建海清并阿育王塔;嘉佑三年(一〇五八年)在海州治西街建大悲;景定元年在大伊山前建佛陀;皇佑二年(一〇五〇年

  • 文章家鄕的名勝古蹟

    来源期刊:《浦城鄉親》 第5期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名胜古迹 天心胜果禅寺 盖仙山 《登浮盖山》

    龙洞、龙池之胜。历代名士过游浮盖山,以诗记趣尤多。南宋文学家,注澡游此,更盛赞胜地高寒仙雅,有「登浮盖山「诗」策杖扪梦到岭头。十年曾此一经游。澄涵泉潟东西涧。突码山蟠南北州。翠顶冻寒六月。丹炉留药暖干秋。腾身已出尘寰外。更欲乘风傍斗牛。大云寺大云寺又名大寺,位于浦城县北部,盘亭鄕柳墩村东侧,浮盖山幽谷之中,地处闽、浙两省交界,海拔一一四六。四米,此建于宋朝年间,明嘉靖四十年(公元一五六一年)重修,淸光绪二三年(公元一八九七年)主持僧慧修又扩大修建,直至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