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士氣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游擊戰(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周冠英 出版时间:1988-03-20
    关键字: 游擊戰 周冠英 訓練 士氣

    周冠英 遗著三、游击队的训练只要是一个团体,必须要有训练。否则不能统一认识行动,这是一定的道理。但是游击队的训练,是在敌后危机四伏的环境下,不得不采取能够适应环境的方式,也就是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我们可以分为思想、战鬪、纪律等几方面的训练。当然,思想训练最为重要。思想训练是坚定信心、鼓舞士气、陶冶品性的主要方法,在训练工作中占首要地位。我们对干部与战友的训练,本来已有了深厚的私人关系。但还要以情感为训练的基础,然后采取个别的、不拘形式的思想训练。而且

  • 文章我在中原雜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6期  作者:易大德 出版时间:1981-06-25
    关键字: 关公 安阳 预言碑 心里战术 鼓舞士气

    代关圣作预言人言为信,但有时不可信,神言难信,但有时极可信。圣人以神道设敎,良非无因。民二十九年,日寇侵占豫北各县巿日久,时思渡河南犯。予因暗中代关公作预言,藉以坚定人心,鼓舞士气!某日,报载安阳县发现关公预言碑,碑中暗示我军必胜,日寇必败。洛阳军民,阅此消息,莫不兴奋异常,竞相庆贺。新闻之内容如次:「安阳讯:安阳某鄕,有鄕民数人,合掘古墓,发现一碑,经当地士人辨识,判为关公预言,中述东寇虽悍,但仅能逞强一时;且无力渡河南犯,甚至多则五年,少则三年,终将

  • 文章豫籍隊是支久鍊成鋼的隊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2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陆战队豫剧队 百炼成钢 名伶众多 士气高涨

    陆战队豫剧队是一支久炼成钢的队伍,在不算太完备的条件下,却能训练出许多出色的演员来。王海玲的待产,连华中艺工团队竞赛时的表演戏,也只有退居幕旁「打梆子」的份儿,因此,公演戏就更不上了。在台北的戏迷们还为他们究竟如何派戏而发愁时,他们却整装北上,而且是紧接在人多将广,并囊括了各项国剧大赛金奖的空军大鹏之后上演,那股旺盛的士气,很使人感动。二期生潘海英脱颕而出,担当大任,在七天的档期里,要主演六天戏。潘海英的扮相美,嗓音润,悟性高,并能入戏。据说还有一份

  • 文章辛亥革命时的民心士气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9期  作者:吳必先 出版时间:1982-10-08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民心士气 武昌起义 红十字会 上海租界

    辛亥年雙十武昌起義成功,不久各省光復,於元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迄今已經七一年,當年經過,史書已有記載,現在只記一些瑣事,以見一斑。響應革命雙十之夜革命軍佔領武昌之後,淸吏瑞澂、張彪等狼狽而逃,淸軍無主,革命軍遂收復漢口、漢陽,後來淸廷派廕昌率軍反攻,革命軍以衆寡不敵,而且隔了一條長江,補給困難,便退出了漢口、漢陽。淸軍佔領漢口,遷怒百姓,大事焚掠,大火不熄,衝要繁華之境,化爲革命之熱烈觀之,則又是一段可歌可泣的事蹟。淸軍反正當時漢口租界人士,爲了救...

  • 文章嶺南詩話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7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82-08-25
    关键字: 广州三元里 张维屏 抗英战争 壮烈事迹 民心士气

    十五、三元里抗英扬正气淸末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九日(西元一八四一年),为我粤广州三元里民众慷慨激昻抵御外侮、惊天动地的一役,时因鸦片之役,英兵进攻广州,淸将奕山将军战败投降,三元里鄕民备受英兵蹂躏,菜农韦昭光乃领导鄕民以各种不同武器突袭英军血战三日,英兵死者二百余人英酋悬首,英兵鼠窜,后奕山被迫为英军解围,驱散民兵,英兵将获全退,时粤省宿儒张维屛(一七八〇—一八五九),番禺人道光癸未进士,致仕家居,深感三元里之民心士气为御侮主力,乃以诗纪其壮烈之事蹟,苍凉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