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塘河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塘河随想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5期  作者:周以斌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塘河 龙舟竞渡 河水污染 家乡

    前些日子,我参加了温瑞塘河整治工程的义务劳动。从工地上回来后,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想起了关于塘河的许多往事。我出生在塘河边,是喝着塘河水长大的。我家的任宅前老屋筑在塘河边,从家里头一眼望出去,平畴如画的绿色田野、碧波荡漾的温瑞塘河尽收眼帘。我童年的一大乐趣就是趴在自家二楼的窗台上,数着塘河里来来往往的船只。塘河上的木船多,有两头尖尖、机动灵活的「蚱蜢舟」,有吃水很深、行进缓慢的「单万载」。最为神气的是汽轮,机船的后头挂著一节节的轮船,「水上火车」似的

  • 文章温瑞塘河整治美景母亲河初绽笑脸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2期  作者:陳天賞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温瑞塘河 母亲河 整治 治污纳污工程

    在浙江的温州与瑞安之间,有一条终年流淌著河流,叫温瑞塘河。它北起温州的瓯江,南到瑞安的飞云江,河道全长一二〇〇公里,由一条主河道和千条左右的支流河道组成。它穿越鹿城、瓯海、龙湾、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瑞安市,流域面积为七四〇平方公里;河道两岸有一七一·七万人口和一七八五公顷土地与之息息相关。温瑞塘河最早开挖于东晋时期,唐太和年间大规模疏浚,它以博大的胸怀,千百年来,为城乡防洪、排涝、航运、工农业生产供水和两岸人民的生活用水默默地奉献著,人门亲切地称它母亲河

  • 文章温州瑞安的母亲河塘河文化采风活动感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1期  作者:蔡聖波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温州瑞安 母亲河 塘河 文化采风

    温州瑞安的母亲河塘河文化采风活动感赋

  • 文章温州的母亲河 塘河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4期  作者:瑞裔  出版时间:2012-08-01
    关键字: 塘河 母亲河 历史变迁 往事回忆

    台北瑞裔那是廿年前吧,陪着八十三岁父亲急奔老家瑞安,探望病危的姑妈——父亲背井离乡数十年唯一还在世的同辈亲人。那时岁末隆冬就快过年了,天真的冷,冻手冻脚睡都睡不暖,爸真的行,每天搭三轮车到医院陪姑妈,我真的愁,怕爸也撑不住。数日过去,姑妈病没见好转。一天醒来父亲突然说:我们去祖祠看看吧!急约了远房的表哥带路,就我们三人出发了。爸还记得路。他说,我们就坐塘河的船去吧!塘河对我全然陌生,那天我们搭上一艘像诗画中的乌篷船,不过要大许多,可是又挤又脏,船上

  • 文章水鄉航船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王菊生 出版时间:1995-08-01
    关键字: 水乡 南门四丈湾 航船 塘河 常熟米行

    常熟,湖塘交叉,河道縱橫,舟楫如梭,川流不息。我的少年時代是在水邊渡過的,經常看到往來於城鄉河道的各種航船。只載客的較小,有一個船夫搖船,靠岸時右手把櫓,左手撐篙,客貨混載的是中型船,一人把櫓,一人扭綁,還有一人掌舵;不載客只裝貨的船大些,有蓬、有錨、有舵,還有左右兩支櫓,很有氣派。楊樹園、衛家濱、練塘、莫城等南鄉的航船停靠在南門四丈灣。每天清晨,它們披著月光,吹著螺號,揚帆上城。頭艙、中艙坐滿了乘客,男的頭戴草帽,腰圍作裙;女的包了兜頭布,束了系身,烏...

  • 文章塘河的小火轮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6期  作者:沈洪保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河轮 社情民意 田园风光 生活节奏 塘河

    一只轮船头,拉着八只拖船,突、突、突,缓缓地沿着曲折的塘河前行。从温州到瑞安,虽仅只七舖河路,但驶完全程却要三个半小时。河轮行驶虽然缓慢,但乘这样的河轮却别有一番情趣,可以领略江南的田园风光与水乡的特色:河岸边有青山、田野、村镇,间或有古戏台、旧庙宇,还有河埠头那高大的枝繁叶密虬曲多姿的百年大熔树……坐河轮,可以更多地体察社意民情。船舱像个会议室,两边、当中坐得满满的,但没有主持人,大家可以自由谈笑:有老伯伯在讲述他们村子里的奇特新闻;有后生在讲述自己

  • 文章家乡新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3卷 第4期  作者:戴勁男 出版时间:2011-04-10
    关键字: 杭州湾大桥 塘河小镇 西山森林公园 绍兴模式

    提供坐直升机游大桥大海的服务。杭城乡村旅游第一街 上塘河风情小镇在杭城,将会有一个很有乡村味道,很有特色的吃饭、旅游的去处—上塘河风情小镇,作为拱墅区十五条商业特色街之一,那里定位不仅是城市内唯一的风情小镇,还要做杭城乡村旅游的第一街。依河而建,有民居、水巷、河埠、拱桥……绝美的水乡神韵,这就是风情小镇。依上塘河,在沈半路东,利用临河的一幢幢农居,打造出一个城市里的世外桃源。小镇分三区,北区已经有陕西商会会馆、绍兴菜、蒸菜馆、龙港海鲜等餐飮企业入驻。临河区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憶舊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期  作者:柱中  出版时间:1970-01-15
    关键字: 芳茂山 芳茂三山 塘河 石堰 三山坞

    登高丘(或即今之秦望山),则东瞰长江,南连吴会,复自湾河过佗村西北,皆美田沃壤,斥堠相望,迤逦靑山迎棹,樵歌牧唱,相与应答,舟人廻牵沿山前小河而行(小河即指芳茂山芙蓉圩之间之塘河,廻纤即指船主所雇之纤伕),村墟相接,岸柳交映,两山之间,浦淑萦带,北通江口,地名石堰,既而舟转岸曲,板桥为梁,即三山坞,其间民居辏集,屋瓦参差,稻桔堆委,连衢比巷,如墉如栉,风俗熙熙。翁呼儿荛,妇饷姑汲,牛羊在山,犬豕在圈,鸟噪于林,鸡登于屋,蔼然太平丰稔之象,若古朱陈村焉。其山皆

  • 文章蔡氏旅滬同宗會和故鄕潘火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44期  作者:蔡和璇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潘火桥 水姓宗亲会 蔡氏旅沪同宗会 塘河 脚划船

    等照片,接着为始祖、二世祖、三世祖等墓地照片,及家鄕有关建筑风景等照片。其中有一张叫龙舌的风景照片,是我印象最深,因潘火桥地处中塘河,河水由东钱湖经莫枝堰过潘火桥至新河头,族人在桥的正对面,作了一个制水墩,使流往新河头的河水,因制水墩关系,一部份向右朝北转入祠堂后面,使该处附近住家用水甚为方便。因其时宁波鄕下尙无自来水,一般家庭,大多备置水缸,积聚天水,以备飮食之用,亦有部份汲用井水,但是洗涤用水一般多用河水,有关衣服餐具家具等洗涤,总是拿到河埠头去洗

  • 文章懷念與啓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湯宜諧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汤骥 《昂公墓表》 精通岐黄 救济灾民 塘河 怀念故人 诗词作品

    广被海淮边区及沭灌涟诸县:口碑载道。民国鼎革之后,响应共和政府号召,提倡新学,首在家中创设毓眞初级小学一所,培育近族及邻庄子弟,继而联合族人,共同营建汤沟完全小学,由于师资优秀,故成绩斐然,随即改为县立,规模益备,声誉益隆,而时获殊奖。不但嘉惠各县边区慕名而来的大批青年,得所造就,其于新思想之灌输启导,厥功至伟,对导引地方新时代之认知,收效更为宏远。吾鄕主要河川「六塘河」,有清之际,即时有水患,危害居民生命财产。困扰官民既久且深,表公子才主沭阳,曾有「得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