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詠田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4期  作者:明朝沈石園 出版时间:2001-03-10
    关键字: 诗歌

    昔日田为「富」字足,今日田为「累」字头。拖下脚来「甲」为首,伸出头来不自「由」。田在心上「思」常苦,田在心中「虑」不休。当时只望田为「福」,谁望田多「垒垒」愁。

  • 文章初访襄汾白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陶富海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白波 历史记载 白波黄巾

    何谓「白波黄巾」?东汉末年,在山西晋南地区一个叫「白波」的地方,「白波黄巾」起事于此,这在许多典籍里都有明确记载。先让我们举几条看看:东汉中平「五年……二月,黄巾余贼郭太等起于西河白波谷,寇太原、河东。九月,南单于叛,与白波贼寇河东」,六年「冬十月……白波贼寇河东。……董卓遣其将牛辅击之」《后汉书灵帝纪》。「灵帝末,黄巾余贼郭太等复起西河白波谷,转寇太原,遂破河东,百姓流转三辅,号为白波贼,众十余万。卓遣中郎将牛辅击之,不能却,及闻河东兵起,惧,乃鸠杀

  • 文章苜蓿古家乡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吳文蔚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苜蓿 苜蓿古 家乡饮食 制作方法

    苜蓿出自西域,系张骞出使西域移植而来我国。北方各省,多植苜蓿以为牧草,系备天雨或农忙时无暇割取野生牧草之需用,其嫩茎初生出来,可作菜食,且味甚美。用苜蓿作古,其味出众,比他种菜作古,尤鲜美而适口,以是故鄕山西,在五六月青黄不接时期,多采苜蓿作古,一可作菜,二可当饭,味美适口,百食不厌,诚食物中一种珍贵而又通俗家常之食品也。抗战时,许多北方人到了四川贵州,见土人常采豌豆巓作菜食,乍看之下,甚觉稀奇,以为食碗豆巓,如同野人,怎好取食?以后住得久了

  • 文章浦靑庙」应正名为「礼部卿庙」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7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同乡意见 更正通知 浦青庙 礼部卿庙

    笔者前因写不出舟山「浦靑庙」的正确字眼,曾写一篇芜文,寄给「宁波同鄕」向各同鄕请敎。该文蒙「宁波同鄕」在一三五期里刊出后,又蒙各同鄕先后提出反应意见,显示我们舟山同鄕,关怀故鄕胜蹟,殊堪钦敬!兹将各同鄕反应意见汇吿于后,以凭参考:并聊慰鄕思之情!想各位同鄕,也乐于闻问吧!自「漫谈舟山浦靑庙」一文寄出后,不但本刊予以即期刊出,更承张主编关切,在文末批注按语,(请参一百三十五期原文末段,不再重复)张同鄕这段按语,亦可说是第一个反应意见,其内容和笔者初步

  • 文章漫谈舟山「浦靑庙」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5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浙江舟山 浦青庙 游历经历

    凡是生长在舟山羣岛的同鄕,谈起舟山「浦靑庙」大概是晓得的人居多吧?「浦靑庙」在舟山的甬东鄕,甬东原是定海县城的附郭,舟山人有句口头禅:「八月十六大节肯,浦靑庙看戯文」,城厢人则谓「今年东鄕好收成,浦靑庙看戯文」。仅就这句土话,可见该庙的知名度,已为同鄕们响往的一处胜地。据笔者个人曾二次去甬东经验,觉得甬东形势,背山面海,去城厢不远,山光水色,空气新鲜,四野淸旷,河流纵横,道路桥梁,水陆交通,概称便捷。春秋假日,约集三五知己,或扁舟一叶,摇橹划桨

  • 文章(名人的故事)散文大家心繫桑梓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7期  作者:張敏載 出版时间:2012-04-01
    关键字: 徐开 作家 文汇报 荧荧楼 巴金传

    严寒冬夜,从报上惊悉徐开先生以九十高龄于一月十九日在上海瑞金医院溘然去世,一下给呆住了。案头一旁翻了下农历,正是临近辛卯兔年岁末时节,离迎壬辰龙年新春仅短短数天即跨入门槛。呜呼!徐开先生是著名报人、作家,原文汇报笔会主编。擅长海派散文创作,主要著作有《雕塑家传奇》、《孟小妹》、《圣者的脚印》、《鲜花与美酒》等。徐开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生前寓居沪西香花桥家的小客厅中有一书斋号荧荧楼。「荧荧楼」含义有二:其一,徐开平生喜欢读书,尤爱晨读。每天晨曦微露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