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区文物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延津縣玉石關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王之翰 出版时间:1979-02-25
    关键字: 延津县 玉石关公像 关帝庙 地区文物 文物介绍

    延津縣在河南省一百一十縣當中,只是一個三等小縣,地脊民貧,並不富饒,交通不便,文化落後■向外交通,只有縣道,東通封邱,西通新鄕,交通工具,汽馬車,她在豫北二十四縣當中,與她縣比較,亦是名不見經傳,只是她是一個比較古老的縣份,境內古蹟比較多。茲檢其著名者;延津八景,㈠廟上廟,㈡橋上橋,㈢北塔寺,㈣玉石關爺,㈤天官墳,㈥酸棗閣,㈦塔舖斷塔,㈧都堂祠,其他名勝尙有許多地方,不勝枚擧。因限於篇幅字數,此篇只敍述玉石關爺廟。玉石關爺廟在城內西街,緊靠西城牆,廟址佔...

  • 文章憶往事談文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張克明 出版时间:1979-04-25
    关键字: 河南各地区文物 文物考古 文献整理 回忆往事

    学校迁往南阳以西各县,并将河南博物馆所藏殷墟甲骨,商周铜器,郑墓周墓出土的古玉,渑池、广武、洛阳、䦍鄕等县出土的古陶,以及其他有关文献的器物,分类装箱,运存重庆,以资保全。当时余署柘城,旋即奉命调署南阳,河南省政府同时迁至南阳办公,忆昔奉调之初,南阳耆旧,分电催迎,中孚先生爱国家,励后进,电文恳切,责望尤殷,徐炳昶、字旭生,学贯中西,齿德俱尊,二公传统意识浓厚,爱国情操高昂,言重九鼎,大有裨补于战时要政之推行。谈及中原文物,如数家珍,均无倦容,省府重视古物

  • 文章常州市方志社出版发行《常州文物古迹》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2期  出版时间:2008-01-30
    关键字: 常州 方志社 《常州文物古迹》 文物 地区文化

    一部全面介绍常州地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的专著《常州文物古迹》,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常州文物古迹》由常州文史专家包立本、陆开宇、徐伯元合作编著,武进籍著名文物研究专家、国家历史文化名人保护委员会主任谢辰生先生题写书名,武进籍著名史学专家钱听涛先生作序。该书图文并茂,分「国保篇」、「省保篇」、「市保篇」、「控保篇」及「街区篇」等五部分,配有图片三〇〇余幅,介绍全市一八七处文物保护(控保)单位和三处文化街区。其中,为人们熟知的淹城古遗址、瞿秋白故居

  • 文章會員動態

    来源期刊:《江津》 第21期  作者:本會 出版时间:1978-02-07
    关键字: 川康渝文物馆 周开庆 地区联络小组 钟容昭 钟泽扬

    △川康渝文物舘,已于上(六十六)年十二月十日成立,所有董事多为我川康渝籍立委、国代、或社会硕彦,咸推本会荣誉理事长周开庆荣任理事长,晏明鄕长出任财委会委员兼总干事,钟容昭鄕长担任舘长,该舘总干事一职,已由钟鄕长提名,由本会现任总干事陈金福同鄕承乏,本会已赠送铁制公文柜一只,以垂纪念!△本会中部地区连络小组,自谢为水鄕长出长会务,干事一职由张以仁鄕长担任以来,会务蒸蒸日上,发展神速,诸凡对本会历届理事长之莅临中市,无不邀集中部同鄕联谊欢敍,其对急困同鄕之

  • 文章整修襄汾縣旅遊資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襄汾县 地区概况 历史记载 文物古迹 旅游资源

    襄汾縣由襄陵、汾城兩縣合併而成,地處山西省西南汾河下游與澮水交匯的河谷地帶,西傍呂梁,東托太岳,歷史悠久,山河秀麗,物產豐富,人文薈萃,乃中華民族股老文化發源地之一,歷代有“金襄陵、銀太平”(註:汾城清稱太平縣)得盛譽。襄汾縣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丁村文化遺址”就在縣城以南汾河東岸、崇山(又名塔兒山)西麓的丁村,在這裏發現了“丁村人”的牙齒和頭蓋骨,把襄汾的歷史年代,追溯到人類文明發展史的舊石器時代。丁村明清時期的古建築是山西南古建築藝術的寶珠,設有漢族民...

  • 文章罕见史前玉琮在武进县出土还发现石斧石箭等文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5期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史前玉琮 出土文物 武进 良渚文化墓地 长江下游地区古代文化

    同一时代的玉琮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均发现过,但都无法与之比美。这些珍稀文物的发现,为硏究中国长江下游地区古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