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追述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昌二中簡介讀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南昌二中 简介读后感 学校生活 回忆追述 校训校歌

    新建 唐子安本刊第一八四期七十九頁,南昌李廉德先生:「南昌二中簡介」一文;載有:「一九四九年九月十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將私立劍聲中學,青年中學與心遠中學,合併爲江西省立第二聯合中學,不久,改名爲江西省立南昌二中,校址在原心遠中學,一九五三年,中學改巿建制,正式定名爲南昌巿第二中學。又九十頁復載有:周心貴聯繫人,「南昌二中舉行建校一〇〇週年慶典通吿,竭誠歡迎,廣大南昌二中校友,(包括前三私立中學)及教職員工等參與」;云云。我曾就讀劍中高師科五班,同班同學管...

  • 文章懷念吳協曼兄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張維一  出版时间:1988-11-01
    关键字: 吴协曼 人物回忆 往事追述

    我和協曼兄是高中時候的同級同學,我在甲班屬理組,他丁班屬文組,所以在進校,同研共聚的機會不多,單獨在一起的時間更少,但是我對他的大名,卻是「如雷貫耳」,對他的才華,卻更仰慕不已!「涇陽安吳,是才子世家」。這句話在我們家鄉,已流傳很久。民國廿九年暑假,西安高中剛自疏散地之陝南洋縣遷回關中,初步落腳之地,恰好就在「涇陽」,而吳家最年輕的才子—協曼兄,就在這時和我們同榜錄取,同級共讀,所以更增加了同學對他的好奇和景慕!我是一個最笨的人,求學時代,在同學的印象之...

  • 文章長憶音容念良朋——對吳協曼學長逝世兩週年的追思——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李博  出版时间:1988-11-01
    关键字: 吴协曼 人物回忆 往事追述

    時光過得很快,在不斷的思念中,老同學吳協曼教授的辭世,已是兩度春秋。回想他往昔光燦的人生歷程和充澈學海的教澤聲譽,不論在國內或海外,都留下諸多值得珍惜的事蹟。假若從記憶裡追溯回來,最難忘懷的莫過於四十五年前,在西安高中我們同學期間的那個時段,記得協曼兄賦性聰穎,生來便有過人的才華文思敏捷,過目成誦,尤其英文一科,得自家學淵源,顯得特別傑出。那時西安高中三二級共有五班,他是經常被同學羡慕,被老師稱譽的一位高才生。除此以外,他的待人接物平易近人,和氣不驕的風...

  • 文章細數往事憶協曼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焦凌霦 常潤英  出版时间:1988-11-01
    关键字: 吴协曼 人物回忆 往事追述

    女主人一种不落俗套的谢意,他那世家子弟落落大方的风仪,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沧桑多变,人事已非!夙昔往事,能不使人伤怀者再,这些往事,虽已时隔多年,回忆起来,犹见音容,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四、后记今年春,吴大嫂柯翼如女士只身扶灵由英返陕,顺利的把乃夫遗骸安葬在泾阳故里,与其长兄吴宓先生墓碣相邻勒石树碑,完成协曼在弥留之际的嘱咐;也了却了自身善尽乃夫遗志的宏愿。望诸界神祗护佑她,我们也同声为她祈祷,给她以精神支援,尤盼翼如嫂善加珍重,以慰协曼在天之灵

  • 文章涇陽吳敎授協曼學長逝世二週年賦懷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3期  出版时间:1988-11-01
    关键字: 吴协曼 人物回忆 往事追述

  • 文章澹叟六十自述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4期  作者:李澹庵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李镇藩 人物自传 往事追述 回忆

    湘潭李公諱鎭藩,字翰屏,晚年自號澹庵老人,以其性情寧靜恬退,晚而無意仕途,遯跡山水之間,自適其適。先生自幼讀書穎敏,年十四,補縣學生員。淸光緖甲午舉於鄕、署湖南藍山縣學訓導,旋入爲內閣中書,補授福建雲霄廳同知,有惠政,民祀之「七賢祠」。嗣調署邵軍廳同知,亦以廉勤爲民所愛戴;及去仕,地方人士祀之「詩話樓」,與宋詩人嚴滄浪相配。鼎革後,卽歸里奉親課子不復出。善駢散文,工詩,屬句淡雅拔俗;又工輓聯,爲一時傳誦,其警切與同邑吳劭芝相埓,而精拔過之。其公子漁叔,爲...

  • 文章我與約農幾次逃出生命的危險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1、2期  作者:曾寶蓀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往事追述 逃生经历 回忆

    我們湖南人有句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我不敢說我們有福,但敢說我們幾次逃出了死亡的威脅,則是鐵的事實。在我只有半歲的一個七月中旬,正是我家「老客」——祖先——的中元時候;黃昏時我一人睡在床上,奶媽吃飯去了,不知是否風吹蚊帳而碰上油燈——幸好是老式燃淸油燈,若當時是煤油燈,那就不堪設想了——而蚊帳也是老夏布做的,自燃力很小,然星星之火,足可燎原的;因當時無大人在旁火慢慢地便燒了起來。等到我母親進房看見蚊帳已經着火,她老人家就大聲喊叫,一邊不顧一切的...

  • 文章如煙往事念李燊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6期  作者:王亞明  出版时间:1980-02-16
    关键字: 北上求学 参加革命 人物回忆 往事追述

    民國肇建以後,二次革命,護國之役,護法之役,五四運動,接踵而起。貴州在時潮的激盪下,先後響應,一切都在革故鼎興之中。五四運動的時候,我正負笈貴陽,在南明中學讀書。那時,北京派有黔籍學生康、聶兩君到貴州來宣導,而省垣各中學早已響應那全國性的學生愛國運動。我的臨時任務是返鄕宣導,募捐。回省返校以後,我加入少年貴州會。早先,我還在小學時就聽到我的大哥立齋秘密告訴我說:「有一位廣東省的偉人孫文,很有卓見,他倡導革命救國,一定要推翻滿淸的專制皇帝,許多靑年志士聞風...

  • 文章訓強寄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張訓強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读后寄语 回忆母校 尚德学校 学生时代 往事追述

    讀南欣的美文情繫尚德學校話童年,神思飄渺,夢遊童年,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特記下我心中的波瀾:興奮、驚詫、難得。當年的娃娃、細佬仔而今的老奶奶老爺爺欣然聚首怎不教人興奮驚詫?特別是有奮,惠妹自從走出了尚德學校的校門就斷了聯繫,一晃六十餘載,渺無音訊,白髮蒼蒼,重逢敘誼,不是極為難得嗎?遙想當年,陳巧榮老師導演《鳳儀亭》,有奮飾呂布,後由畹璇替演,惠嬌飾貂嬋,江洪基飾董卓(早逝)訓強飾李儒。呂布出劍時的英姿,爆發一陣掌聲,一直定格在觀眾心中,至今記憶猶新。劇...

  • 文章客家古鎮初印象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曾佑平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高陂古镇 返乡游览 回忆外公 往事追述 思怀亲人

    蛇年正月初二,風清氣爽,天公作美,小媳婦們大多按風俗回娘家省親,而岳父大人一大早就邀愚婿我一同前往故土「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一帶去拜會榮歸故里的客家籍將領黃聲雲將軍。途經高陂古鎮上,置身於此,親眼看到這個熱鬧非凡的客家小鎮,我不免心生感慨。對於這個古鎮,我慕名已久,當年這裡曾是與江西景德鎮、福建德化、廣東潮州、佛山南海等齊名的中國瓷器名都之一,宋代以前此地就出產陶瓷,其盛產的「白玉瓷」更是國內一絕,蜚聲海內外,故而此鎮也得美名「白玉...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