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同窗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國立甘肅清水十中學潮記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齊應曉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甘肃清水十中 学生往事 回忆同窗

    笔者河南省巩县山头村人。生于民国十一(一九二二)年。曾读国立甘肃清水十中,河南省立洛阳高中等校,毕业国立中央大学法律系。服务司法与教育工作近四十年。离休之后,与爱人刘雪钰由重庆市,回到河南偃师市女儿珊珊家,享受天伦之乐,以娱晚年。来到此地,巧遇多年未见过的国立十中校友,忆谈国立十中许校长逢熙时代发生学潮之往事,兴致勃勃,甚感有趣。又有校友提供:张绍源(松涛)所著: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立十中初创阶段、陆兆魁所著:回忆国立十中在清水、黄仲琛所著:押送进步学生记实

  • 文章我所知道的鍾皎光學長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3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钟皎光 人物回忆 同窗情谊

    的交通部次长凌鸿勋,以座车自甘肃省的天水带回重庆,在林云谷先生家安顿),进而在川东师范的宿舍区认识了徐白光和徐焕贤先。徐焕贤先生是早我十三年的交大学长,他和钟皎光先生同届一同在上海读书,四年同窗,又是「自家人」,自然格外亲近。焕贤先生对皎光先生的聪明才智,推崇备至,他说,皎光先生,天纵聪明,记忆甚佳,每试均冠群伦,诚为难得的岭表才子。可惜当时初出茅芦,我的活动范围不大,无缘识荆。我和皎光学长第一次见面是二十五年以后,母校六十周年校庆,在新竹市光复校区举行。那时

  • 文章海峽難隔兩岸情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4期  作者:張維耿  出版时间:2000-02-12
    关键字: 两岸交流 同窗相聚 往事回忆

    編按:作者張維耿先生係廣州中央大學教授。著有客家風華、客語詞典行世。

  • 文章懷念知友王以磐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怀念好友 回忆往事 同窗共读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之間吾友王以磐先生逝世五個年頭了!回想以往聚首的日子,除了多一些傷感,多一些激動;越發感到人生的虛無渺小,尤其在今天這個人情冷暖世道險惡的社會,能有以磐這樣推心置腹的朋友,實在不很容易。以磐是我在舟山群島流亡時認識的朋友,那時我們都是十七、八歲「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同在一個無線電台上混飯吃,穿著軍服卻是老百姓一個,生活極其自由自在,每天幾件公文辦完,便可到處遊蕩,走遍定海的大街小巷。當時京滬戰事吃緊,浙江、江蘇兩個省府員眷撤來舟山,...

  • 文章是夢是真,真情勝金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鄧志清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钟治华 读后感 同窗情谊 往事回忆

    讀貴刋20期鍾治華「是夢是真」鍾治華先生是我上年代的學長,1949年由於時勢的安排,我們天南地北,音訊隔絕。後台灣解禁治華兄回鄕探親,我們才得以相見,續敘東窗情誼。他爲人處事、尊親愛鄕、心懷祖國的高貴品德。令人敬仰。治華兄雖在台灣成家立業,但心繫故土,愛國受鄕之情見之言行、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在台鄕親陸續回鄕省親尋根之時,他便在五華華城(老縣城與在鄕親人與興建「榮樓」「譽樓」作爲台聯署所,爲回鄕親友安身,中轉提供方便,並囑其胞弟熱情接待,竭誠爲台胞服務。他關心家鄕...

  • 文章「彰德中學」的趣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8期  作者:王宜忠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彰德中学 求学回忆 同窗轶事

    暢讀安陽文獻,恭悉各位鄕親學長,對於彰中母校那些頗堪回味無窮的枝節往事掌故,報導得非常詳盡,使我這個在日據時代,曾經在彰中鬼混過一年多的小學弟來說,猶如重新回到彰中母校懷抱一般,久久未能或釋,愁悵神往。爰將自己聽到的,看到的,以及如今尙能夠記憶的,綴成短文,會娛鄕親,另將各位鄕親、學長沒有想到的地方以及有所遺漏之處,加以補充,故不計文字之拙劣,分三點敘述於後,如有錯誤之處,尙祈各位鄕親學長指正是盼。一、彰中有一首打油詩歌甚流傳我曾經在彰中讀初中一年甲班時...

  • 文章故鄕憶舊歷歷在目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喬珮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三官庙 求学回忆 同窗情谊 平汉铁路

    在台经济部曾任专门委员的龙涵涛,以及字如刀刻嗜好文史的张逢澍(女师)等,回忆他们无一不走过千山万水,经历悲欢离合,多少崎岖坎坷的道路,多少生离死别的场面,都已经在眼泪婆娑中,一一的过去了,现在回忆往事,本应分别简介,祗因篇幅所限,待有机会再为振笔,藉以不忘当年挚友形形色色,永念旧趣。[1] 「横鬼」:本地人吓呼小孩的用词,实则指当地「土匪强盗」不讲理的形态而言。[2] 「号房」:乃指杂牌军阀部队,没有固定营房,强迫百姓腾出民宅而屯驻兵士,往往部队

  • 文章悼念“长陶”声洋兄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陶鵬飛 出版时间:1969-11-02
    关键字: 陶声洋 留学德国 篮球迷 同窗回忆

    三十多年前,民國二十五、六年間,中國學生在德國的有七百多人,是留德最盛的時期。柏林的「中國同學會」,有種種的活動,甚至於組織一個籃球隊。一九三六年的世界運動會,在柏林舉行時,第一次把籃球加入比賽節目,因爲德國從來沒有籃球的運動,我們的球隊,就變成「德國國家隊」的教練,教他們拍球、投籃,同時幫助他們練習。後來中國隊繼續常和美國學生隊、東歐學生隊,作友誼比賽。當時的「籃球迷」,有李國琛、馬熙程、江良規、劉靑和、袁茅千、居伯强、陳伯琪,我是充數的右鋒。這些球迷...

  • 文章故鄕師友最關情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4期  作者:單繩武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昔日同窗 师生之情 回忆往事

    一怀念故鄕的昔日同窗,首先印入脑际的是顾克臻。克臻身材矮胖,面孔带有菜色,好像是永远营养不良。在我一生所认识的故旧与门生当中,从未发现过像克臻这样聪明的人,在他眼中,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在学校内,所有功课,他每试必名列前矛。不仅文科好,理科好;课外活动也高人一等。他在操场上龙腾虎跃,在敎室里却静若处子,当他埋首书本时,专心致志,在任何吵闹场合中,都不受干扰,安之若素。他是足球校代表,奏胡琴,吹洞箫,虽是十余岁的小伙子,阜城业余高手,都另眼相看。无怪阜中校

  • 文章歲月蹉跎情猶在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路光明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同窗情谊 求学回忆 洹河 音乐比赛

    桂芬是我少年时代的同窗,也是我求学最困苦时的搭救者,她在我的脑海中,是共患难的挚友,更是永恒的红粉知己。我们的相识是十分偶然的,也许就算一段少年奇缘吧!回忆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的春天,家鄕学校开课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我回姑母家去探亲,孰知到了目的地,为我开大门的,竟是一位素不相识的少女,她婷婷玉立的站在门内,随着第一句话就说:「请问您找谁?」等我说明来意,她反而尴尬起来,连声自我介绍:「啊!我叫郭桂芬,是你姑母家的新来房客,对不起,请快进来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