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商业街道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定海整修城廂中、西大街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95期  作者:胡煒煒 姚碧波 出版时间:2002-12-30
    关键字: 定海 中西大街 整修 商业街道 复原

    定海城区的中西大街是清末民初形成的旧城主要商业街道。西大街东起烟管弄,西至总府弄,长四百米,宽四·五米。中大街南起西大街,北至县前街,长一百米,宽五米。这两条街道均为石板路面,沿街均为两层传统商店格局,砖木混合结构。西大街现自烟管弄至公墙一段为小商品街,下层用舖面改动较大,传统木排门多已被铝合金卷帘门替代,店招、雨蓬等杂乱芜章,违章搭建的雨棚侵占街面,颇不雅观。中大街在四十年代颇具名望的老店如丰裕南货铺、戴万成文具纸店、五丰穗豆腐酱坊、新协盛鲜鱼咸货店

  • 文章故鄉情㈠回鄉雜感

    来源期刊:《江津》 第42期  作者:成必先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故乡 山川 街道 建设 商业

    路面不宽、不直、不平、不光、路况欠佳、再加车辆小又少、班次少、乘客众多、拥挤不堪、秩序不好、车里外不洁。九、长江面上依然昔时模样,除在渡口处有轮渡之外,其他无论是木船、小船或轮船,似乎一概少见,不知那里去了。十、所有厂、矿、交通、大商业....等等,全是公营、私人或民间经营的,只限摊贩。一般民间,由于所得偏低、购买力弱,市面上一律不景气。所有外人投资,都在外销、内销亦欠佳。十一、由于电力不足,据说若干地区还有经常停电的事,同时电器用具很贵、许多人家,很少使用

  • 文章老兵的話(廿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8期  作者:凌林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老兵的话 台北市街道名称 名称之沿革 商业区 中正路

    民区字第三十四号公吿施行。兹摘录数条如下表,以见大槪:对于台北市街道名称之沿革,还有几则掌故,可资追忆:一、当年台北市商业区是以北门为界;城墙虽已拆除,但门内仍称「城中」,亦就是现在博爱路衡阳路一带,是为日本人的商业区城。外则以延平北路为主要地区,亦即闻名之大稻埕,时称太平町,则为本省人之商业区。现在的中山北路,尙为新兴区,当时就称勅使街路,自圆山中山桥(旧称明治桥),至行政院(旧为台北市役所)。嗣后发展为中山南北路;北路仍至中山桥为止,分为四段,自升格为

  • 文章汀州的今昔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0期  作者:修尚軒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交通街道 贫富悬殊 商业营生 酒馆菜馆 夜间照明 九街十八巷 八寺八景八桥 汀城特产 治安良好 交通便利 翻新改造 风光迷人

    全是崎岖山坡小道,走得腰酸脚肿,数日不宁,如遇阴雨天则有惊魂丧胆之虞。这不过是汀州古老交通的部份一例。汀城的街道狭窄,最热闹的商业区是水东街,虽然经过三次重修舖盖三合土,时有局部损坏,要小心行走。其次是十字街(兆征路),用城墙砖砌路面,时久磨损,高低凹凸确实难行,经常滑跌,其它营背街、司前街、五通街、东关营全是不平的鹅卵石舖盖的,还算是正规路。群众生活很朴素,穿的衣料是缎乌、潭口蓝(石口蓝)等,后有九子斜、士林蓝等,至三十年代有香云纱、呢子、绸缎之类,行走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