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哲学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阎伯川先生的哲学思想及其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鳳行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哲学思想 “中的哲学” 思想文化

    读八月三日「长河」刋出江灿腾先生的大作「阎锡山』的喇嘛称』哲学」,既副史实,又饶趣味,使伯川先生的学生如我者,读来倍感温馨,但说「阎氏的人生观是从『喇嘛称』而来。」似有未妥,伯川先生的哲学思想,是传承儒家的「中的哲学」。他认为宇宙本体就是宇宙万象之母,亦即为「中」,万象皆由本体而来。「中」是天道,亦是人道,也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万物万象,得「中」则成,失「中」则败。「中」的表现是恰当正好,在部位上是不偏不倚,在程度上是无过无不及,在关系上横不碍其他,竖

  • 文章窥基思想与欧美哲学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期  作者:王止峻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窥基法师 欧美 哲学 儒家思想

    法相宗创自印度弥勒菩萨窥基法师,俗姓尉迟,唐太宗名将尉迟恭之犹子,山西朔县人。年十七,入长安大慈恩寺,师事玄奘大师,先习梵语。二十五岁,应诏译经,遂专精著述,造疏凡百本,宏扬法相宗之精义,功莫与京。法相宗,创自印度释迦佛时之弥勒大菩萨。释迦圆寂后,弥勒大菩萨,即继承其位,而为当时之佛祖。中国玄奘大师,继承弥勒大菩萨,弘扬法相宗于中国,此宗在印度遂淹没。窥基法师,了悟其奥义,造百疏释,广为宏扬。时至今日,中外硏习之学者,均认为佛学的科学立论,与哲学的基本

  • 文章山居集箴(甲)(乙)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6期  作者:原德汪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人生智慧 人生哲学

    歲月不居,時間如流,八四之年,忽焉已至。回憶余於民國六十七年十月一日退休,時年七十歲。三十一日遷居內湖區麗山街。山居閒靜,藏休息遊,觀化樂天,益壽延年。我同鄕同志,亦多八九十歲,龍驤海內外,復國建國,爲期不遠。先總統 蔣公贈金九詩云:「慷慨激昻賦同仇,雄才大略罕其疇,杯契深盟三峽月,棹程同約五湖舟。」玆將自勉箴言,附錄於後,敬請教正。沈潛仁義,從容疆場。(國父 孫中先生)不憂不懼,(孔子)中正和平。(中庸)動靜交養,(孟子)主宰虛靈。(老子)鳶飛魚躍,樂在...

  • 文章阎锡山「中」的哲学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武尚仁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抗日政策 相识经历 中庸哲学

    政治部的人员外,还有干部集训团和其他一些训练单位的人员;朝会的内容主要是阎的讲话和工作提示,我才开始听到阎讲的一些讲究实效、处世哲学和处世方法。那年十月二十九日,是辛亥革命山西光复二十七周年,即在朝会上庆祝。阎讲述了当年太原起义的经过。为了防避敌机空袭,朝会在天明后即行结束,然后,大家开始一天的工作。整个秋林看来有一种朝气蓬勃、艰苦抗战的精神和作风。一九四〇年春,阎将其司令部由秋林迁回黄河东岸吉县的南村坡,并改地名为克难坡。阎本人也在这年五月回驻克难坡。直到

  • 文章邓玉祥女士荣获哲学博士学位拿博士七十一岁不嫌晩 邓玉祥自认是世上最快乐的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8期  出版时间:1991-07-01
    关键字: 邓玉祥 博士学位 学习感受 哲学

    前任台北第一女中校长邓玉祥,今天将从辅大校长罗光的手中接过哲学博士毕业证书,为她七十一年的无止尽的学习生涯中添加璀璨的一页,也为辅大毕业生历史上留下「最年长的毕业生」纪录。苦读哲学博士学位三年有成的邓玉祥女士,原籍山西,于民国三十九年来台后,就与教育工作结下不解之缘,除获台湾师范大学首届教育硕士学位外,先后在台北女子师范学校、台北护专、基隆女中、花莲女中执教或兼任管理组长、训导主任及担任校长,参与筹备台北景美女中工作,并任该校校长长达十六年半,随后

  • 文章余著「敎育哲学」序——介绍一本以孔孟思想诠释教育哲学的书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梁尚勇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余家菊 《教育哲学》序文 著作特点

    本书作者余家菊先生乃我六十年前就读南京中央大学附中高中时之同班学长余传韬兄之尊翁。家菊先生国学渊博,服膺孔孟思想,道德文章夙为世人钦仰。我生也晩,未曾有机缘拜见家菊先生,亲聆教益。今岁春腊,传韬兄吿知将为其先君举办学术纪念硏讨会,并将在遗著中所发现之抗日战争时,在大学授课之教育哲学讲稿乙卷付印,发给与会学者,以为纪念与参考。又谓此稿从未刊行问世,此次成书已是作者当年写稿一甲子之后,世代言迭,潮流变迁,要我写一序言以为引介说明。我为家菊先生之晩辈,学植浅陋

  • 文章常乃惪的生平與學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期  作者:黃欣周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常乃德 生平纪事 哲学思想 文化观念

    的生命力而发挥尽致。[28]这就是两种集团主义的根本不同之点。过去极权主义者常引用国家有机论和集团主义的理论来为其制度辩护,但眞正的有机论者常常是反对任何方式的极权制度而拥护民主政治的。先生一生为民主宪政之实现而奋鬪,从未稍懈其努力,正是忠于其思想的一种表现。[1] 见三十六年八月四日武汉日报文学副刋[2] 常燕先生遗集(以下简称遗集)第一册哲学的有机论三一页[3] 遗集第八册无常与无我与我二一页[4] 哲学的有机论五九页[5

  • 文章阎锡山的「喇嘛称」哲学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江燦騰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喇嘛称”哲学 人生智慧 入世精神

    阎锡山在华北地区纵横捭阖,蹶而复起,数十年而声势不衰,他这种老谋深算的人生哲学,却是从「大喇嘛的称(秤)与「二喇嘛的称(秤)」中得到的灵感……

  • 文章紀念閻伯川先生逝世三十週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5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逝世三十周年纪念 行的哲学 精神教育 “中和”思想

    伯公言行。今逢伯公逝世三十周年,谨追忆往事敎则,纪念先生。二、行的哲学国父发明「行易知难」,先总统 蒋公提倡「力行」。伯公有下列两段格言,可以代表他的哲学思想,足见他们三位伟人的思想是一致的,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他说:「圣不在儒书中,圣在汝行中;从儒书中求圣,只能得些圣形,在汝行中求圣,始能得到圣行。」。「佛不在释书中,佛在汝心中,从释书中求佛,只能得些佛话,在汝心中求佛,始能得到佛心。」三、精神教育「精神重于物质」,是千古名言,在军事思想上尤为重要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