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哲学文化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國傳統倫理與現代生活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4期  作者:谷鳳翔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中国的传统伦理 中国历史文化 钻木取火 人之有道也 饱食暖衣 结秦晋之好 哲学文化

    其因明学与唯识论,则正好供儒家於哲学上逻辑与推理之参证。因为有了这第一次融合外来文化的经验,故当明朝万历年间基督敎耶稣会经利玛宝、龙华民、高一志等人传入中国时,即激起中国积学之士徐光启、李之藻与之论学,且吸取其文化,开展天文历算,并旁及地理与应用科学之硏究,使中国文化的内容益臻充实,可见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富有融合力的文化。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宗敎文化东来,由于满淸政府的闇弱与颟顸,遂使英法等资本主义侵略行为在淸朝政治腐败中试探得逞,于是引起德、俄、意乃至

  • 文章品读临川文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临川文化 哲学 文学 物质文化 艺术

    昌盛,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称誉临川为我国著名的「才子之乡」。「临川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概念,是指以临川古治属为核心,辐射而涵盖现今抚州巿十余县区的地域性文化。它生成于秦汉,兴盛于两宋,延绵于明清,影响于当今。它是炎黄文化壮丽宝库中的一块熠熠生辉的瑰宝,是华厦文化百花园中一枝鲜艳夺目的奇葩。哲学:作为抚州区域历史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思想,是「临川文化」的精髓。优秀的才子群体,必然产生一流的思想家、哲学家。以李觏、王古石、陆象山、吴澄、吴与弼、罗汝芳

  • 文章刘古愚哲学体系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本刊資料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刘光蕡 哲学体系 思想文化

    国思想体系之中,如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此派人物可以张之洞为代表。惟世变匆匆,为期甚促,无大成就,已为陈迹。然一时活跃之态一如战国时也。此时有体系之思想家,一为康南海,一为谭壮飞,一为刘古愚。至任公先生虽负有超绝之天才,摧淸陷廊,力任启蒙,其于文化之功,或有逾于诸贤,然尙未能自立体系也。南海壮飞,声望炫赫,学显于世;惟古愚之学,闇然西陲,世鲜有知之者。古愚之学根抵于孟子横渠,而以经世致用为依归。故于汉宋之分,朱王之别,中西之异皆不亟亟致辩。惟纵观博取,更互

  • 文章至聖先師——孔子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5期  作者:董訓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孔子 儒学 思想文化 哲学

    注:魏敬先发绣)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昌平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二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二年。曾问礼于老聃,归而教授弟子。并周游列国,删诗书,定礼乐,晚年尤好周易,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并修春秋,享寿七十三岁。孔子为儒学之祖,其思想之博大,实古今之罕见。其对于宇宙论、知识论、人生哲学,教育等均有高深奥妙之见解。一、宇宙论—孔子之学说,最玄奥的是易经。易之基本概念为易、象、辞。易之言变易,天地万物无处不变,无时不变。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

  • 文章中國人的心靈——序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9期  作者:梅貽寶 出版时间:1983-02-13
    关键字: 《中国人的心灵》 哲学研讨 中印文化 文化交流

    各大学集会。并发行哲学评论。阵容相当坚强,声势相当可观。可惜日据、共据以来,完全破坏无遗。未料万里他鄕能有类似盛会,亦硏讨会所赐也。这一系列的东西哲学硏讨会是世界上东西文化交流运动中,一项很具体而持久的实例。同时亦就供给中国哲学人士一个很便利而自然的机会,在海外宣扬中国哲学文化。出席硏讨会的中国学人或长期或短期,亦都在海外大学执过敎。所可惜者,中国哲学方面,能出席这一系列硏讨会的,只限于熟娴英文而能自由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学者。类如大陆上的熊十力、梁漱溟、张东

  • 文章阎伯川先生的哲学思想及其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鳳行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哲学思想 “中的哲学” 思想文化

    读八月三日「长河」刋出江灿腾先生的大作「阎锡山』的喇嘛称』哲学」,既副史实,又饶趣味,使伯川先生的学生如我者,读来倍感温馨,但说「阎氏的人生观是从『喇嘛称』而来。」似有未妥,伯川先生的哲学思想,是传承儒家的「中的哲学」。他认为宇宙本体就是宇宙万象之母,亦即为「中」,万象皆由本体而来。「中」是天道,亦是人道,也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万物万象,得「中」则成,失「中」则败。「中」的表现是恰当正好,在部位上是不偏不倚,在程度上是无过无不及,在关系上横不碍其他,竖

  • 文章先秦諸子學綜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诸子百家 先秦哲学 哲学研究 传统文化 文化传播

    即奠定文化传承的道统:「礼义三百,威仪三千」的鼎盛状况!迨至春秋战国之世,礼乐崩坏,纲常式微,论语有「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礼分。又有「宰予问三年之丧」的规范,已不存完全之孝思不匮的眞心!当文化道统之生变,掀起长期的文化蜕变,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形成先秦诸子学说的昌明衍进,为中国思想奠定优良的传承道统。本当就孔子以前,中国哲学之观念作叙述,藉以明白哲学思想之特质,及哲学史之分期。这当然以孔孟学为大宗,其次则为墨子学派,先秦之世,儒墨两家为当时之显学

  • 文章提升人類思考力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9期  作者:余瑞麟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思考力 思想文化 科技 哲学家

    把女子的腰带放在上面,便可灌输女性而使之结实。法人孔锐约(COMBARI-EUX)说,人类诗歌、艺术、舞蹈,都是幻术的产物。学者更进而推论人类文化的大部份是由神话、幻术,递变而来的:星卜之术演为天文学;药石之用演为医学;习惯与宗敎仪文演为法律;陶泥术与点金术演为化学,是其明证。即以中华文化而论,易之卦爻,书之洪范九畴,汉儒之谶纬,起初亦只是几部神话幻术的系统,后来天才者出,遂演为玄妙的哲理了。在柏拉图(PLATO 427-347 BC)著名的山洞隐喩中,囚犯

  • 文章至寶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期  作者:徐萬黎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至宝 人物感怀 思想文化 哲学

    是「至宝」,你若对他说:「先生,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礼义廉耻、止于至善。这些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精粹,是中国的至宝」。对这些他可能不接受你的看法,因为他看重的是钱财而不是那些传统的文化。董显光博士写了一本「万年长靑」的书,曾虚白敎授为此书写了一篇校后感。他有一句话说:「显光兄这本日记的确有一字千金的价値。」曾敎授这句话,有的人可能接受,有的人可能不接受,但是我完全同意曾敎授的看法;因为我把此书仔细的读了两遍。董博士在其大作中有一段说:「要强毅眞诚,心要纯洁,批评要

  • 文章半字人生哲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楊仲揆 出版时间:1985-01-30
    关键字: “半”字 人生哲学 诗词文化

    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心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姸;半帆张扇免翻顚,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纒。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中国人的半吊子生活思想的确颇有道理。「凡事莫出头」,「满招损、谦受益」,皆与半吊子生活哲学有关。「半」字情歌我曾读过一只「黄沥调」的半字情歌,颇有趣:「半推窗、半掩窗,凭栏悬望;半是思郞,半是恨郞,意惹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